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临》在命运之巅

新年第一天上班,工作内容就是休闲娱乐看场电影,公司自己有影厅,和一群热爱电影的兄弟姐妹一起享受电影,其乐,实足。

电影是正在上映的美国科幻片《降临》,不想开脑洞,不想写分析,只是随便侃一侃吧。


《降临》里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一个人全知全能地知道自己一生的轨迹,那他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一生?

片中女主角和外星生命的接触中,得到了一份gift,一份礼物,于是获得了预知未来的能力,她知道自己会和谁结婚,会有一个女儿,会离婚,女儿会早夭,她知道自己一生接下来会发生的一切。

正在读着这篇文字的读者,不妨暂时停下阅读,问自己一个问题:当知道自己一生接下来的所有轨迹,甚至是充满不幸,那要怎样对待生活?

《降临》这电影豆瓣评分目前是7.8分,我觉得差不多这个分数,甚至应该还低于这个分数。

打不到高分的原因,是因为影片装设弄鬼饶了一大圈,提出了一个问题,又自己给了一个答案:女主的旁边里说既然提前知道了未来,就会珍惜每分每秒。

如此轻易地毫无逻辑没有铺垫的就和命运达成了和解?

命运的抗争在哪里?西方文化里源于古希腊的悲剧的精神在哪里?

向安宇去年写了分析的电影《无姓之人》,《这部电影我看前两遍是懵的,第三遍是哭着看完的》,里面的主人公也是能够预见自己的一生,在八岁时候看到了各种不同选择会走向的不同人生,结局都是34岁死掉。

《无姓之人》和《降临》的主人公都是能够知道自己未来,都是一个不美好的未来,并且相同的,都放弃了选择,放弃了抗争,都选择了“当下”。

这大慨也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选择吧,我不是专业的学者,对西方文化不想过多置喙。但从情感上来说,我更钟情于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文学,总能在里头看到那种和命运之神正面硬刚的蛮荒勇气。

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里头,就很少看到这种不顾一切的勇气了。

我一直觉中西方文化里有着很有意思的一点,那就是对命运的看法。

中西方文化都有自己的黄金时代,西方是古希腊时代,中国是春秋战国时代。在黄金时代,中西方文化里都有那种不屈于命运的野蛮。

其表现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在人生的某一个时刻,很理性地选择放弃理性,而选择遵从于形而上的信念。

向安宇很中意一首古乐府: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每每吟之,无不反复叹咏。

这首学府说的是楚地的一个白首狂夫,打算渡河,河水湍急,周围人劝其放弃,但狂夫非要渡河,结果死在河中。

楚地多狂人,孔子也曾得遇楚狂人,这种精神气质也在儒家一脉承袭下来,可惜后来断绝。胡适说孔子精神最可贵者唯两点,一是不知老之将至,另一点,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向安宇深以为然。

这种精神,中西方都断绝了。

西方大概是世界大战之后,现代主义推崇理性,这种为信念而死的非理性行为,因为极可能成为煽动毁灭人性的战争源头,被从文化中彻底清算了出去。

这种清算,把潘多拉盒子里的最后一样东西也清算了出去,于是更关注当下。

20世纪大概是人类文明史上自杀的诗人哲人最多的时代,这以后,再不会有为形而上信念而死的人了。

于是,在《无姓之人》和《降临》里,我们看到的是与命运的和解。

不过《无姓之人》更为高明,是在许多选择(抗争)之后选择了“被动强制”,而《降临》里却是莫名其妙地选择了全盘接受命运安排。

珍惜当下,可能就是现代文化主旋律的价值观。

儒家里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那种舍生取义的抉择,儒者以文乱法的行为,的的确确是值得反思的,毕竟日本军国主义的核心就是儒家思想。

但是向安宇坚决认为,楚狂人的精神气质还是需要某种程度继承的。

如果这世上全是理智地认命的怂包,那该多无趣?

回转头来说《降临》,看完后的感觉就是这种索然无味的无趣。

向安宇还是要重申:

好的概念会吸引人来看电影,
好的人物才能让人记住电影。

《降临》有好的概念,其中许多设计很不错,但抱歉,全片看完,没有一个吸引我的人物,更没有能够让我记住的角色。

此片始终只是一个好莱坞工业的标准化产品,正如李安所说,好莱坞的高度工业化,完善的流水作业正越来越束缚电影。

《降临》的概念呈现,得益于好莱坞流水作业,同样也受其束缚,被一堆“保险起见”扼杀了所有有可能的亮点。

说到底,这只是一部及格线以上的烂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降临》在命运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