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有一个脉络可循。1970年代开始发展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CAI)软件,试图让计算机扮演教师的角色,学习者只要坐在计算机前面,就可以依照软件设计的教材内容,透过教导(tutorial)、反复练习(drill & practice)、游戏(game)或模拟(simulation)的方式来学习。这项尝试虽然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但却成功带起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985年美国苹果电脑公司展开一项长达十余年的明日教室(Apple Classroom Of Tomorrow, ACOT)计划,透过在教室中布置多部小组用计算机的设计,开启多媒体计算机进入课室的先河。其后台北市于1998年推出「班班有电脑」政策,在所有课室安装多媒体计算机和投影仪,老师于教学中开始使用简报软件来上课。
受到ACOT十年报告书的启发,台湾中央大学的研究生和教授预期未来每一位学生在学习时都会使用一个数字终端,因此在1999年开展一项名为「高互动教室」(Highly Interactive Classroom, HIC)的研究,企图先一步探索当学生拥有个人终端之后,教学与学习将会产生何种转变,以及应当如何因应。这些研究人员在无线网络Wi-Fi问世之后,于2000年开始研究强化版的高互动教室,在微软于2002年推出平板计算机(tablet)之前,就为学生配备无线通信与手写功能的上网电脑(Web pad),提出「电子书包」概念,并具体落实于课堂内教学以及户外移动学习。同一群研究人员在2003年,智能手机尚未普及之前,为普遍常见的学生用电子字典加上无线通信功能,研究不同屏幕大小、不同输入方式的个人终端,能为学习提供哪些不同的服务。
2009年台湾网奕资讯科技提出「智慧教室」概念,并推出涵盖教评诊补等教学四大区块的TEAM Model智慧教室系统,其后智慧教室概念逐渐为教育界所接受而成为今日的主流。
世界许多国家地区也在2000年前后开始推出大规模的教育科技应用计划,包括新加坡的「信息科技在教育应用总蓝图」、香港的「信息科技教育策略」、美国的「为美国学生进入二十一世纪做好准备」、台湾的「中小学资讯教育总蓝图」、土耳其的「提升科技与教育机会均等行动计划」FATİH、泰国的「OTPC一生一平板计划」、南韩的「教育信息化总蓝图」、日本的「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愿景」、中国大陆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以及中东和南美洲多个国家都有各式各样的政策,这些政府力量将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从研究带入实用,期待藉由科技的助力达成教育现代化目标。
或许是科技演化的脚步实在太快,当教师一开始接触信息技术,尝试将它们应用于自己的教学时,常会看到再有经验的老师都会迷失其中,也就是只顾到运用信息技术的功能,而忽略了教学的主要目的。例如有一堂由特级教师执教的小学数学课,老师从头到尾手上拿着平板在操作PPT课件翻页,绝大多数时间老师都藉由PPT上的动画影音,搭配她生动的讲课风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过程中穿插一两个问题让小组学生一同讨论解题,再从举手的学生中挑人起来回答。最后则是让学生拿出个人平板,跟随平板中的游戏式练习来答题,老师从白板上实时呈现的答题统计信息了解作答情形,多数题目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对,只有其中一题有四位同学答错,老师说出正确答案后,点名这四位同学要在课后多加练习。
这么一堂课看似精彩,但深究内容想想,如果老师不用这些信息技术,她的教学会有什么不同?如果没有不一样,为什么要使用这些信息技术?如果有,它显现在哪些环节?信息技术让她的教学变得更好吗?
多数人都同意,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扮演的是辅助性角色,是一项工具,它不能喧宾夺主成为课堂的主角。然而这个工具角色却不能小觑,用得好它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让老师的教学更上一个档次。对比同样透过反馈功能进行的教学,在「课堂上的对话、互动与思考」一文中提到的郑老师,他在学生作答后并不直接让学生知道正确答案是哪一个,而是经由揭示出每一个学生的答案,从中挑选一两位来说说为什么选择那个答案,让每一位聆听的学生可以对比他的想法和自己的有什么差异,是他的比较好还是自己的。接着老师再让学生作答一次,他发现有几位学生的选择改变了,这些改变是因为他们听了前面几位同学的想法所带来的。经由认知冲突的学习才能使学生产生真正的内化,深化他们的学习。
因此思考如何让信息技术在教学上应用能够产生效果、带来课堂转变时,第一件事要想的是「差异」,使用信息技术必须为课堂带来不一样的风貌,找出没有信息技术就办不到的差异性。如果只是单调地播放PPT课件,加上拿起笔在电子白板上为教材划记解说,即使PPT课件的动画和声音再怎么丰富,和一个善于表达的老师教学相比,其差异性不会太大,甚至有人可能会认为没有信息技术反而更好。在「教什么?怎么教?何时教?」一文中曾经介绍丘老师的数学课,他在课前让学生预习,课堂一开始便针对预习的内容要求学生解题,利用即时反馈系统收集他们的作答,一一保留答题的统计图,不做正误的判定,经过课堂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在该节课结束前重新回到那些预习检测题,请学生再次作答,对比答题统计图会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自己改正,老师并不需要一题一题重新解说。这样子运用信息技术便完全显现出没有科技就达不到的教学效果。
第二件事则是「互动」,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的核心在于,透过科技触动人与人的互动、人与教材的互动,以及人与数据的互动。丘老师在给学生的解题都是教材中现成的题目,前3个是选择题,非常适合使用即时反馈系统,第4题则是填空题,丘老师将它转化成选择题,透过随机挑人的方式,把学生演算的答案变成选项,这时每一个选项无论对错都代表班上一定数量学生的思维,因为都来自学生的计算结果。他经由学生将原本教材进行转化,做了非常到位的人与教材互动的演示。「课堂上的对话、互动与思考」一文中的郑老师对同一个题目,经由一次、再次、三次的作答,每一次都经由数据发掘出改变想法的学生,让他们对全班同学说出改变的原因。透过这样的互动,数据不再是死板板的数字,而是能带给课堂生命力的点火器。无论是人与教材互动或人与数据互动,其目的都在带动人与人的互动,让课堂充满思维的碰撞和有意义的对话,而不仅仅是追求正确的答案而已。
藉由「差异」与「互动」,能使信息技术为教学带来创新,活化课堂。史帝夫.乔布斯(Steve Jobs)在谈论创新时已经给出了指引,他说:「『创新』就是把不同的要素结合起来。如果你有比别人更多的体验,或者对自己的体验思考得比别人更深,那么你就能够将这些东西结合起来并产生新的东西。」只要思考得比别人深、比别人有更多的体验,每一位老师都能善用信息技术来创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