断,再更

1、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基于密度上的差别,可产生X线对比,这种自然存在的差别称为自然对比。所获得的X线图像,称平片。

2、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可人为引入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产生对比—造影检查。

3、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人体中的氢原子核在磁场中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励而发生核磁共振现象,产生磁共振信号,经信号采集和计算机处理而获得重建断层图像的成像技术。

4、流空效应:流动的液体,如心血管的血液由于流动迅速,在成像过程中采集不到信号而呈黑影,即流空效应。

5、质子弛豫增强效应:顺磁性物质作为对比剂可缩短周围质子的弛豫时间,称之

6、骨质疏松: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内有的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

7、骨质软化: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因骨的钙盐含量降低,骨质发生软化。

8、骨质破坏:是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可以由病理组织本身或由其引起破骨细胞活动增强所致。骨松质或骨皮质均可发生破坏。

9、骨质增生硬化:是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组织学上可见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粗增多,为成骨增多或破骨减少或两者同时存在所致。

10、骨膜增生:指因骨膜受刺激,出现水肿、增厚,并致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最终形成骨膜下新生骨。通常表示有病变存在。组织学可见骨膜变厚水肿、内层成骨细胞增多,可有新生骨小梁。

11、骨质坏死: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

12、骨痂:骨折愈合的过程,由成骨细胞在肉芽组织上产生新骨,称为骨痂。

13、骨膜三角:(codman三角)若引起骨膜增生的病变进展,骨膜新生骨可被破坏,破坏区两侧的残留骨膜新生骨与骨皮质间呈三角形改变,常为恶性肿瘤的迹象,称为骨膜三角。

14、骺离骨折:骨折发生在儿童长骨,由于骨骺尚未与干骺端结合,外力可经过骺板达干骺端引起骨骺分离,即骺离骨折。

15、青枝骨折:在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仅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而不见骨折线或只引起骨皮质发生皱折、凹陷或隆突,即青枝骨折。

16、Colles骨折/伸展型桡骨远端骨折:为桡骨远端3cm以内的横行或粉碎性骨折,骨折远段向背侧移位,断端向掌侧成角畸形,可伴尺骨茎突骨折。

17、骨肉瘤:起源于骨间叶组织,以瘤细胞能直接形成骨样组织或骨质为特征,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18、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性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骨骺与干骺端骨性融合的时间及其形态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以时间来表示。

19、骨折:骨和软骨结构发生断裂,骨的连续性发生中断,骨折以长骨和脊椎骨最为多见。

20、关节破坏:是关节软骨及其下方的骨性关节面,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侵犯替代所致,

21、肺门影:主要由肺动脉、肺叶动脉、肺段动脉、伴行支气管及肺静脉构成。

22、肺叶:由叶间胸膜分隔而成,右肺分为上、中、下三个肺叶,左肺分为上、下两个肺叶。

23、肺纹理:在正常充气的肺野,可见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由肺动、静脉组成,称为肺纹理。

24、肺野:正常充气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透亮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称为肺野。

24、支气管气像:当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较大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常形成对比,在实变的影像中可见到含气支气管分支影,称支气管气像

25、空洞: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并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后形成。

26、空腔:是肺内生理腔隙的病理性扩大,如肺大泡、含气肺囊肿及肺气囊等。

27、三均匀:急性粟粒型肺结核的x线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的粟粒状影。粟粒大小为1~3mm,边缘较清晰。粟粒影像表现为“三均匀”,即分布均匀,大小均匀,密度均匀。

28、轨道征 :由于支气管增厚,当其走行与X线垂直时,可表现平行的线状致密影,形如双轨,故称轨道征。

29、胸膜凹陷征 :邻近胸膜的肿块其内成纤维反应收缩牵拉胸膜形成肿块与胸膜之间的条索影,常见于周围型肺癌,也可见于良性病变

30、戒指征:柱状支气管扩张时支气管壁增厚,当支气管和CT层面呈垂直走行时可表现为管状圆形透光影。

31、结核球 :属于继发性肺结核的一种类型,为干酪型病变被纤维组织所包围而成的球形病灶,也可因空洞的引流支气管阻塞,其内为干酪型物质所充填而成,呈圆形或椭圆形。                                           

    32、垂柳征 :上肺大量纤维病灶收缩使下肺叶和肺门上移,下肺纹理呈垂柳样纵向排列的现象。常见于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33、假肿瘤征 ,是由于闭袢肠曲全为液体充满所造成。该充满液体的肠曲,在周围肠曲衬托下,显示略呈圆形、轮廓较清晰、软组织密度肿块阴影,故称假肿瘤征。

34、结节与肿块:当病灶以结节或肿块为基本病理形态时,其中直径≤2厘米者称结节,>2厘米者称肿块。

35、蝶翼状阴影:实质性肺水肿时,x线表现为两肺广泛分布的边缘模糊的斑状影,重者聚集在肺门区形成“蝶翼状”阴影。

36、急腹症:是一类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的腹部疾病的统称,涉及到消化,泌尿,生殖及循环等系统的多种疾病。                                               

    37、半月综合征:龛影多位于溃疡型胃癌,形状不规则,呈半月形于胃轮廓线之内;周围宽窄不等的透明带,称为环堤。环堤见结节状和指压迹状充盈缺损(指压痕)指压痕间有裂隙状钡剂影(裂隙征),以上所有表现统称为半月综合征。

38、早期胃癌:指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的肿瘤,无论其大小及有无转移。

39、双管征:十二指肠壶腹部肿瘤或胰头癌引起胆管扩张,同时还可引起胰管扩张,出现所谓的“双管征”。40、WES征(三合征):胆结石的超声表现的三大特征:“囊壁—结石—声影”称为

41、环中环征:肝脓肿超声检查,脓腔的无回声、脓肿壁的强回声和周围的低回声形成了所谓。

42、环征:肝脓肿CT检查,低密度的脓腔和环形强化的脓肿壁以及周围的无强化的低密度水肿带构成了所谓                               

43、彗星尾征:肝脓肿超声检查, 如脓肿内出现气体,则在气体后方出现狭长带状强回声即“彗星尾征” 

44、抱球征:肝海绵状血管瘤时肝动脉造影主要表现为供血动脉增粗,巨大肿瘤压迫周围血管呈弧形移位,出现抱球征。 

45、早出晚归: 肝海绵状血管瘤时,动脉期,肿瘤从周边部开始强化,多为结节状明显强化,强化程度类似同层主动脉,门静脉期,强化向肿瘤中心扩展,平衡期和延迟期,肿瘤强化任持续向中心扩展且强化程度低,但密度仍高于或等于周围正常肝实质密度,最终达到全部肿瘤均一强化,整个过程呈早出晚归强化表现。                               

46、灯泡征:肝海绵状血管瘤MRI信号具有特征性,在T1WI上表现为均匀低信号,而T2WI及其脂肪抑制序列上表现为均匀高信号,且随回波时间延长,高信号表现更为显著,呈所谓灯泡征。

47、牛眼征:转移性肝癌CT检查对比增强扫描,少数肿瘤中央无增强的低密度,边缘强化呈高密度,外周有一稍低于肝密度的水肿带,构成所谓。

48、小肝癌:小于3cm的单发肝癌结节,或2个结节直径之和不超过3cm的肝癌结节为。

49、占位效应:由颅内占位病变及周围水肿所致,表现局部脑沟、脑池、脑室受压变窄或闭塞,中线结构移向对侧。

50、脑膜尾征:脑膜瘤MRI检查中,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均一化强化,邻近脑膜强化称。

51、星形细胞肿瘤:属于神经上皮组织肿瘤,是神经胶质瘤中最常见类型,也是颅内常见肿瘤,成人多发于大脑,儿童多见于小脑

52、脂-液分层:囊性畸胎瘤超声表现液性无回声区内有明显强光点或光团,有时可见“脂-液”分层表现。

53、介入放射学:以影诊断学为基础,在影像设备引导下,利用穿剌针、导管、导丝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取得组织学、细胞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进行诊断的学科。

54、血管介入技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利用穿剌针、导管、导丝等器械经血管途径进行诊断与治疗的操作技术                               

55、动脉导管栓塞术(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将人工栓塞材料或装置经导管注入或放置到靶血管内,使之发生闭塞、中断血供或封堵瘘口,达到控制出血、减少血供或治疗肿瘤性病变的目的。                                   

56、酒窝征:乳腺癌增厚的皮肤向肿瘤方向回缩,

57、卫星灶:继发型肺结核中结核球周围常见散在的纤维增生性病灶60结节与肿块,当病灶以结节或肿块为基本病理形态时,其中直径≤2cm称结节,〉2cm称肿块

58、星形细胞肿瘤:属于神经上皮组织肿瘤,是神经胶质瘤中最常见的类型,也是颅内常见肿瘤,成人多发于大脑,儿童多见于小脑

59、漏斗征:乳头后方的癌灶与乳头间有浸润时,可导致乳头回缩内陷,

60、无脑儿:孕10-12w后,若不能发现完整的胎头光环

61、多普勒效应:是指超声遇到运动的介质界面时,反射波的频率发生改变,即产生频移现象

62、假肿瘤征 ,是由于闭袢肠曲全为液体充满所造成。该充满液体的肠曲,在周围肠曲衬托下,显示略呈圆形、轮廓较清晰、软组织密度肿块阴影,故称假肿瘤征。

63、反“S”征 :右上肺中央型肺癌伴肺不张时,肺叶体积缩小并向上移位,其凹面向下的下缘与肺门肿块下凸的下缘相连,形成反置的或横置的“S”状,称反“S”征或横“S”征。

64、肺门舞蹈征:在肺充血时,透视下课件肺(动脉)门周血管有自主搏动,称为肺门舞蹈,常见于左到右分流的先心病,多见于房间隔缺损

总论

一、X线

1 特性及其作用

①穿透性; --成像基础。②荧光效应:用于透视。--透视基础。

③感光效应:--摄影基础。④电离效应:生物效应,---放射治疗、防护。

2 成像的三个基本条件 

①X线具有一定的穿透力;②被穿透的组织应存在密度和厚度的差别;

③剩余有差别的X线

3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①X线的基本性质,即X线的穿透性、荧光效应和感光效应;②人体各部的组织结构之间存在着固有的密度和厚度差异。

4.X线检查技术:普通检查-荧光透视、X线摄影;特殊检查-软X线摄影、X线减影技术、体层容积成像;X线造影检查(是将对比剂引入器官内或周围间隙,产生人工对比,借以成像)

【X线对比剂引入途径-直接引入、间接引入。

X线对比剂类型:医用硫酸钡、水溶性有机碘对比剂】

5.X线检查时应遵循辐射防护的三项基本原则:1.屏蔽防护,2.距离防护,3时间防护。6、CT检查技术:平扫检查、对比增强检查、CT能普检查、图像后处理技术

水的CT值:0Hu  骨皮质的CT值:1000 Hu  空气的CT值:-1000 Hu

7.超声:指振动频率每秒在20000HZ以上,超过人耳听觉范围的声波。

物理性质:1指向性2反射、折射与散射3衰减与吸收4多普勒效应


8.X线检查的临床应用:普通X线摄影用于检查1.具有良好自然密度对比的器官和部位所发生的病变,如胸部,骨关节和乳腺疾病;2.能够与周围结构产生明显密度对比的病变,如胆系和泌尿系统阳性结石,游离气腹和肠梗阻等。X线造影方法主要用于检查消化道,泌尿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

骨系统;

五、骨基本病变表现

一)、骨质疏松  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内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

组织学变化是骨皮质变薄,哈氏管扩大和骨小梁减少

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

1)长骨可见骨小梁变细、减少、间隙增宽,骨皮质出现分层和变薄现象。

2)脊椎椎体内结构呈纵形条纹,周围骨皮质变薄,严重时,椎体内结构消失。椎体变扁,其上下缘内凹,而椎间隙增宽,呈梭形,致椎体呈鱼脊椎状。

3)疏松的骨骼易发生骨折。椎体有时可压缩呈楔状


二)、骨质软化  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因此,骨内的钙盐含量降低。组织学上显示骨样组织钙化不足,常见骨小梁中央部分钙化,而外面围以一层未钙化的骨样组织。

X线表现:主要是由于骨内钙盐减少而引起的骨密度减低,以腰椎和骨盆为明显。与骨质疏松不同的是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模糊。由于骨质软化,承重骨骼常发生各种变形。此外,还可见假骨折线。

骨质破坏  是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可以由病理组织本身或由它引起破骨细胞生成和活动增强所致。骨松质或骨皮质均可发生破坏。X线表现:是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消失而形成骨质缺损,其中全无骨质结构。骨皮质破坏,在早期发生于哈氏管周围,X线上呈筛孔状,骨皮质表层的破坏,则呈虫蚀状。CT易于区分松质骨和皮质骨破坏。松质骨的破坏早期表现为局部的骨小梁稀疏,骨小梁破坏区的骨髓被病理组织取代

你可能感兴趣的:(断,再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