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思考一下,你有没有一个写文章时可供征引阐发的丰沛资源库?如果有,是什么,资质体现在哪里?
有,就是心理学相关书籍。我本身对心理学特别感兴趣,所以看了很多心理学科普书。可是因为我很懒,看完书总不愿意做笔记,于是我就强迫自己用写文章的方式理解书中的概念。
这种方式有个好处,就是可以检验我是否真正掌握了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如果没搞懂,那就不可能清楚的写出来。
近三个月,已经写了三十几篇,主要参考的书籍有《思考快与慢》、《象与骑象人》、《超越智商》。书里的每个概念都能成一篇文章,自从采取这个方法,几乎没有憋不出来的时候,光《思考快与慢》就写了十几篇。
而且心理学书籍有几个优势,如果善加利用,能完全符合明月老师的「四有文章」标准。
有趣,心理学有许多反直觉的知识,会使人觉得新奇。
有用,书中本来就有非常成熟的建议,全经得起科学检验,大可直接拿出来分享。
有料,可以将书中的理论代入生活,心理学提供了一种观察生活的视角,能通过某个人,某个行为,甚至某句话,挖出一些容易忽略的东西。
有力,心理学对情绪和情感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可以让人真正的理解快乐是什么,痛苦是什么。理解人性,才能打动人心。
2. 思考一下自己平常关注的作者中,哪一位的写作有体式创新的价值,略作介绍和分析。
这题有点难,因为关注的作者太少。非要说,可能就是最近关注的心理学公众号"KnowYourself" ,它的介绍是:
> 宇宙最酷的心理学社区,一个秘密的、只有理解、没有伤害的小世界。人人都能看懂,却只有一部分人喜欢。
它这个定位就挺有意思,只有一部分人喜欢,实际上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是那一部分人,成功将粉丝特殊化。它以前的介绍是心理学领域逼格最高的公众号,就是为了定位粉丝,让粉丝有种逼格随之升高的感觉。
主创应该是三个女孩,而且应该有海外留学背景。
她们每篇文章的主题都与现代人息息相关,焦虑、拖延、孤独、敏感、自恋……对现代人存在的心理问题抓得非常精准。
一般开篇经常使用某人的一段话来作为引言。比如: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曾以为,等我们长大,我们就会不再脆弱。然而长大就是一个接纳脆弱的过程。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脆弱。
> when we were children, we used to think that when we grew up we would no longer be vulnerable. but to grow up is to accept vulnerability. To be alive is to be vulnerable.”
> ——Madeleine L'Engle
不知道为什么,引用确实有提升逼格的效果,能瞬间抓住人的眼球。
她们的文章结构也很清晰,先说是什么(What),然后说为什么(Why),最后说怎么办(How)。比如有一篇讨论悲观:
> 悲观是什么?(What)
> 在维基百科里,“悲观”(pessimism)的定义是“一种总是期待不良后果的精神状态,或者一种相信‘在生命中,恶总是胜过善,困苦总是多过享受’的信念”。
> 在心理学里,对悲观的研究几乎是和对抑郁的研究同时开始的,在贝克1961年编制的抑郁量表中,对未来的期待是正面还是负面也……
> 人生来就悲观吗?(Why)
> 基因对气质性的悲观/乐观有很大的决定作用。在探寻抑郁症与基因的关系同时,神经科学也开始研究悲观/乐观的气质与基因的关系。2007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则研究宣布,有大约32%的人生来就拥有一种叫做ADRA2B-deletion的基因变异体,这使得他们对消极的经历保持更鲜活、更富含细节的记忆;他们也会更多地放大负面的经历和情绪,对人生持更悲观的态度。
> 并且,这种趋势可能是难以改变的。2014年,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者宣布,他们首次在……
> 悲观和乐观各有哪些好处?(How)
> 在日常语境中,我们常常认为乐观是有益的,悲观是有害的。但2011年发表在《社会认知》杂志上的一则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研究者Abigail Hazlett认为,悲观和乐观只是我们在面对人生的不可预测性时,所采取的不同的动机取向,他们没有好坏之分。
> 乐观者的动机取向是“进步”(advancement)取向,人生观是“进步关注”(promotion focus)的。他们更善于……
当然有时(Why)和(How)的顺序会稍作调整,但总体而言,一定是这三个部分没错。
一步步的论证后,作者再用一句自己的理解来升华主题,结尾的修辞一定是文学手法,且饱含感情,但水平起伏不定,有时不如引言强。就拿这篇悲观来说:
> 在西方哲学中,叔本华被称作是著名的悲观主义哲学家,他说“活着就是苦难,生存就是炼狱”,人生就像钟摆,“摇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他还把人生比作一个环形的跑道,上面布满了烧得通红的木炭,仅有几处纳凉之地。有的人会在那几块纳凉之地陷入乐观的幻想,但其实只是一种自我安慰。
> 但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种清醒地认识世界之后,仍然能够勇敢而理性地生活的人生态度。
作者应该受过科学写作训练,文章逻辑严谨,材料也来源于研究文献,所以整体的信度很高,起码符合有用这一标准,大多数人也应该是冲着有用而来。
"KnowYourself"的成绩很好,诞生不久,去年七月才开通,现在几乎每篇都有10W+的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