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DAY18刻意练习仿写训练

1班 119 悠呦鱼

【原文】

人到夏天,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芝麻酱面(过水,抓一把黄瓜丝,浇点花椒油);烙两张葱花饼,熬点绿豆稀粥……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补偿夏天的损失,北方人谓之“贴秋膘”。

北京人所谓“贴秋膘”有特殊的含意,即吃烤肉。……北京烤肉是在“炙子”上烤的。“炙子”是一根‘根铁条钉成的圆板,下面烧着大块的劈材,松木或果木。羊肉切成薄片(也有烤牛肉的,少),由堂倌在大碗里拌好佐料——酱油,香油,料酒,大量的香菜,加一点水,交给顾客,由顾客用长筷子平摊在炙子上烤。“炙子”的铁条之间有小缝,下面的柴烟火气可以从缝隙中透上来,不但整个“炙子”受火均匀,而且使烤着的肉带柴木清香;上面的汤卤肉屑又可填入缝中,增加了烤炙的焦香。过去吃烤肉都是自己烤。因为炙子颇高,只能站着烤,或一只脚踩在长凳上。大火烤着,外面的衣裳穿不住,大都脱得只穿一件衬衫。足鄧长凳,解衣磅礴,一边大口地吃肉,一边喝白酒,很有点剽悍豪霸之气。满屋子都是烤炙的肉香,这气氛就能使人增加三分胃口。平常食量,吃一斤烤肉,问题不大。吃斤半,二斤,二斤半的,有的是。自己烤,嫩一点,焦一点,可以随意。而且烤本身就是个乐趣。

【分析】

从夏天的饮食过渡到秋天的饮食,非常自然的引入“贴秋膘”。接下来就是通过食材配方、所用烤炉器具、食客自己烤肉的感受、过程,呈现出烤肉的乐趣。

【刻意练习】

现在的人平时鱼肉吃得多了,到了过年,反倒没了吃鱼肉的胃口,清淡的菜式便更受欢迎。黄陂的豆丝(过水,抓一把白菜芯,锅里加油翻炒),倒成了过年时的一道必备菜。

所谓“豆丝”其实不是豆,它的主料是米,其次才是绿豆。……豆丝是黄陂人必不可少的年货。传统的“打豆丝”,就是将米磨成浆,兑上绿豆,隆隆的磨声中,浆汁从石磨里争先恐后流出来。然后架大铁锅烧灶,火旺了,师傅舀一瓢浆在锅里,向四周抹开去,摊匀,盖上锅盖,两分钟后,一张豆丝面皮就熟了。双手揭起,放在米筛上,置凉后,在案板上折迭成一本书,不消半日,就摞成垛,发出米和豆的“书香”。

豆丝的吃法多样,可以枯炒,也可软炒,味道各有千秋,区别只在火候。老谦记炒牛肉豆丝,用黄牛眉子百沟、湿豆丝、水发香菇、玉兰片等,外加调味佐料,用麻油煎炉炒熟。吃起来牛肉酥滑鲜嫩,豆丝绵软滋润,牛肉与豆丝的味道交合在一起,别有风味。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将刚摊出的豆丝饼,放入油锅里煎到两面酥黄,洒上小葱,捻点盐,卷上喜欢的配菜,味道最美,此种滋味不是切丝晾干可以比的。而且豆丝本身是一种过年的团圆象征。

【对比分析】

今天的仿写一开始完全下不了手,然后刷刷淘宝,看看百度,发现家乡的豆丝介绍,忽然就有了写出来的希望,不过内容上参照了网络上介绍豆丝的内容。

在句式结构仿写上,没有完全一句句去对照,仅仅只是按照原文的思路去描述了介绍豆丝这种食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1班]DAY18刻意练习仿写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