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艺术品或古董是投资行为吗?

2009-12-16 00:40:03

所有的收藏类电视节目都试图告诉我们,收藏艺术品和古董是投资,但实际上这几乎是纯粹的投机。因为这些东西不带来现金流,相反,存放它们是有成本的。收藏它们的目的是希望将来能把它们高价出售,这样从本质上,就变成了猜测未来人们会喜欢什么类型收藏品的活动。这种活动,当然只能说是投机。

当然在市场与市场间套利是投资行为(例如从小城市买古玩到北京卖),不过难度非常大,在我熟悉的瓷器领域,古玩市场上大约95%的东西是赝品。在知名拍卖行出售的东西几乎都是真品,但价格处于最高端,套利空间可以说是负的。

很难保证现在购入的收藏品未来还能受人追捧,例如民国时明清瓷器并不流行,宋瓷和古藉善本风行一时,现在情况正好相反。我比较过相隔5-10年在同一个知名拍卖行出售的同一件艺术品,发现价格很难跑赢通货膨胀。

史上最著名的艺术品泡沫发生在日本泡沫经济时期,当时不可一世的日本富商,大量收购著名油画,包括梵高、毕加索、莫奈的著名画作,泡沫经济一破灭,这些画作的最高成交价格也就定格(很可能在我们有生之年不会突破)在遥远的约二十年前。

(转载:1987年3月,安田公司耗资58亿日元成功购得《向日葵》,日本政府不满安田公司的过分渲染,大藏省指责他们损害了日本国的形象。可指责归指责,并没有阻止日本商人的抢购风:1988年,日本零售业巨头三越百货公司以47.7亿日元购得毕加索的名作《杂技演员与年轻丑角》;西武百货公司以13亿日元购得莫奈的名作《睡莲》;1989年11月,日本奥特波利斯公司以75亿日元(约1570万美元)拍得毕加索的佳作《皮耶瑞特的婚礼》;1990年日本纸业大王斋藤分别以8250万美元和7810万美元购得凡高的名画《加歇医生》和雷诺阿的《红磨坊街的舞会》;金融大亨高桥治宪购买德国现代艺术大师基弗的11幅作品花了逾千万美元,地产大亨鹤卷购买塞尚的《水中倒影》也花了500多万美元。仅1990年一年,日本人收购世界名画就花了33亿美元。

进入90年代后,日本经济开始显露颓势,出现零增长,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破产倒闭或周转不灵的富商巨贾们纷纷抛售手中的世界名画。高桥治宪购买的基弗的11幅作品运抵东京仓库不久,因公司相继倒闭,这11幅作品未及拆封便又被卖出,斋藤的《加歇医生的肖像》与《红磨坊街的舞会》最终以7000万美元和3500万美元卖出。)

你可能感兴趣的:(收藏艺术品或古董是投资行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