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章开始的地方,北京中轴线

一条中轴线平分北京城的山河岁月,从南到北7.8公里间,它起伏变幻巍峨平缓。中轴线的壮美,仿佛就是一篇乐章。

确定

乐章开始的地方,北京中轴线_第1张图片
北京中轴线

时间到了1267年,蒙古帝国皇帝忽必烈已经登基七年了。

他所统治的疆域越来越大。

原来的都城和林已经不适合他统御那么大的国家了。

他必须要为自己的国家寻找一个新的政治中心,他的目光落在了燕京。这里北扼守居庸关,南临华北平原,又曾是金中都之所在。但有一个问题是残破,五十年前成吉思汗在灭金时,已经把这座金国都城毁于一旦。在这个基础上建立都城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这个任务就落在了朝中两个最懂建筑的大臣身上,一个是刘秉忠,另一个是也黑迭儿(他在铜像今天矗立在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内)

刘秉忠是忽必烈的智囊,天文,地理,律例,占卜无不精通,连元朝的国号也是他建议取的,也黑迭儿出身于西亚建筑世家,专精建筑。

这两个人看似强强联手,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注定了他们在一起共事的时候,免不了一番唇枪舌战,然而有一条设计理念,是两个人都一致赞同的,那就是中轴对称的设计方案。

中轴突出,两翼对称,这样的设计体现的正是皇权至上,“王者居于天下之中”的理念。

根据这个理念,随着设计的不断推进,开始全力以赴的营造这座马可波罗笔下的绝美城市

从今天来看依然是个完美之城,从规模上看,大气磅礴,辉煌壮丽,从色彩上看庄严肃穆,红墙,黄琉璃瓦非常明显。 

从天安门,端门,到午门一个重点,太和门过渡到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延伸到皇帝的宫殿乾清宫再到皇后的宫殿坤宁宫一直到地安门,最后到鼓楼钟楼,延绵不绝,此起彼伏。

北京景山万春亭是北京城的中心点,从这里向南看就能看见中轴线最壮丽的部分紫禁城的皇宫,放眼望去宫殿一座挨着一座,这就是中轴线的乐章的奏鸣曲。

北海太液池南部的琼华岛,风景秀丽,水景怡人,当年忽必烈在琼华岛以东作为中轴线建立新城,这就是元大都。

由于过于操劳,当年建城者之一的刘秉忠没能看见新城落成,但是他留下的那段从城南丽正门至城北中心阁的长3.75公里中轴线,长久的镌刻在北京的土地上了。

现在中轴线最南端的城门是永定门。永定门是外城城门,在封建的等级社会强调内外有别外城的城楼要比内城矮不少。

北京中轴线,从永定门为起点分别是正阳门,天安门,故宫的太和门到景山万春亭,地安门,鼓楼,钟楼全长7.8公里。

可以说永定门就是乐章的第一个音符。顺着它过天桥慢慢起伏开来。

永定门

建于明朝,明成祖朱棣的时期,北京城原是朱棣的封地北平城,随着他成为明王朝的皇帝,北平城也成为了王朝的首都北京。

大规模的营建工程又开始了,北京城沿着原来的中轴线向南延展开来。到了现在永定门的位置。

永定门,寓意“永远安定”,明王朝将国都中轴线上的第一道门,以此来命名。是王朝统治者对于天下安定的期许。

(未完待续)



【无戒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写作训练第十九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乐章开始的地方,北京中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