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思考可以让我们远离平庸(下)

一个人的电影院20192019-02-15 23:19:56

哲学家思想的形成是基于对世界和生命的深切观察,需要打破世俗观点的勇气与自信。本片是阿伦特代表作《平庸之恶》思想形成和创作的过程,她的思考给后人留下一个极有意义的论题,也是引出人本主义的一条路径。

《汉娜·阿伦特》:思考可以让我们远离平庸(下)_第1张图片
《汉娜·阿伦特》


03

思考不是知识,而是一种能力

尽管《纽约客》一再催稿,但阿伦特反复思索她与众不同的观点,一边查阅资料、一边与人争论、一边回忆一边审判现场,推敲艾希曼的罪行。审批庭上的声音在她脑海里敲击:

“你声称自己不是一个惯于听命的人,你会思考自己的行为,你不是说过这句吗。你完全不会思考吗?”

“我当然是考过我的所作所为。”

“那么你不是白痴。”

阿伦特的文章终于出来了:“邪恶应该属于类似邪恶的……,化身为撒旦……但就艾希曼案件来说,我们找不到一丝类似魔鬼的极端邪恶,他只是不具备思考能力!”

“在碌碌无为的生活中,大风将艾希曼刮上历史舞台,时间漩涡中的一片树叶,他被吹进帝国的行军纵队中。这是绝对轻率,有欠考虑,这与愚蠢不同,这种轻率让他成为20世纪最大的罪犯,他只是不懂得思考。”

肖恩和编辑部同事认为观点很新颖,但风险很大,那些支持艾希曼是魔鬼说法的人可能会为了这个要编辑的脑袋。

《汉娜·阿伦特》:思考可以让我们远离平庸(下)_第2张图片
《汉娜·阿伦特》


更可怕的是,事实或者说是阿伦特的文章戳到了犹太人自身:“无论犹太人居住在何处,都存在公认的犹太领袖,这些领导层毫无例外地总以某种方式或某种理由与纳粹合作。全部的事实是,如果犹太人真的没有组织或缺少领导人,那么一定会乱成一团并出现众多惨剧,但受害人总数一定远远低于4.5-6百万人。”

不出所料,文章引起了渲染大波,那个“深爱这个世界”的阿伦特甚至被指责聪明但没有情感。她的文章被称为“邪恶的文章“,不仅阿伦特收到了无数的漫骂和恐吓信,有人说她的照片玷污了杂志,称自己戴在手套翻阅;有人骂她对不起600万死去的英灵;邻居骂她是“纳粹婊子”;学校决定让她停课……,《纽约客》也是“每一页文章就要引来100个电话”。无数反驳和漫骂的文章从出现在各大媒体。

《汉娜·阿伦特》:思考可以让我们远离平庸(下)_第3张图片
《汉娜·阿伦特》

专程从以色列飞过来的犹太复兴组织威胁不能出版关于艾希曼的书,连最器重她的柯特也责备她这次走得太远,表现得“那么残忍”和“那么无情”。其实,柯特也没有读过阿伦特的原文,他一样认为她在攻击犹太人和以色列,认为她不爱自己的族人,不爱以色列。阿伦特表示,她从来不爱某种类型或者某个民族的“人”,“我只爱我的朋友,这是我唯一具备的爱”。实际上,我们回头来看,有多少战争和残忍的杀戮恰恰因为民族间的争霸、歧视与报复!

《汉娜·阿伦特》:思考可以让我们远离平庸(下)_第4张图片
《汉娜·阿伦特》


《汉娜·阿伦特》:思考可以让我们远离平庸(下)_第5张图片
《汉娜·阿伦特》


纳粹驱赶和杀戮犹太人固然是人类之大恶,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憎恨和报复就代表正义呢?记得2011年3月日本遭遇海啸的时候,统计死亡人数超过9000人,当时有人在微信群里欢呼罪有应得,我泣不成声,不仅为9000多丧生于自然灾害中的日本民众,也为幸灾乐祸的中国公民麻木的良知。

然而,在所有的这些愤怒的读者当中,有人评价文章妙不可言,更多的人则批评她大错而特错,劝她趁早封笔,更有甚者干脆让她去死。但没有一篇评论真正针对她文章的真实内容。显然,这些激烈批评的文章和信件大部分作者都没有读过阿伦特的原文,只是跟着起哄,根本谈不上思考。她的朋友玛丽·麦卡锡鼓励她演讲来揭露他们的伪善,强迫他们真正的讨论。

《汉娜·阿伦特》:思考可以让我们远离平庸(下)_第6张图片
《汉娜·阿伦特》


《汉娜·阿伦特》:思考可以让我们远离平庸(下)_第7张图片
《汉娜·阿伦特》


她终于站到了演讲台上,教室爆满,她破例在开讲之前先抽了一支烟:“当《纽约客》派我去报道阿道夫艾希曼的审判,我认为法庭只有一项职责,那就是满足正义的需求。这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因为法庭要判的罪无从参考。任何一本法律书上都没有写,并且在纽约堡审判之前,也从未出现过这样的罪犯,但是法庭依然必须将艾希曼视为为自身行为受审的人,不是审判体系,不是审判历史或某种主义,甚至不是审判犹太人,而是仅仅审判一个人。”

《汉娜·阿伦特》:思考可以让我们远离平庸(下)_第8张图片
《汉娜·阿伦特》


她陈述自己的观点:“像艾希曼这样的纳粹战犯的问题是,他坚持否认所有的个人意志。仿佛没有一个可以被惩罚或原谅的人存在。他多次抗辩,与检方的论点正相反,即他做任何事都不是出于主观意愿。无论好坏,他都没有这样的愿望,他仅仅是服从命令而已。这是典型的纳粹抗辩,清楚表明世界上最大的邪恶是小人犯下的罪恶,是没有动机的人犯下的罪。没有犯罪的理念,没有邪恶的内心,没有魔鬼的意愿,实施者是不满足于作为人类的人。正是这种现象,让我把它称之为平庸之恶。”

《汉娜·阿伦特》:思考可以让我们远离平庸(下)_第9张图片
《汉娜·阿伦特》


果然,有人对汉娜笔下犹太人配合纳粹的事情不满:“你将种族灭绝怪罪到犹太人自己头上。”阿伦特回答:“我从来没有怪罪犹太人,反抗是不可能的,可是或许有一种做法,可以介于反抗与合作之间。只是基于此种感觉,所以我才说,或许某些犹太领袖可以换一种做法。提出这些问题,这一点极为重要,因为那些犹太领袖的角色,提出了最为引人瞩目的视角,来看待纳粹所引起的欧洲上流社会整体的道德沦陷。不仅是在德国,几乎所有国家都是如此,不单是在迫害者阶层,在受害者当中也是如此。

《汉娜·阿伦特》:思考可以让我们远离平庸(下)_第10张图片
《汉娜·阿伦特》


实际上更多的人无法站在理性的角度来读汉娜的文章,汉斯也说她傲慢和藐视自己同族。汉娜深知自己遭到袭击是因为被认为仇视同族,他们的理解甚至是维护纳粹,鄙视自己的民族。她说:“根本不是观点辩论,这是污蔑人格。”事实上,汉娜从未为艾希曼写过一个辩护的字,但她的确曾试图去理解和调和,在她的理性思考里,艾希曼这样一个极度平庸的人和他耸人听闻的恶行之间的矛盾。“试着理解并不等于原谅。我将理解视为我的职责,这是所有落笔写这一主题的人的职责。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开始,我们通常将思考称作我开始与我自己的沉默对话。

汉娜鼓励学生学会思考并通过思考避免犯错,通过思考获得力量:“拒绝作为一个人,艾希曼完全交出那个最为人类所独有的品格,那就是思考的能力,因此他不再有能力作出道德的判断。这种思考的无能,为许多普通人制造出一种可能性,犯下规模庞大的罪恶行为。像这样的事,世人前所未见,这是真的。我用哲学的方法思考过这些问题。思考的风,所表现出来的不是知识,而是辨别是非的能力,判断美丑的能力。我希望,思考能给予人力量。在这些不多的时刻里,在危机时刻,阻止大灾难的发生。”

《汉娜·阿伦特》:思考可以让我们远离平庸(下)_第11张图片
《汉娜·阿伦特》


汉斯依然指责她傲慢自大,骂她对犹太人事务不可救药徳愚昧无知,把一场庭审,变成一次一堂哲学课。“摆出德国高级知识分子的样子,俯视我们犹太人。你指责我们是大屠杀的帮凶。你永远无法接受德国人无耻地背叛了你,他们把你撵走,如果可以的话还会杀了你,你的朋友艾希曼要为古尔开出的车负责。如果你不是很幸运地及时逃走,你会和留在那里的妇女有同样的下场。”并声称,从此以后,要与海德格尔最宠爱的学生一刀两断。

《汉娜·阿伦特》:思考可以让我们远离平庸(下)_第12张图片
《汉娜·阿伦特》

人类的邪恶往往不是来自自私,而是来自不假思索的激进与跟从。其实,世人对待阿伦特的态度又何尝不是一场没有思考的集体愚昧:“每个人都想证明我错了,但没有一个人注意到我真正的错误,邪恶不可能同时既陈腐又激进,只有极端才会构成邪恶,绝不是激进,只有好的事物才会既伟大又激进。“这场本该对历史的审判几乎要变成人们对阿伦特和她的文章的“审判”,让她遭遇了巨大的压力。

海因里克问阿伦特:“如果你事先知道后面的事,你还会写这场审判吗?”

“是的,我还是会写。也许我得先分辨谁是我真正的朋友。”正因为这份孤独与执着,以及拒绝平庸的精神成就了阿伦特伟大的思想。

《汉娜·阿伦特》:思考可以让我们远离平庸(下)_第13张图片
《汉娜·阿伦特》


由玛格雷特·冯·特洛塔导演,芭芭拉·苏科瓦主演的《汉娜·阿伦特》不是一部完整的阿伦特传记,通过艾希曼审判的事件来突出汉娜独立的思考能力与判断能力,也是她的代表作《平庸之恶》思考与创作历程。她认为,艾希曼的例子,揭示了一种恶的新来源。在艾希曼所代表的纳粹事件中,恶,源于“无思”与极端。

看完这部电影,我有一个强烈的感受:不仅历史上为了某个主义导致那些不加思考的小人物杀戮成性,而且现实生活中,也会因大量的小人物不假思索地跟随大流而集体地伤害良善的无辜。如果不能真正了解邪恶的根源,人类将怎样避免更多的愚昧与邪恶呢?

《汉娜·阿伦特》:思考可以让我们远离平庸(下)_第14张图片
《汉娜·阿伦特》海报


汉娜的故事终于讲完了,不过我还是给关心产业发展朋友留了一点零食:

这部电影最突出的几件道具是阿伦特的打字机、审判艾希曼播放的黑白电视、还有国际长途只能通话三分钟的座机电话。电影的背景是上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和以色列,当今世界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从当时使用的这些设备可见人类科技在近60年中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打印机。1714年,英国工程师亨利·米尔便获得了一项关于写字机器的专利,但没有留下任何图样。此后相继发明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打字机,但都没有具备实际使用价值,未能正式生产,很长时间打字机都处于研发阶段。

1808年,意大利人佩莱里尼·图里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打字机。他发明打字机的动机是帮助自己的一位失明女朋友。后来这台打字机失传了,所以已经无法知道它的外形与结构,只有使用该打字机打出的信件至今仍保存在意大利勒佐市的档案馆里。首次投入商品化生产的英文打字机是由丹麦哥本哈根的尤尔根斯机械公司出品的,该机器的发明人是一位名叫马林·汉森的神父。

19世纪60年代美国人里斯托夫·拉森·肖尔斯发明了第一台实用即真正的打字机。同一时期,曾经是肖尔斯合作者的约斯特也在一家公司的资助下研究打字机。1874年打印机正式进入市场。自此,打字机很快得到推广,英国、德国、瑞士、瑞典、意大利等国也纷纷相继制造打字机,形成了一个新兴的打字机制造工业。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美国出现了电脑打字机,原来的专业打印机产业被替代。也就是说电影所处的时代是打印机产业最旺盛的时代,此后十年便被逐渐被电脑替代走向衰落。

《汉娜·阿伦特》:思考可以让我们远离平庸(下)_第15张图片
《汉娜·阿伦特》


座机电话。不知道你的儿童时代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将一根线的一端放在耳朵里,另一端的人用手弹出声音,于是你感觉的这个声音就在近处,而且有被放大。这有可能就是最早发明有线电话最原始的动机。

欧洲对于远距离传送声音的研究始于17世纪。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罗伯特·胡克首先提出了远距离传送话音的建议。1793年,法国查佩兄弟俩在巴黎和里尔之间架设了一条230千米长的接力方式传送信息的托架式线路。在他们两个之前,欧洲已经有很多人在进行这方面的设想和研究。早在1854年,电话原理就已由法国人鲍萨尔设想出来了,6年之后德国人赖伊斯又重复了这个设想。原理是:将两块薄金属片用电线相连,一方发出声音时,金属片振动,变成电,传给对方。

1796年,休斯提出了用话筒接力传送语音信息的办法,并且把这种通信方式称为—Telephone,一直延用至今。

电话最早的发明专利是1876年2月14日贝尔在美国专利局申请的。其实,就在他提出申请两小时之后,一个名叫E·格雷的人也申请了电话专利权。1877年,爱迪生又取得了发明碳粒送话器的专利。同时,还有很多人对电话的工作方式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进。

尽管1958年苏联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发明了ЛК-1型移动电话,1973年美国摩托罗拉工程师马丁·库帕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商业化手机。上世纪90年代以来,移动电话疯狂发展,但并没有完全替代座机电话,座机电话的生命力甚至强于模拟手机。只是,不论电话两地距离多远,再也没有通话时间的限制,这是因为通信的基础建设不断发展,通信贷宽越来越高,传输能力越累越强。中国华为和中兴已经成为世界通信设备的重要企业。

《汉娜·阿伦特》:思考可以让我们远离平庸(下)_第16张图片
《汉娜·阿伦特》


黑白电视机。相比之下,黑白电视机产业的生命周期要比打字机和座机电话短得多,1925年,英国人约翰.洛奇.贝尔德,根据德国工程师尼普科夫设计的“尼普科夫圆盘”进行了新的研究工作,成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是机械扫描式电视摄像机和接收机。当时画面分辨率仅30行线,扫描器每秒只能5次扫过扫描区,画面本身仅2英寸高,一英寸宽。在伦敦一家大商店向公众作了表演。1926年,电视的发明者之一贝尔德向英国报界作了一次播发和接收电视的表演。1927——1929年,贝尔德通过电话电缆首次进行机电式电视试播;首次短波电视试验;英国广播公司开始长期连续播发电视节目。1930年实现电视图像和声音同时发播。1931年,首次把影片搬上电视银幕。人们在伦敦通过电视欣赏了英国著名的地方赛马会实况转播。电视的发明者之一美国人费罗·法恩斯沃斯发明了每秒种可以映出25幅图像的电子管电视装置。

仅仅20年后的50年带彩色电视陆续被制造出来,黑白电视逐渐被替代。只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中国改革美国和日本都来中国考察市场,美国考察后的结论是中国没有娱乐活动,没有人看电视,所以,对中国市场没有重视;而日本考察结束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很多人业余时间都在打麻将,缺乏娱乐活动,而且中国有大量的存款,因此市场潜力巨大。所以,上世纪70-80年代日本黑白电视着实发了一笔中国财。

《汉娜·阿伦特》:思考可以让我们远离平庸(下)_第17张图片
《汉娜·阿伦特》


《汉娜·阿伦特》:思考可以让我们远离平庸(下)_第18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汉娜·阿伦特》:思考可以让我们远离平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