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10]中国式众筹“看”什么?

您看过《中国式众筹》这本书吗?您“看”见了什么?您“看”到希望了吗?

看见,是一种视野;看见,是一种格局;看见,是一种胸怀;看见,更是一种能力。

跟大家讲个真实的事。

去年我接触到中国式众筹后,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并推广,不瞒大家,《中国式众筹》这本书我精读了5遍,朋友圈有大量文章是有关众筹的。

可等待我的是一系列的质疑和不理解。

我的合作伙伴认为我不专注,其实做品牌策划咨询服务,我有专业团队,可甲方以占用我的时间为荣,而非占有我的智慧为根本。甲方BOSS劈头盖脸训斥一通,认为我不务正业,40岁的人了,感觉我很不懂事。为此,我付出了被提前中止合作的惨痛代价。

我的品牌咨询服务团队尤其是合伙人不理解,他们有他们的顾虑,这很正常。其实我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是蛮强的,我会把计划安排周祥且合理分配时间。这可能是天赋吧。我可以在闹哄哄的大排档,和朋友们喝酒间隙,利用半个小时时间创作一篇小文。《中国式众筹的“慢”哲学》就是和朋友撸串过程中,借酒兴即兴发挥的。我的朋友对我的评价是“非常自律”,而我认为我是个“勤能补拙”的人。

我的太太一开始也不理解,她担心我,是因为她听到了太多关于众筹的负面信息。我告诉她:中国式众筹,宣扬倡导的都是正知、正向、正能量。比如“让好人不吃亏”,强调规则意识,重塑商业生态文明等等。因此,我愿意去推广并做一个践行者。

无论如何,我愿意坚持下去。因为,我“看”好它的未来。

那么,中国式众筹到底“看”什么?

(一)“看”发起人的眼界。

发起人尤其是企业家的眼界至关重要,他如果高度认可并高度重视,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和金钱,项目才具备成功的可能。我们洛阳有个企业家,非常认可中国式众筹的模式,跟我们团队谈了两三次,但他的高管核心人员依然半信半疑,甚至内心带着抗拒。怎么办?必须通过学习统一思想认识,否则,执行团队的认知与老板相差太大,项目就很难顺利推进。

(二)“看”项目是否靠谱。

项目是否靠谱,需要众筹架构师团队花大量时间对企业和项目做前期诊断。这个时候,首席架构师的知识结构、职业履历、工作经验就非常重要。做一名合格的众筹架构师,不是简单看几本书,听几场培训就可以了,背后是数十年积累的结果。我本人从事营销策划和品牌咨询服务多年,再来做众筹架构师,相对而言,是有一定优势的。再有我们依托企业家读书会平台,每天都和各行各业不同领域的企业家交流沟通,每天掌握大量资讯,对企业的诉求更容易理解,与企业家的互动几乎不存在障碍,因为同时我也是一名创业者。

(三)“看”股东是否匹配。

搭建项目框架不是最难的,难的是帮助发起人梳理项目需要匹配的股东及相应的资源,这是最考验架构师功力的核心服务能力,也是项目服务中最有价值的核心部分。如何判断股东是否匹配?这就需要架构师的综合能力了。

(四)“看”团队的经营能力。

众筹项目设计完架构后,融资到位后,团队的经营管理能力务必跟上。不然模式再好,执行力弱,项目也会功亏一匮。经营管理一定要交给专业的团队来做。众筹股东更多是支持与放手,而不是干预与插手。

您看见未必看到;您看到未必看好。18年前,很多大企业家比如海尔的张瑞敏、联想的柳传志都不看好腾讯,如今呢?腾讯市值已突破3000亿美金,谁又能想到呢?

剧透一下:张瑞敏先生不愿再错过中国式众筹-互联网革命的下半场,在杨众筹的推动下,他已出资50万元,实质参与到众筹杂志的项目中。可喜可贺!

我们洛阳企业家读书会推荐过三本有关互联网的书,《从O到1》、《零边际成本》、《看见未来》。

我强力建议:对众筹感兴趣尤其是有项目需求的朋友们,一定要看看。

祝福您:看见未来!

下期预告《中国式众筹与共享经济时代》。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创10]中国式众筹“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