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摘那只青苹果

图片发自App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做过一个实验:让一对同卵双胞胎孩子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个(代号为T)在他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代号为C)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的时候。

结果如何呢?大多数人肯定认为应该是练了8周的T比只练了2周的C好。但是,实验的结果出人意料——C在10秒钟内爬上那特制的5级楼梯的最高层,T则需要20秒钟才完成。

这个实验让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教育要学会等待,教育应顺应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千万不可操之过急!

想起了班上一个叫小源的孩子。他虽然长得阳光帅气、非常可爱,可语言表达能力却极差,让他回答一个最简单不过的问题,他也得支支吾吾老半天。最终结果,要么一言不发,要么引得全场哄堂大笑。这让我既伤心又无奈。我怕大家在嘲笑他的同时,让他陷入恶性循环的漩涡,伤到他那颗如玻璃一样敏感脆弱的心。

于是一边极力维护着孩子的自尊,一边努力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可是像小源这样不善言辞、害羞内向的孩子,他的闪光点到底在哪呢?

这天正巧教孩子们学习折纸《美丽的蝴蝶》,刚教了一遍,我就注意到小源的小巧手上下左右翻转了几次,一只可爱无比的花蝴蝶便在他的手中诞生了。顿时眼前一亮,给孩子重新找回自信的好机会来了!我拉着小源的小手,兴高采烈地走上前台,对着台下的孩子们意味深长地说:孩子们,你们看,老师只教了一遍折蝴蝶,小源就学会了,咱们大家说小源棒不棒?大家都一起为小源热烈鼓掌,有的还竖起了大拇指!我接着说:那么,现在就让小源下去教大家折蝴蝶,咱们大家都一起教小源讲故事好吗?大家齐声叫好。看到孩子闪闪发亮的双眼和走路昂首挺胸的模样,我知道他已经重拾勇气、信心满满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更加注重从小源的喜好方面入手,让他的小脸上充满自信的同时,再引导他进一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从最初的一个字开始,到接下来几个字连贯地说,直至最后独立上台连词成句讲述故事,我看到了孩子的可喜变化。尽管讲得磕磕绊绊,模糊不清,但对这个孩子来说太不容易了,真是一个质的飞跃。我终于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然而,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美丽谎言的忽悠下,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功近利的心理唆使下,不少父母仍然在搞拔苗助长的战术,总希望在短时间内达到速成的效果,如神话传说般培养出所谓的天才儿童。

爱因斯坦说:“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大量的事实案例也告诉我们:过早教育、过度教育带来的后果只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长足发展!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他们的成长都配有一张时间表,大家的喜好也各不相同:有的擅长音乐、美术,有的乐于计算、写作,有的孩子聪明早慧,有的孩子却大器晚成。就如我班的小源,虽然上帝为他关闭了一扇窗,但是却为他开启了另一扇门!

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工业是标准的流水线,所需的只是流水线上一名熟练的操作工而已。但是教育却不同,她是培养有血有肉、个体迥异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产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又应该怎样做呢?

及时发现和发展他们的优势领域,慢下来,耐下心来静静守候,适时加以引导,让每一个孩子都出彩,最终成长为不一样的自我。

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秩序,我们就会收获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又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幼稚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卢梭的这句至理名言太深刻了,人类和植物一样,都必须遵寻自然生长的规律,谁一旦搞拔苗助长的战术,谁就是最终的失败者!

每个孩子都是有个体差异的,从小源这个孩子身上我想起了小时候姥爷家的那棵苹果树。每当到了采摘季节,在一大片红彤彤的果子背后,总有那么几颗青涩的小果子一并长在树上,心急的我想一起把它们全部摘下来,可是姥爷却说:孩子,强扭的果子不甜,留着它们吧,现在如果把它们一起摘下来,你品尝到的就不是甜甜的滋味了。

现在想想,每个班级的后进生不正像苹果树上晚熟的果子吗?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足够的阳光和养料,当有一天他们稚嫩的青涩被耀眼的金黄所取代时,它们也终将会迎来自己成熟的季节啊!

其实教育的本质是回归自然、尊重天性,可是总有一些人以“为孩子好”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去追求教育方式的整齐划一。而统一的背后,总免不了扼杀孩子有个性的发展。

适时的放弃,并不意味着教育的失败,恰恰相反,当我们尊重并以儿童为本的理念真正内化的时候;当我们给孩子充足的时间付诸实践的时候;当我们换种方式,耐下心来静静守候的时候,何尝品尝不到最后成熟的那只果子的甘美清甜?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摘那只青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