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今天,市场遭遇降温,创业板指数也深幅调整,单日下跌5.93%,失守2650点。但如以月线看,创业板指数自4月份起已是四连阳,6月上涨近17%,7月以来的涨幅也还有8.53%。
创业板指数的上涨趋势是否已经发生了变化?
对此,国盛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明确表示,对创业板的乐观预期不变。
张启尧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国盛证券是6月召开中期策略会时,在全市场唯一明确看好创业板,并判断创业板指数将突破3000点的券商。当时,我们给出的时限是一年,现在来看这个判断还偏保守了。”
张启尧为何坚持创业板指数将突破3000点的判断?他如何看待创业板的后续走势?点视频告诉你答案——
三季度看好科技的“大机会”
“创业板指数最近的短期冲高,兑现了我们策略团队的一部分判断,这是值得兴奋的事,但兴奋中我们依然维持理性的判断。”张启尧说道。
他进一步解释说:“目前的A股市场是一个增量资金驱动的市场,在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场的趋势下,我们认为A股长期向上的方向没有变,对创业板指数将长期向上的判断也没有变。但在节奏上可以稍微缓一缓、稳一稳,这才是一种最佳的状态。一个由机构主导的平稳向上的A股市场,远比一轮居民存款集中入场掀起的指数大涨大跌更健康。”
展望A股三季度的行情,张启尧坚定看好科技股的方向,看好科创板的机会。
对于科创板本月下旬即将迎来的集中解禁,有些机构已提示了风险。但张启尧的观点有些不同,他说:“对这次科创板的集中解禁,我倾向于认为其中的机会要大于风险。甚至可以说,从中期角度看,这还是一个利好呢。”
张启尧详细阐释了他的逻辑。
首先,科创板占据了优势赛道,而且赛道更为集中、更为纯粹,科创板股票中,医药、电子、计算机、高端制造等四大行业占比达80%以上,而这四大行业正是国盛证券策略团队未来最看好的几个前沿方向。
其次,通过追踪资金数据,科创板目前仍处于机构低配的状态。张启尧解释说:“机构低配的核心原因便是科创板个股的流通盘太少,大资金没有办法作集中的配置。所以7月22日的解禁意味着市场将有更多的筹码流通,机构才可以去布局,去作集中配置。从这一点出发,解禁带来的机会可能大于风险。”
张启尧还认为,在科创板指数发布后,就会有相关的ETF发行,基金公司也会继续发行科创主题基金。因此,在三季度大概率能够看到机构对科创板的集中配置。
作为坚定看好科技成长主线的分析师,张启尧目前最看好的四个方向是:新能源、消费电子、半导体、光伏。从市场主线的维度,其最看好科创板和“国产替代”。
大消费的估值还没有泡沫化
对股价频创新高的消费龙头,市场上有一些担忧的声音,认为消费股太贵了、估值太高了。但张启尧却说:“我们绝不认同消费股估值已经泡沫化的观点,我们依然是A股核心资产最坚定的看多者。”
张启尧介绍,根据国盛证券策略团队的数据追踪,A股消费龙头与海外股市消费龙头比,从主流的分析框架看,其估值水平是非常匹配的。也就是说,横向比较之下,A股消费龙头目前的估值是合理的,并没有达到泡沫化的程度。
他总结说:“对A股的消费龙头,我判断会有一个股价长期平稳向上的过程;相对而言,科技股的波动性可能更大,会处于一个波折向上的过程。我分别将它们概括为‘乘风破浪的消费’和‘披荆斩棘的科技’。不同类型的资金可能会有不同的偏好,对外资、追求绝对收益的机构,消费股的吸引力可能更强;对追求相对收益的公募,或一些风险偏好相对较高的资金,科技股可能更符合他们配置需要。”
间接投资方面,目前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正通过购买基金的方式分享资本市场发展的红利。
张启尧分析道,今年是公募基金发行规模创历史新高的一年,公募基金是今年入场资金中最大的一块增量,如果下半年保持上半年的发行增速和规模,则预计年内新发行公募基金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左右。
“此外,银行理财子公司也是值得关注的一块增量。在机构资金主导未来市场的环境下,股市大概率不会出现急涨急跌的状态,而会呈现平稳长期向上的状态。”张启尧表示。
要抓住“主要矛盾”作研究
张启尧是一名“90后”,现已成为首席策略分析师,在外人看来他的成长十分迅猛。而他自己却说:“我的成长也并不是非常快,入行也已经有整整6年了。经过名师的言传身教和扎实的打基础阶段后,我搭建起了自己的投资策略框架,也更加注重与市场上不同的投资者作交流,研究和交流缺一不可。”
张启尧的研究框架有何独到之处?为何他的观点总是旗帜鲜明?
他说:“我的研究框架其实非常直接,就是抓市场的主要矛盾,找到影响市场的最核心的东西,从而形成对主要矛盾的判断,然后再去判断主要矛盾的走向或变化,由此形成对市场的判断。”
他举例解释了何为抓住主要矛盾。2018年,张启尧策略团队抓住了北向资金这一主要矛盾,且持续追踪外资这一主要矛盾的变化,即占比在提升,从而经受住了市场波动的考验,最终也得到了市场的验证。
抓住市场的主要矛盾,就能多一分定力,多一分理性,也能多一分从容。
访谈中,张启尧也提到了目前策略研究的困境。他坦言:“目前看,策略研究面临的一个困境就是对大势研判、择时的需求在下降,整个市场、主流的基金经理对择时的需求是越来越小的,所以我们的策略研究也面临转型。”
张启尧介绍,过去的策略研究主要是择时研究、行业配置和主题投资三部分,但随着大势研判、择时研究的需求在下降,对主题投资的需求也呈现衰退状态,未来策略研究的转型方向大概率是三点:首先是行业配置、第二是风格研究、第三是资产配置。
张启尧说:“目前的A股市场与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的A股都不一样,我们站在崭新的历史起点,会面临很多挑战,也会有很多新的工作,但我相信年轻的策略分析师能够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编辑:孙放
往期回顾 |
本期责任编辑:邵子怡
▼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热线:王老师 021-38967805;版权合作:范老师 021-38967792。
好看,你就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