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拍过不少三级片,但从来没向艺术低过头”
2016-10-24 墙艺术
来源/拾遗(ID:shiyi201633) 作者/拾遗
2016年6月19日,中国最会摄影的那个人走了。
他叫何藩,你也许没见过他的摄影作品,但你一定看过他拍的三级片。
他拍的三级片,虽然连张艺谋都点赞,但他却一直耿耿于怀,遗憾“为五斗米而折腰”。
“我拍过很多三级片,但我的摄影从未妥协过。”何藩说。
创过香港票房纪录的三级片,与他的摄影相比,简直不值一提——他曾连续8次获评“世界摄影十杰”。
他说: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生活还不够近。
你照片拍得不够好,是你离生活还不够近
1931年,何藩出生于上海。
从小痴迷视觉艺术的他,
总是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里画画。
父亲深知其所好,
在他小学毕业那年,
送了他一部相机作为礼物。
年少的他就此迷上了摄影。
走到哪里就拍到哪里,
成了他惯有的摄影方式。
第一次获奖是在中学时期,
他拍摄了黄浦江上的一艘船。
“那天,我在外滩,
看到黄昏日落时的归舟,
觉得诗情画意,就拍了下来。”
在父母鼓励下,
他用这张照片参加摄影比赛,
没想到竟赢得了冠军。
从此,便更加痴迷摄影。
《日暮途远》
18岁时,何藩一家移居香港。
一心想当作家的他,
因为大量写作患上了偏头痛,
迫不得已,便只好搁笔,
所幸把整个自己都丢进了相机里,
香港每个旮旯都开始出现他的身影。
《不确定的旅程 》
《白色窗户》
空荡荡的早晨,早餐铺还未开张,
他就蹲在街口等待黄包车夫的出现,
等待他们从远处而近的啪啪脚步声。
“当我发现我的主题人物后,
我就会这样跟随他或等待他,
到我认为无论地点、光线、气氛都合我心意时,
便拍下我的照片。”
何藩的摄影主题,
多为穷街陋巷小人物的生活,
他们的一喜一悲,
他们的欢笑和眼泪。
“我对他们充满关怀和同情,想通过镜头让更多人看到,这些人如何为生活搏斗。”
《香港午夜》
“我对穷苦大众有特别的同情,
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直觉。
可能受到我读的文学作品的影响。
我喜欢拍小人物的生活与奋斗。”
何藩觉得,最打动人心的东西就藏在市井百态里。
《私人空间》
《旋律》
凭着天生对光和影的敏感,
何藩打破了摄影陈规,
捕捉运用自然光线,
形成天然的几何图形与线条,
来呈现画面感和戏剧性。
“我觉得影子比物体本身更吸引我,有一种抽象的味道,充满神秘感。”
他会在清晨时分,
观察车夫拉着车走在空荡大街上,
拍下他的影子印在地面的照片;
他会在午后的中环街市,
记录身穿长衫的妇女背对镜头边走边聊,
被阳光勾勒出人形光环的瞬间;
他会从楼顶俯瞰,
等待有人走过两栋楼影子间隙的阳光地带,
然后留下影像。
为了拍摄完美作品,
他几乎有种偏执,
往往一连数日在同一地点守候,
只为等待适合的光线以及人物出现在最佳位置,
然后按下快门,一气呵成。
正是这样的痴迷,
他对光线和瞬间的极致把握,
才令人叹为观止。
无论是光影、构图或是题材,
都让人无可挑剔。
在50至60年代,
他夺得了280多个国际摄影大奖。
1958年至1965年,
连续8次获得美国摄影学会评选的“世界摄影十杰”。
蒙太奇系列
28岁,便获得如此多的荣誉。
或许是因为拿奖拿到手软了,
1961年,他把目光投向电影,
拍摄了好几部文艺片,
其中,电影《离》,
还夺得了英国Banbruy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然而好景不长,出于商业压力,
公司要求他拍摄三级片。
实在迫不得已,
他拍摄了《我为卿狂》等20多部三级片。
对于拍三级片这件事,
他一直耿耿于怀,戏谑自己“为五斗米而折腰”。
后来有人评价说:
“何藩是香港导演中,
唯一将三级片当做事业来做的导演。”
他把三级片拍成了唯美大片。
他自己都万万没想到,
《浮世风情绘》后来竟被北京电影学院拿来做教材,
并且得到张艺谋的推崇。
“我拍过很多三级片,
但我的摄影从未妥协过,
我所表达的都是真实的自我,
是真正出于我的内心。”
或许,这就是何藩受到推崇的原因吧!
但这终究不是他所喜爱的,
于是90年代,他选择了金盆洗手。
然后又开始醉心于拍摄香港的每一面。
《老茶馆 》
《苦力和小贩》
因为何藩,我们记住了留下时光的技法
技法一:用几何结构去构图
——拍摄中,要以极大的耐心等待最佳时机,等待人物形象与几何结构和线条精心构建的背景不期而遇。
技法二:用竖构图强化空间感
——何藩喜欢用背光效果或结合烟雾与光线来营造戏剧感和氛围,将摄影变为艺术。
技法三:用侧逆光塑造主题轮廓
——细观何藩作品,无一例外都是用侧逆光构建起了每张照片的灵魂,那些沐浴在光线中的人物,仿佛是被光线滋养了一般,经过漫长的岁月却不改丝毫。
现在,让我们温习何藩说过的十句话:
1.照片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生活还不够近。
2.用眼睛捕捉的镜头只能称照片,用心灵捕捉的镜头才能叫艺术。
3.我所表达的都是真实的自我,是真正出于我的内心。
4.有时候最简单的照片是最困难的。
5.只有好照片,没有好照片的准则。
6.摄影师必须是照片的一部分。
7.我觉得影子比物体本身更吸引我。
8.名著、音乐、绘画都给我很多灵感和启发。
9.我不喜欢把摄影当作镜子只反映事实,所以在表达上留有想象空间。
10.我一生都在等待光与景物的交织,然后让魔法在相机中产生。
时光已逝,香港已不是原来的样子。
但回观何藩留下的半世纪前的照片,
每一张黑白影像上无疑都写着“香港”二字。
当我们对着屏幕看这些旧照片时,
恍惚感觉这只是一块屏幕的厚度,
穿过去,就来到了50年代的香港。
提到何藩,就想起香港;
提起香港,就挂念何藩。
每一座城市都需要一个何藩。
无论贫瘠和富足,
无论传统或现代,
因为自己的作品,
让人永远记着他的城市,
应该是每一个摄影者梦寐以求的目标。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