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镜头下的写作

  小学三年级语文考试,作文题目是“最难忘的事”。我灵机一动,编造出爷爷激励我学习的故事。语文老师看了相当感动,大笔一挥,给了我满分。我当众朗诵大作,念得鬼哭狼嚎声泪俱下,暗爽前排小女生崇拜的表情。这篇作文成了我的九阳真经,陪我征战考场,无往不利。直到初中写议论文时,九阳真经再次发功。

  这次是零蛋。

  长大后,我开始探索写作的原理。只是写作像独孤九剑,全靠因势利导,有些不讲道理。我粗浅的总结,也只能算是慢镜头下的片段,堪堪捕捉到写作奥义的一点剪影。

  写给别人

  文章传递信息。

  清晰易读,也就成了文章的基本要求。这并不简单。作者和读者天生的信息不对称。作者拥有上帝视角,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提前酝酿好了情绪,早已把前因后果趟了许多遍。相比较而言,读者就像走入了地宫,只能逐行逐句揭露出黑暗中的秘密。但在写作时,作者可能无意中忽略这种不对称,写出让人难以读懂的文字。

  想让文字清晰,写作的结构要符合大众的阅读预期。文章有天然分割标志,即标点和段落,把整篇文章切割成大小盆地。作者的任务,是在每个信息盆地中收容单一的信息,既要防止一个信息盆地中信息过剩,又要避免信息匮乏。一旦信息传达清楚,文字应该干净利落的结束。然而,天然的分割结构并不总是满足作者的需求。作者可以借用一些虚词来创造新的结构。“首先……其次……最后……”是并列的结构。转折词如“但是”,因果词如“因此”,时间先后词如“随后”,都强化某种关系。

  创造出清晰的解构后,作者要把文章的信息单元串连起来。读者希望文章如同“流水”一样顺畅。这种“流”的结构,需要作者刻意的营造。营造的关键,是前后句子信息衔接。这样的衔接就像走路一样,站定一只脚,再迈出另一只脚。类似的,句子的前半部分要承接上一句,句子的后半部分引入新的信息,制造出层层递进的节奏。比如:

你可能感兴趣的:(慢镜头下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