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万人不服被“假装”,到底在不服什么?

我也在朋友圈转发了这篇文章,我被作者妙语连珠,段子手一样的文风吸引,也被他真实还原的诸多北京场景打动,比喻恰当,文风幽默。而我觉得立意也没有问题,撇开数字的精确,不是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是别人以为这北京城的2000万人在生活,其实大部分只是在求生存。生活大概有一个通俗的既定内涵:有钱有闲,有诗和远方。我就是作者写这篇文击中的目标受众,或者是跟作者站在统一维度看北京的外地无房没有生活的北漂。所以作者说,北京大,北京残酷,北京土著才配有生活,被调侃有五套房,可以养花逗鸟。

于是有北京人站出来表示不服,没有五套房,也没空养花逗鸟,我没素质低下到骂街,我也是辛苦的奋斗在自己的家乡好吗,你说的五套房在哪里?给我行吗?

除此之外作者说只剩下两类人,少数人的梦想和多数人的工作,

而这两类人都表示了不服。

实现梦想的人,过的激情带劲充满自我认同,绝不是文章说的那样假装在生活,因为他们是真的在生活啊,找到了自己致富经营的道道,积累了一定的行业资源,有了一定的竞争壁垒,实现了财务自由,正奋斗在二套三套房实现资产翻倍的路子上。有钱,有闲,能山珍海味,还能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家务有阿姨,坐月子有月嫂,生活优越感极高。不是北京大爷怎么了?我的日子过的也不错!不要把我归入那庸碌无为的人群。

为生存而穷忙工作的人不服,抗争的是什么?尊严,倔强的内心不容瞧不起。老张领导曾跟她说,对他来说人过30还在挤地铁,是一件很没有尊严的事;不过,自驾车被堵在三环两小时是不是就是一件可以忍受的事?

有人说这篇文章负能量宣泄,把个人的不努力怪社会,找客观借口。是的,文章并没有给出积极的建设意见,沦为满腹牢骚而被讨伐。凡是都是两面性的,选择了拥挤、残酷、不能呼吸的北京,是因为这里能够存放你的野心,不管这野心是否能够实现,至少怀揣野心在罐头一样的地铁中也不会觉得被挤掉了尊严,在前面梦想的道路上匍匐、挣扎也不会因为遥不可及而招来嘲笑,因为大家都是一样的人群,就不要互相伤害了好吗?

要护自己的尊严周全,必须严辞讨伐这样挖苦嘲笑北漂、穷人的“劣”文。之前有鸡汤文“房子是租来的,生活不是”红遍朋友圈,安慰了许多漂着的人因为无房而焦虑的心。是的,积极营造一种奔小康的场景是可取的,许多人乐此不彼的经营着自己的小日子,但不相信他们会说,这就是最好的生活,这就是我想要的终极生活。

何必逞强呢?承认当下不好,不代表就停止努力,放弃美好未来了。

笔者认为,这篇文章写的还可以,至少刻画了北京某个角度或者维度上的真实,比如北京之大,人际交往时间成本之珍贵,比如无房的焦虑,传统意义上的生活内涵缺失,许多人说,奋斗就是我的生活,努力留在这个城市的每一天都是我的生活。何必去玩这个概念游戏呢!从宜居都市、小康、幸福的角度说,没有生活就是没有生活,这是需要正视,改进,并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不是回避问题,就不存在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2000万人不服被“假装”,到底在不服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