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223-《未来简史》读书笔记-第4章

人类与动物不同之处在于,除了要面对客观实体和主观体验这两重现实之外,还要面对人类自己创造的虚构故事这第三重现实。这第三重现实的作用方式可以用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很好的描述,不过就像是在《影响力》中描述的很多长久进化而来的心理倾向有其进化上的积极意义,虚构的故事对于构成人类合作网络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认知革命到农业革命,虽然合作网络在一步步的改善,但直到文字和货币的出现,才将人类虚构故事的影响力发展到新的高度,文字好比是组织人类个体逻辑器件的算法代码,规定了每个个体的行为思考方式,同时可以对结果做出预测,从而官僚体系、医院、军队、监狱、学校、品牌、神、国家、公司等各个人类组织能够诞生。但同时,由于每个都很难了解整个组织的运作,所以文字就成了绝对权威,这反而造成了组织作用的失调,用于描述现实的文字反而变成了改变现实甚至重塑现实的工具,从这里又可以看到“反身性”的作用。货币的概念、教育系统、宗教经典“这些组织大部分的力量,都在于能够将虚构的信仰建立在一个让人顺从的现实之上”,例如“货币的整个概念正是如此。政府制作出本身并无价值的一些纸张,宣布它们是有价值的,接着就开始用它们来计算一切的价值。”

那么要如何评价这些协作网络的价值呢?“一切都取决于用什么标准和观点?”而这种虚构力量的问题在于,它不仅构造了自我运行的环境还制定了评价自己的目标和标准,而后漫长的运作又让记忆短暂的人们忘记了前因后果,而把它当成理所当然。正确的看法是“这些故事只是工具,不该成为目标和标准。”

那么我们要如何从中跳出呢?“评价任何人类网络的历史时,建议可以经常暂停一下,改从真实实体的视角来看待事物。...只要问问自己‘它是否会感觉痛苦’就行了”这种清楚区分虚构和真实的能力在科技将进化为宗教的现在会变得比以往更加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180223-《未来简史》读书笔记-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