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学习-熟练推导-2018-6-16

有朋友问我学习国际经济学有什么用?

我想通过一个思维训练来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中国央行加息,会使得美元汇率产生什么变化?

一: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避免题目中的陷阱,

1:美元汇率是相对人民币还是相对于其他货币?我们假设,是美元相对于人民币汇率。

2:美元汇率如果是直接报价法,既1人民币=0.1553美元,那么汇率上升说明1人民币可以换的美元更多了,所以美元汇率上升意味着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

如果是用间接报价法,1美元=6.4人民币,则正好相反,所以更好的问法是,美元相对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才不容易混淆。

二:接下来开始正式推导

1:人民币加息→利率上升→外资流入(资本从利率低的国家流入利率高的国家赚取无风险利差)→换汇需求上升(投资人民币标的要换成人民币)→RMB升值→USD贬值。

上面的分析非常符合逻辑吧,可惜是错的。中国的资本不是自由流动的,有很强的管制,因此外资不会轻易流入。所以我们要从利率上升开始重新分析。

2:利率上升→通缩(收紧银根,钱荒)→价格下跌→出口增加→外汇储备上升→换汇需求上升(国内居民赚取美元后要换人民币购买原料继续生产或者消费)→RMB需求上升→RMB升值→USD贬值,

上面的分析也非常符合逻辑,可惜还是错的。中国偏向于固定汇率制国家,只允许汇率盯住一揽子货币爬行。所以RMB升不升值,主要看政府决策,因此从这里开始要重新分析。

3:RMB需求上升→RMB升值压力上升→央行抛RMB买USD(假设当局想要汇率稳定)→汇率稳定。

从这个问题可以注意到,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是将所有条件剥离掉,分析清楚最主要的因果关系,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添加条件进行新的分析。

我们从日常的新闻或者财经节目中了解到的都是专家告诉我们的最终结果,一旦遇到新的条件我们就会不知所措。

所以这样来回答最开始的问题吧:

了解基本规律,才能举一反三。

训练推导能力,才能一步到位。

夯实知识基础,才能深入思考。

三:在和同学讨论的过程中,同学发现我逻辑中的问题,并提出质疑。

1:利率上升一定带来银根收紧和钱荒吗?

2:利率上升为何不能导致企业融资成本上升而使得产品价格最终上涨?

答:

1:利率上升不一定钱荒,只是借钱的利息增高。银根收紧,更直接的政策是增加存款准备金率。

这里我混淆了加息和增加存款准备金率所导致的结果。所以上面的说法不严谨,只能说是借钱成本高,不能马上导致钱荒和银根收紧。

2:提高利率使得社会融资成本增加,贷款减少。一国货币的增加除了高能货币,更多的是通过商业银行的贷款产生信用货币,这就是货币乘数效应。因此利率提高就会减少货币供应量,就可以导致通缩。

通缩造成未来的钱比现在更值钱,导致的结果一是大家消费意愿降低,都等钱自己升值。二是企业不愿意采购原料去生产,因为按照现在成本做出的产品,未来价格要下跌。

因此在当前的生产水平下,商品供大于求,只有通过降价才能销售出去。而且由于经济的衰退,失业增加,居民收入水平也下降,进一步降低市场售价。

3:企业由于融资成本高,而增加产品价格,这种情况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企业具有很大的议价能力,属于垄断或者垄断寡头市场。如果中国的经济主体是垄断企业,这个命题就可以成立。

问:

1:利率上升一定带来通缩吗?

2:如果全行业普遍融资成本高,是否会推高商品价格?

答:

1:利率上升不代表会立即通缩,准确的回答是,减少通胀。如果持续的利率上升才会导致通缩。

通缩意味着通胀率<0。因此不能直接从利率上升推导出价格下跌,而是要加上条件:当利率上升到一定的程度,导致通胀<0以后,才会导致价格下跌。

2:要讨论商品的弹性。如果商家可以向市场转嫁融资成本,需要满足条件:该社会的商品主体是生活必需品,比如食品。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弹性很少,商家才有可能转移成本提高售价。

如果是经济较为发达的社会,主要商品的价格弹性高,那么增加的成本会导致需求的减少幅度大于价格的增加福利,商家的总福利减少。因此理性的商家会倾向于不转嫁成本给消费者。

从模型的角度来说,不讨论其他变量可以推导:利率上升→投资下降→货币需求下降→贷款下降→货币供应下降→物价水平下降(费雪方程,物价水平与货币供应量成反比)。

经济学的魅力就在于质疑与解答会创造新的认知,上述的判断也许依然有错漏,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一定可以更准确的分析经济问题,独立思考,熟练推导。

你可能感兴趣的:(沉迷学习-熟练推导-2018-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