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层
一.概述
 1.功能:实现在传输介质上传输各种数据的比特流;

 2.作用:面对不同的物理设备、不同的通信手段,它将对上一层屏蔽掉底层的技术细节;比如使用什么  传输介质,在传输介质上如何进行数据传输等。为上一层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物理连接,以透明传送比特流。所谓透明是指经实际电路传送后的比特流未发生变化。

 3.认识:物理层并不是物理设备或物理媒体,它是定义了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的规范和协议。同时定义了物理层通信接口的标准,包括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
   a)机械:定义了线缆接口的形状、引线的数目和排列方式等。
   b)电气:定义某根线上的电压应为什么范围。
   c)功能:定义某根线上出现某一电平的电压代表何种意义;
   d)规程:定义不同的功能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二.物理介质
 1.定义:物理介质是提供数据传输的物理通道,连接各种网络设备。

 2.分类:物理传输介质分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有线传输介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钎。无线传输介质:卫星、微波、红外线等。
  a)同轴电缆:10Base2(直径:0.25,传输距离:200m)、10Base5(直径:0.5,传输距离:500m);
  b)双绞线:最大部线长度为100m。分为UTP和STP。UTP3类线:最大传输速率为10Mbps;TUP5类线:最大传输速率为:支持100Mbps,并支持其他快速连网技术,比如ATM。
  c)光钎:单模光钎(光芯直径:8~10微米,信号源:发光二极管)、多模光钎(光芯直接:50微米,信号源:固体激光器)。所谓模是指以一定角速度进入光钎的一束光。
        优点:质量小、耐腐蚀、信号衰减小,中继器的间隔大(300KM才需要一个)、提供更高的带宽

三.线缆的规范
 1.局域网物理层规范:标准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
  a)标准以太网(10Mb/s以太网):由IEEE802.3定义,分为0Base5、10Base2、10Base-F、10Base5-T。
  b)快速以太网(100Mb/s以太网):由IEEE802.3u定义,分为100Base-TX、100Base-T4、100Base-FX。
  c)千兆以太网(1000MB/s以太网):由IEEE802.3Z定义,拥有自协商功能,分为1000Base-SX(短波光钎)、1000Base-LX、1000Base-T。

 2.广域网物理层规范:定义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端设备(DCE)之间的接口规范和标准。(DTE是用户端设备包括路由器、主机等,DCE是网络端设备包括Modem、CSU/DSU等)
  a)EIA/TIA232标准:是一个公共物理层接口标准,由EIA和TIA共同制定,也称为RS-232标准。
  b)V.24标准:是ITU-T制定的DTE和DCE间物理层接口标准。一端为DB50专用插头,外接端为DB25插头。可以运行在同步异/步模式下。同步模式下最高传输速率为64Mbps,异步为115.2Mbps.在 实际环境中,计算机串口,路由器的广域网接口都满足该标准。
  c)V.35标准:于V.24相似,但V.35的外接端为DB34插口。只能运行在同步模式下。

四.双绞线的制作:
  1.568A的线序: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2.568B的线序: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3.直连线两端都使用568B,交叉线一端使用568A、一端使用56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