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替惩罚的方法:
1:请孩子帮忙
2:表达立场/感受。(不攻击人格)
3:提供选择
4:表明期望
5:指出补救方法。
6:采取行动(把东西拿走或制止)
7:承担行为带来的后果
我们还是用前面讲到的一个场景,在超市风波一系列的沟通问题,联合起来使用其中的几个方式:
妈妈:别在过道上跑来跑去的……我买东西的时候,你要扶着妈妈的推车……你怎么什么都摸?我说过了“扶着推车……把香蕉放回去……我们不买那个,家里有的是……别压那些西红柿!我现在警告你,如果还不扶着推车,你会有麻烦的……把手拿开……让我来挑冰淇淋……你又跑,想摔到啊?”
好了,够了,你知不知道,刚才差点撞倒那个老太太?罚你。今晚,别想吃一口我买的冰淇淋。我得好好教育教育你,不能这样烦人。
1:请孩子帮忙:相当于继续赋予孩子信任和责任,会提高孩子的自我认知和道德感,孩子更乐于合作。(根据孩子的能力,设置一些任务,比如去超市把牛奶放入推车,“帮我拿三个柠檬”)
2:明确表达立场:比如“我感觉……”、“我期望……”、“我认为……”等等方式。这个超市场景,妈妈可以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我不喜欢你这样,小孩在过道乱跑会干扰别人购物”。
如果说“你一会儿不惹事就不是你”,“你能不能消停会儿?”,“你总是让我不省心”这些说法都在攻击孩子人格。
3:提供选择:提供选择的初始意义在于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需求,同时也得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群体的一部分。超市这个场景的前提是孩子乱跑可能威胁到他人或货品的安全,出于安全性考虑,给他一个封闭性的选择。也可以提出如“你想帮我推车还是帮我挑选东西?”这一类选择。
4:采取行动:当前面三个方法都不管用时,可以采取行动。当然,在超市这个场景中,采取行动之前,我们还可以用其他处理方式,如果游戏、说出感受和期望、和孩子商量买完东西一起去做什么他感兴趣的事情,等等。切记有时需要的不是父母无休止地表达感受和期望。采取行动需要审慎,有一定的前提,比如在超市这个场景中,需要确认以下几点再采取行动。
a:孩子乱跑使他自己及其他人的安全受到影响。
b:已经尝试过很多积极引导方法,如提供选择、提示信息等。
c:确认孩子这样做不是为了寻求更多关注,或者验证妈妈对他无条件的爱与接纳。
d:确认孩子不是由于受限制太多而争取自己的掌控权。当然,采取行动除了“把孩子抱在车上”,还可以选择“离开超市”,“改天再过来”。
用如何说孩子才听的方式,换个方式处理超市里面的场景:
妈妈:你来帮我拿三个柠檬。
妈妈:我不喜欢你这样!小孩在过道乱跑会干扰别人购物。
妈妈:小明,别跑。给你个选择:你要么好好走,要么坐在购物车里,你来决定。(注意要用平和的语气。)
妈妈:看来你决定坐在购物车里。
假如孩子还是不听话,妈妈不得不离开超市,接下来该怎么办?
第二天,不用再说教,也不用长篇大论,让他经历行为不当带来的自然后果。
我们来看看第二天的场景:
孩子:“妈妈,你要去哪儿?”
妈妈:“买东西”。
孩子:“我也想去”。
妈妈:“今天不行”。
孩子:“为什么”。
妈妈:“你说为什么?”
孩子:“因为我昨天在商店乱跑?”
妈妈:“你说对了”。
孩子:“对不起,再给我依次机会吧。”
妈妈:“会有很多机会的。今天我就想自己去。”
这个场景中的妈妈。妈妈尊重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她已经给过孩子一些“机会”,接下来,孩子要承担了行为的后果。原则上,如果孩子认为自己准备好遵守和妈妈去超市的约定了,应该给他机会再进行尝试。更多的孩子愿意选择珍惜这份信任。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承担自然后果的原则是,没有人为干预,让后果自然发生。
“自然后果”,有时很容易被误解,有时候被认为是行为的后果。如:“三天不准看电视”,“一星期不准玩玩具”。“必须饿到下一顿才可以吃饭”等等,这些都是人为惩罚。而不是自然后果。
除非我们的积极引导措施失败,否则,并非凡事都要等到“自然后果”的出现。
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
想让孩子有什么样的思考?
有什么样的感受?
想让孩子关注错过了什么电视节目?
禁止吃饭让孩子感到难受?
认为自己是多么无可救药的人?
上面这些肯定不是我们想让孩子学习到的感受。
我们是为了让孩子把重点放在思考如何弥补过失,让事情有所好转,下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承担行为的后果
目的:理解行为与结果的关系,体验学习的机会,承担责任。
注意事项:相关性,合理性,非愤怒,行为背后的原因:寻求关注、对抗行为,有限考虑低介入式的方式。
明天在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的情境讨论,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