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板印象
如果没有分类和概括,我们很难认识外部的世界。不过,一旦出现了分类和概括,我们就有可能陷入刻板印象。我们会高估一个团队内部各个成员的一致性,同时高估团队成员和团队外部成员之间的差异性。
生活中常遇见的就是“地理偏见”,例如河南人都是骗子,新疆人都是小偷,上海男人都怕老婆……
保加利亚摄影师Yanko Tsvetkov脑洞大开从各个国家不同的角度去描绘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星球。在美国眼里,中国是座大超市,泰国居然是妓院,印度洋是海盗洋。在法国人眼中,荷兰等于大麻。在德国人眼中,爱尔兰就是威士忌……
美国人眼中的傲娇的欧洲是酱紫的……
非洲是酱紫的……
而傲娇的英国眼中的欧州是酱紫的……
印度眼里的亚洲是这样的:
日本眼里的亚洲
中国眼里的亚洲
二、基本归因谬误
基本归因谬误告诉我们,在解释别人行为的时候,我们很容易从性格和本质这些不变的因素找原因,而低估了情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出现基本归因谬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与其他的环境因素相比,行为者的行为是最容易观察的信息。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很容易被注意到,而社会环境、社会角色、情境压力等外部条件则难以引起注意,于是,我们就忽视了这些外部因素的作用,而过多地强调个人自身的原因。
此外,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我们有一种基本的信念,觉得个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在分析行为的原因时,我们就会追溯个人自身的原因。比如,我们倾向于认为一个人的生活状况与自己的努力奋斗有很大关系,所以,当我们看见一个人生活拮据时,可能会想:“为什么你不勤奋一点儿呢!“
三、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和基本归因谬误有相似之处,它们讲的都是背景因素对人的思维和认知的影响。
框架效应讲的是,对一个问题的表述方式,或者跟这个问题无关的一些外部因素,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判断。我们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当我们想起老年人的时候,走路的速度会放慢;我们可能更愿意读一幅广告,而不是另外一幅广告,是因为第一幅广告的字体更为清晰。
例如,让人们对下列情景进行决策:
情景一:如果一笔生意可以稳赚800美元,另一笔生意有85%的机会赚1000美元,但也有15%的可能分文不赚。
情景二:如果一笔生意要稳赔800美元,另一笔生意有85%的可能赔1000美元,但相应地也有15%的可能不赔钱。
结果表明,在第一种情况下,84%的人选择稳赚800美元,表现在对风险的规避,而在第二种情况下87%的人则倾向于选择“有85%的可能赔1000美元,但相应地也有15%的可能不赔钱”的那笔生意,表现为对风险的寻求。
典型的决策者会相对中性参照点来评价结果,因此参照点的位置将最终影响决策定制者的风险偏好。在上述2个情境中,决策的关键在于决策者的参照点是什么?得到多少,或是损失多少?情景一中84%的决策者便是以“分文不赚”为参照点,从而规避风险,选择800美元的收益;情景二中87%的人则以“15%的可能不赔钱”为参照点,选择接受风险,而非接受明确的损失。
四、滥用启示法
所谓启示法就是经验法则。使用启示法的好处是可以帮我们节约认知资源,更快捷地作出判断。但滥用启示法会导致我们作出误判。比如,我们可能会以为,如果有些事情让我们花费的资金更多,消耗的时间更长,那么这些事情要比不需要揉入金钱和时间的事情更有价值。我们可能会觉得,越贵的就是越好的。我们可能会觉得,物以稀为贵。我们可能会觉得,名气最大的就是水平最高的。我们在使用其实发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非常明显的逻辑错误。比如,我们在对人或事做出判断的时候,会以与其相似的典型事物为参照。
有一个很有名的案例,就是琳达问题。你先听听关于琳达的描述:琳达快30岁了,单身,性格直爽,非常聪明,她主修哲学。在大学里,她特别关注性别歧视和社会公平,参加过反对核武器的游行活动。好的,根据这段描述,你再来回答,哪个判断成立的概率更大?
[if !supportLists]A. [endif]琳达是银行柜员。
[if !supportLists]B. [endif]琳达是个支持女权主义的银行柜员。
心理学家发现,很多人会选第二个选项。他们觉得这个描述更符合琳达的情况,但这显然是不对的。琳达是银行柜员的概率肯定比她是个支持女权主义的银行柜员的概率更高。
五、轻信因果关系
即使缺乏足够证据,我们也很容易支持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因果关系。我们相信凡事必有起因。我们还相信,在重大的事件背后,一定有重大的原因。
例如2017年刷爆朋友圈的一篇文章《马航MH370调查终结篇》,再次让人们相信三年前的MH370失踪事件是个阴谋。
就如到现在很多美国人都相信,“9•11”是美国政府参与密谋的。
就如对于特朗普的当选,有一种论调是苏联的阴谋。
因为人们认为如此重大的事件,一定是有原因的,这也是为什么“阴谋论”很容易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