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和敌我界定——《何帆读书俱乐部》笔记五

认知心理学和敌我界定——《何帆读书俱乐部》笔记五

一、罗伯斯山洞实验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D%97%E4%BC%AF%E6%96%AF%E5%B1%B1%E6%B4%9E%E5%AE%9E%E9%AA%8C/5287440?fr=aladdin

链接是百度对这个心理实验的过程的描述。简单的说,就是2组孩子参加夏令营。实验人员通过一系列的夏令营活动,观察两组孩子由彼此陌生,到相互敌对,最后又重新和好。从而对个体与团体,团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

何帆老师的观点:“人是一种群居动物,而所有的群居动物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内团结,对外仇视。很多情况下,为了保持内部团结,人们会刻意对外仇视。和别的群居动物不一样,人在寻找自己的‘部落’时,没有一个客观不变的标准。”

人有时候会莫名其妙的互相仇视,但转过脸,又会和好如初。人的行为很多时候,不是有本性决定的,而是由情景决定的。

老师的一个问题:我们都是中国人,到底是什么因素把我们联系在一起,让我们形成了对祖国、对民族的认同感?是种族吗?是语言吗?是历史吗?是文化吗?

我的思考:我想既然我们中国人是一个群体,一定是有一些我们一样的东西,以上的几个选项应该都是我们共同的东西,但什么是最根源的因素呢?这个因素形成“我们”,而且区别“他们”。我想到的是“国家”这个概念,以及国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国土”,即中国这片土地。因为在这个地理位置孕育出了国家、民族,在这个土壤里培养了历史和文化。离开了这片土地,中国人的名字叫“华人”,他们的后代叫“华裔”。慢慢的他们变成美国人、英国人。而地理位置也是区别我们和“他们”的根本因素,比如:日本人,韩国人。

有人也许会反驳说,在一块土地上难道就没有其他的民族独立存在。我想,是有的,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民族间的交流融合。这种完全孤立的民族是不可能存在的,不是消亡,就是融入大的民族中。

中华一词,是“中国”和“华夏”的合称。古代的华夏族就是现在汉族的源头。在古代说中华民族可能指的是汉族,但随着历史的发展,现在中华民族则至少包含56的民族。而土地,或者说国土则是大民族的根本。

也有一个反例,就是犹太人。犹太人没有国土,却历尽千年没有消亡。不过仔细思考,犹太人和中国人似乎不是同一范畴的概念。

二、基本“归因”谬误

1、为什么我们要区分我们和他们?

我们和他们的差异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大,我们和他们之间的界限也是随意且模糊的。为什么我们会本能的区分“我们”和“他们”?而不能能更理性一些呢?

答案有两点:一是认知的需要,二是合作的需要。

认知需要:人认识事物需要通过概念来简化认知的复杂性。比如:看到一个苹果,不管是红色的还是绿色地,好苹果还是烂苹果,你都知道这是一个苹果,因为你有苹果的概念。同样,看到一条狗,不管是京巴还是藏獒,你也能认出这是一条狗。对于人的认知也是如此,我们不可能对每个人一一认识,为了节约认知成本,我们对一批人归类,产生一个整体的印象。

合作需要:在原始部落里,单一个体是无法生存的,只有能合作,有集体意识的人才能活下来。而这个集体意识就产生了“我们”。

举例:欧洲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是因为蒙古大草原的骑兵让他们团结在一起。中国人的概念是怎么形成的?最直接的是抗日战争,日本鬼子来了才有“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抗战守土之责。”让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就是有外星人入侵。

2、省察自己:你有没有犯“基本归因谬误”?

基本归因谬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我们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会更多的考虑情景因素,但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就会更多的解释为别人的本性。

举例:你今天上班迟到了,你怎么向老板解释。在地铁人排队安检的人太多;遇到了交通管制;起床闹钟没电了。角色对调一下, 你的下属迟到了,你怎么批评他呢?从这件小事就可以看出,你工作态度不认真,没有责任心,没上进心。

当你解释“我”或是“我们”时,你更容易从情景里找原因,当你去解释“他们”时,你更人容易从本性哪里找原因。哪个更合理呢?当然是情景更合理。

心里学家曾做过一项实验,他们让两组神学院的学生从一个教学楼到另一个教学楼做一个演讲。第一组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第二组则时间紧迫。途中他们会遇到一个“需要帮助的陌生人”。结果显示,第一组有60%的人会停下来帮助陌生人,第二组只有10%的人停下来。怎么解释他们的行为呢?不是宗教信仰,不是性格,只是他们有没有时间。

人的行为往往不是由本性决定的,而是由情景决定的。但对于陌生人,我们却偏向于用本性来判断。所以,我们很容易低估一个群体内部成员的差异,高估“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差异。这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原因。不幸的是,这种偏见很可能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我们猜忌他们,他们也猜忌我们。梁子结下了,解不开了。

这里我想到了《三体》中“黑暗森林”法则里有一条叫做“猜疑链”。

你会猜疑我是怎么想的,我会猜疑你是怎么想的,就算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我也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但你还会猜疑我是怎么想你的,我也会猜疑你是怎么想我的……这样的猜疑在没有进行交流前会一直循环下去,形成一条链,即猜疑链。

3、不要轻易考研人性。

虽然世界是复杂的,人性也是复杂的,但我们人类却不喜欢漂移不定的道理。我们更喜欢因果关系明确、清洗、不变。这样我们才感觉踏实。但事实上,正如人的行为多受情情影响,好人不一定不做坏事。遇到诱惑,圣人也会动摇,遇到打击,勇士也一样崩溃。

警句:人性从来都是在幽冥之间的。不是黑的,也不失是白的,是在中间的灰色地带。不要轻易考研人性,因为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知心理学和敌我界定——《何帆读书俱乐部》笔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