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金渝大道汉国中心21楼,在一个十多平方米的露天阳台上,周围种满了一米多高的绿色植物。踮起脚尖向外眺望,高楼林立的城市景观尽收眼底。坐在阳台的木质凳子上,又仿佛置身于郊野丛林中——碧桂园发展到哪里,就把垂直绿化的理念带到哪里。
“我当初划出并装饰这个阳台,主要想让员工们工作之余在这里休憩。”碧桂园集团重庆区域公司(以下简称“碧桂园集团重庆区域”)总裁朱雷说。但平日,这里却空空荡荡,偶有人出来站几分钟,便匆匆回到办公室。
“碧桂园集团重庆区域这几年快速发展,大家工作都很忙,谁也顾不上休息。”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用朱雷的话解释,碧桂园发展的动力是由下而上的,每个员工都自带“发动机”。
碧桂园2007年进入重庆。2015年1月,碧桂园集团重庆区域成立,并随着集团“巩固三四线,拥抱一二线”的思路,正式进入重庆主城区。
“碧桂园入渝11年,一直保持高质量发展,深度下潜到重庆本土化研究,真正建老百姓买得起的好房子。”访谈中,学设计出身的朱雷格外强调住房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
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2007年8月13日,碧桂园入渝后首个项目落户长寿。随后,碧桂园与黔江、垫江、璧山三地签订投资协议,深耕三四线城市的战略在重庆得以巩固。但截至2015年碧桂园集团重庆区域成立前,碧桂园在重庆的发展主要在主城区以外。
作为直辖市,重庆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产业发展是房地产业的重要支撑,根据重庆市政府今年的工作报告,2018年当地将加快产业升级,聚焦智能产业。重庆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市2017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00.27亿元,比上年增长9.3%。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1339.62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8596.61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9564.04亿元,增长9.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9:44.1:49.0。
碧桂园集团重庆区域海昌南山澜样板间效果图
2015年1月,碧桂园集团重庆区域正式成立(原归属碧桂园集团湘渝赣区域),原老项目长寿、垫江、黔江、璧山项目划归。当年10月,朱雷在与碧桂园集团创始人杨国强和总裁莫斌见面后,短短两个月便从另一家上市房企来到碧桂园集团重庆区域,任区域总裁。
“杨国强给我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睿智、大气、有情怀、说话算数并舍得分享的老板。他的市场敏锐度非常高,对中国房地产发展有独到认识,比如碧桂园一直坚持‘建老百姓买得起的好房子’,就是非常务实的理念,与现在所说‘住有所居’意义相通。而莫斌则是敢于担当、决策能力强的领导。”朱雷谈到,加入碧桂园既是战略认同,也有被领导人格魅力与能力吸引的缘故。
朱雷加入后,碧桂园集团重庆区域团队不断成熟。2015年12月25日,为响应集团战略,碧桂园集团重庆区域摘得新牌坊地块,正式进入重庆主城区。
“千屿”项目
碧桂园在重庆的高质快速发展,离不开当地房地产市场自身的平稳运行。根据重庆市统计局数据,2018年一季度,重庆市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704.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4.7%;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277.10万平方米,增长87.1%。商品房销售额1131.97亿元,增长20.3%;其中,住宅销售额948.13亿元,增长23.5%。
对于碧桂园入渝后的发展状况,朱雷有着客观评价。“曾遇到很多困难,与集团相比,重庆区域还有待提高。但在集团支持和团队共同努力下,我们这几年进步和成熟很多。”朱雷表示,未来两年,碧桂园集团重庆区域的发展会更好更快,跟上集团的发展节奏。
注重住房产品化研究
重庆作为西南重镇,房地产市场发展充分,龙湖、金科等房企均由重庆起步走向全国。此外,众多品牌房企近年来先后进入重庆,目前已集结了碧桂园、万科、恒大、融创等。
碧桂园集团重庆区域天玺项目位于重庆渝北照母山版块
据朱雷介绍,碧桂园在重庆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对区县实现全覆盖。住房产品的层次也强调全覆盖,既有刚需和改善型产品,也有高端住房产品;加强本土化研究,把碧桂园标准化产品与本地特色相结合。同时,碧桂园集团重庆区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加强与业界合作,取长补短,追求共赢。
近年来,随着文化回归和文化自信的呼声日益高涨,中式建筑受到市场青睐。相比西式建筑,新中式建筑有着明显优势。它既保持了传统建筑的精髓,又有效地融合了现代建筑与设计元素;既改善了传统建筑的使用功能,又增强了中式建筑的识别性。
碧桂园集团重庆区域中俊·天玺项目
在两江新区照母山板块,碧桂园集团重庆区域与重庆中俊投资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碧桂园中俊·天玺项目,便是新中式建筑的代表。“天玺项目整体采用创新的新中式风格,在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吸纳了现代建筑精髓,创造出了真正属于当代中国人的新中式生活。”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充分考虑重庆高低地势的环境因素,最大限度地突出了住房产品的景观功能。
今年3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印发了2018年工作要点,提到要推动新时代高质量绿色建筑发展,整合健康建筑、可持续建筑、百年建筑、装配式建筑等新理念、新成果,扩展绿色建筑内涵。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和城市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扩大绿色建筑强制推广范围,力争到今年年底,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40%。
在发展绿色建筑方面,碧桂园集团重庆区域也在积极推进。一方面,在重庆推广使用SSGF(工业化建造体系)。另一方面,把垂直绿化等理念导入住宅产品,探索定制建筑发展。
未来城市项目
以碧桂园集团重庆区域联合金科集团、浦辉集团在龙兴新城打造的未来城市项目为例,该项目通过错层架空阳台种植绿植,实现整体楼栋垂直绿化,营造出空中别墅的概念。同时,通过打造开放社区、所有开敞空间廊道全部对外开放,让小区环境与城市公园、步道、山水大环境有机融合。其建筑组团与重庆城市景观融合,真正实现“城市是大花园、建筑有小花园”,极大地提高了社区宜居性。
“在重庆市各级政府支持下,未来城市项目在规划方面有很多突破,更讲究人性空间,‘把山里的树种到空中去’,也是碧桂园品牌理念的拓展。”朱雷表示,碧桂园集团重庆区域今后几年将在区县全覆盖方面取得突破,将在更多地方建老百姓买得起的好房子。
以下为专访碧桂园集团重庆区域总裁朱雷实录:
坚持城市导向 助力高质量发展
作为直辖市,重庆房地产市场历来以稳定发展、管控有效著称,既保持了房价稳定,又给市场带来适度的利润空间。
碧桂园集团重庆区域总裁 朱雷
碧桂园2007年进入重庆,2015年成立了碧桂园集团重庆区域公司(以下简称“碧桂园集团重庆区域”),近两年实现了加速发展。其发展亲历了重庆房地产市场不断成熟并见证了碧桂园“给您一个五星级的家”口碑深入人心的传播过程。随着中国房地产进入变革期,前50强房企不断涌入重庆,碧桂园将如何应对,以高质量发展取胜?《中国建设报·中国房地产》近日走进重庆,与碧桂园集团重庆区域总裁朱雷面对面,共话重庆楼市新逻辑。
好房子 全覆盖
《中国建设报·中国房地产》:碧桂园进入重庆后的主要发展轨迹是什么?
朱雷:碧桂园2007年进入重庆,到2015年成立区域公司之前,我们有四个项目且规模较大。随着集团推进深耕三四线城市的发展战略,我们把重庆从原来的大区域单独划出。重庆不管是人口规模还是城镇化,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由此,碧桂园集团重庆区域成立后,在投资、研发、工程等方面的工作更精准了。
碧桂园集团重庆区域的发展目标很明确——好房子,全覆盖。重庆是全国房地产重镇。所以,我们要在重庆主城和各区县积极布局。除了已经开发完成的项目,2016年我们有11个新增项目,到2017年更是达到30个。
从发展战略看,我们按集团要求进行布局:把握主城,战略性进入核心区,同时对区县全覆盖。碧桂园非常了解三四五线城市的主流需求,今年又特别提出了三四五六线市场的概念,充分发挥强项。对于碧桂园集团重庆区域来说,我们要胆大心细,与业界国企、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实现共赢。
《中国建设报·中国房地产》:碧桂园集团重庆区域如何致力于“产品取胜”?
朱雷:对于住房产品来说,不同房企有不同特点。从产品层次看,碧桂园综合实力雄厚,产品覆盖性很强。我们倡导产品标准化,既有非常高端的产品,也有改善型产品和适合大众的刚需产品。而无论哪个层次,我们都会把品质放在首位。
从设计看,我们的产品强调实用高效,每个细节都要认真推敲,使用效能非常高。按照集团主席杨国强的要求,即使一个飘窗都要赋予功能性,具体到餐厅需要配什么样的家具、尺寸多少、搭配几把椅子更合理等细节,都要设计师站在客户实际生活的真实场景中考量。我们对产品设计的理解非常真实——源于生活、强调功能化,而非给客户“讲故事”。建老百姓买得起的好房子,也是对工匠精神的践行。
碧桂园在别墅产品打造方面卓有建树。以碧桂园中俊·天玺项目为例,它以碧桂园为主导,打造中式建筑风格,其设计理念、产品定位、景观风貌、物业服务等都延承了碧桂园好房子系列产品的要求及风格。在打造过程中,我们以集团标准化产品为框架,同时又对重庆本地产品进行了研究和融合。我们做中式建筑,并非单纯追求建筑语言和中式元素符号,而是追求“远亲不如近邻”这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生活方式。
此外,我们响应政府要求,联合金科和浦辉集团在重庆推出首个定制建筑项目——未来城市,垂直绿化受到了市民好评。在重庆各级政府支持下,未来城市项目在规划上有很多创新,更讲究人性空间,把绿色植被种到空中去。这也是碧桂园品牌理念的拓展。
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建设报·中国房地产》:近两年,碧桂园在重庆实现了快速发展,未来如何把握节奏并做到高质量发展?
朱雷:大概从2008年起,重庆房地产保持着近2000万平方米的年去化量,排在全国前列。多年来,重庆市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有序,产业结构合理,而且做到了人口净流入、城镇化持续发展。
由此,我们在选择项目中,会根据政府在不同阶段对城市建设的导向和供地策略,结合资金回报周转、城市发展方向等确定项目获取。重庆地缘辽阔,又是组团型发展,每个区域都有刚需和高端需求,据此寻找合适的机会,打造高品质项目。
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我们更重视产品品质,要求高质量管控和科技创新,并结合当地消费者或目标人群偏好进行产品精细设计。比如,重庆多山多水,对房屋朝向不敏感。我们在产品设计和规划布局中会突出景观,使景观资源最大化。此外,重庆天气潮湿,居民更追求户型通透。这一季节特征决定了居民对阳台面积需求大,需我们认真研究。
合作共赢 租购并举
《中国建设报·中国房地产》:作为西南重镇,除了龙湖、金科,近年来众多品牌房企纷纷进入重庆市场。碧桂园集团重庆区域如何保持竞争优势?
朱雷:现在前50强房企都在进入重庆,直接倒逼市场的产品品质、物业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让老百姓受益。市场竞争本就是优胜劣汰的过程。不仅是重庆,全国都在整合,“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是行业趋势。
各大房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专做高端产品的开发商,也有专做刚需产品的开发商,两者都值得尊重。而碧桂园在竞争过程中的核心内容是战略差异化。重庆是相对封闭却有一定购买力的市场。今年,我们的投资策略是全覆盖,重点进入区县甚至较大规模的镇。我们不寻求高溢价,而是实现适当的利润,建老百姓买得起的好房子。
在产品竞争方面,我相信碧桂园实用、朴实的产品风格会受到重庆人喜欢。竞争亦是发展过程,我们有包括融创、金科、中俊等不同特色房企的合作伙伴。合作开发考虑的是结合各家所长,既是保持快速发展之需,也是战略上各方共赢之选。
《中国建设报·中国房地产》:2017年年底,碧桂园正式对外发布了长租公寓品牌“BIG+碧家国际社区”,计划三年内建设100万套长租公寓。碧桂园集团重庆区域在长租业务方面有何计划?
朱雷:发展长租公寓,首先应认识到这是响应“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碧桂园来说,这是责任地产的应有之义。长租公寓不像传统地产能快速实现较高收益,但只要用心去做,产品做得好、地段选得好、服务跟得上,也会有适当回报。从企业社会责任角度来说,发展长租公寓能通过重新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解决很多社会问题,尤其是年轻人的居住问题和城市的职住平衡问题。
我们积极拥护“租购并举”的国家要求,目前正在推进。发展长租公寓也是碧桂园集团重庆区域今年发力重点。我们会与一些大型国企和持有物业的企业合作,盘活优质资产,轻重资产结合,主要做轻资产运营,把设计、装修、运营等板块做强。同时,对一些能够实现平衡的项目,适当考虑持有,今年计划在重庆做2000~3000套长租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