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分享下研究生阶段, IEEE论文投稿的心态和心路历程

前言

这篇博客不涉及技术,一方面记录下自己这些年研究生和博士阶段的科研心路历程, 也希望可以给同样在科研道路上砥砺前行的同学们一些论文投稿的心态建议和经验分享吧。

初始点

我是在大三下学期进入的实验室,当时什么都不懂,只是为了保研而听取辅导员的意见选了一位导师。 时至今日仍非常庆幸。 恰好当时实验室的大师兄正在做一篇毫米波通信相关的工作,导师觉得这个题材后续的前景广阔,而大师兄行将毕业, 于是就从那时起让我跟着大师兄,接过这个方向的大旗。 当时对通信的各种topic没有太多的了解,保研的首要目的也是为了文凭和晚点进入社会而已。 所以导师既然布置了这样的方向,也就直接跟随了,现在觉得这可能是另一个非常庆幸的点。

师兄当时基于两年的研究,已经撰写了一篇期刊, 一年后发表在了 IEEE Transaction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上,我则刚好在那时候接手。 因为时间关系, 师兄只做了一路信号的场景, 导师希望我能拓展到多路的场景,再发一篇paper。 当时并不太懂, 给我的感觉就是在师兄打好的基础上, 把向量问题拓展成矩阵问题就可以了(一路信号到多路信号对应变量从1维到了多维)。以这样一个问题入门,一切就像跟着师兄前面铺好的路做一些修补就行了。 等到大四上半学期结束的时候, 整篇paper的算法及仿真基本都完善了, 大四下回来的时候就把论文基本写完了。 导师当时的想法是让我也投 trans, 基本也算领域的天花板了, 事后看其实对于一个本科学生这不是最好的初始点选择, 但当时也有别的因素, 不管怎样,我还是被赶鸭子上架的憋出了第一篇trans, 也算走了一遍整个科研从idea到论文的流程。 尽管绝大部分基于师兄的工作, 但好在那时只有大四, 对于本科生而言已经算收获颇丰, 也算为研究生阶段夯实了基础。

那篇trans也在研一上开学的时候投了出去。

极小值点

到研一上之后, 继续以毫米波方向进行研究, 开始着手第二篇trans的研究, 到快寒假的时候也基本做完了所有算法和仿真相关。 春节到了, 和导师每天通过微信语音联系, 修改论文。 那时还没有用overleaf这样的神器, 每次互相的修改都要通过微信传输pdf文件。 为了区别每次的修改, 约定了pdf文件的文件名末尾会加上 "_v10"这样的字符, 代表这是修改的第10个版本。 到那篇文章最后投出去的时候,差不多已经是“_v80”了。 回头看和第一稿,几乎认不出是同一篇文章了。

那个春节印象最深的还是有一天,导师约我晚上微信通话。 本以为和往常一样,也是讨论第二篇trans的修改, 没想到原来是投出去的第一篇trans出了审稿结果了。 审稿意见发到了邮箱,只是我没有及时查收未曾看到。 当导师告知我, 这篇文章被拒的时候, 不能说内心没有一点波澜, 但当时也确实不沮丧, 就如同买了张彩票没中而已, 心态上还是很平和的。 导师怕我心态失衡, 给我讲了他第一次投稿的故事,说是在一个圣诞节前夕, 收到了编辑的拒信,场面听起来比我凄惨的很多。 但我本来就不是害怕挫折的人, 大概围绕这个被拒的话题聊了五分钟之后,剩下的五十分钟又回归了新文章的修改。

但那天晚上其实还是有些意难平的, 毕竟是自己的处女作,那天把审稿意见的邮件看了不下十遍。 现在回想起来, 编辑其实是很认真和友好的, 被拒还是我自己的不足。 当时编辑罗列了十条问题, 甚至把我一长串求导过程中的一个符号小错误都发现了, 真的非常认真负责。当晚我熬夜, 写了篇给自己的修改意见, 针对4个审稿人加起来总共40条多的意见, 每条都给出了应该如何修改的方案, 最后整理成文档, 还发了一份给导师。 后来这些修改方案基本全被应用到了我正在修改的第二篇trans中,完美回答了第一篇里的缺陷和不足。

极大值点

第一篇的被拒, 也让导师更加谨慎了起来。 于是第二篇修改了很久很久, 本来是研一上,18年11月的时候基本完成的底稿, 改了一整个寒假,直到研一下半学期才投出去。 我印象很深,是5月1日当天投的稿,本该劳动节在家休息的导师在办公室里帮我最后过了一遍后终于投了出去。 投稿前这段时间基本让我对写论文厌恶至了极点, 实在是太磨人了, 直到今天我都没有再写一篇长文的勇气,确实是当时的心里阴影太大。 研一下在写trans的间隙, 同时还顺便写了一篇会议论文, 以及一篇学姐的letter二作。 这学期的三篇论文最后都过了,真的是非常幸运的一年。

当然过程其实没那么顺风顺水, 到了暑假之后, 7月份的时候学姐letter的审稿意见先下来了, 小修。 这也是我至今第一次见到小修的意见, 现在看小修和过了其实没有任何区别, 因为导师认真负责的修改态度和谦卑的response,审稿人几乎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 而且那次的审稿意见确实很容易应对。 让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一位审稿人的意见是觉得我们的文献调研不够, 应当引用他列出的三篇paper, 我一看,三篇paper的第一作者是同一人,瞬间明白了什么。。但对于投稿来说,这样的意见,是最容易应对的。 8月前,学姐的论文很快改好投了出去, 两周后就收到了录用通知。

8月初的时候,我自己的trans也收到了第一轮审稿意见, 大修。 当时经验不足的我, 刚经历了学姐小修的审稿意见, 以为大修是很差的结果, 后来学长们告诉我, trans一般第一轮一定是大修,才稳住了心态。 虽然一直非常乐观, 但这篇trans确实倾注了很多的心血。 相比于第一篇trans只是按图索骥照着师兄的模板画葫芦, 这篇如果被拒确实心态容易失衡。 幸而当时的审稿人意见都还不错, 而且共同作者中的另一位老师表现的极为乐观, 稳定了军心, 就安心的改了起来。 因为导师严谨的态度,这一轮改满了两个月, 投出去的时候已经是国庆节了。 在此期间, 我还收到了会议论文成功录用的通知。

带着一篇审稿中的trans进入了研二上半学期, 2018年中, 差不多刚好是深度学习和通信结合的元年, 我也开始往这个领域涉足, 双十一的时候趁着折扣买了英伟达生产的最后一批1080Ti,11月的时候,trans的第二轮审稿意见下来了, 还是大修(现在觉得小修是真的难得), 但只剩3个审稿人意见了, 而且都非常容易。 这次改了一个月就投了出去了, 投出去后,刚好是会议论文的开会时间, 顺便公费旅游了一波,好好休息了一下。 19年1月7号的时候, 收到了trans的录用通知,我也有trans了。

鞍点

有了trans之后,按学校的规定,已经能满足博士毕业了。 刚好我在研二上的时候已经顺利转博了, 也意味着接下来三年可以没有任何压力的进行自由的科研, 算是命运最好的安排了。 刚说到双十一买了1080Ti, 对我自己而言,只有做出一篇通信相关的深度学习论文才能对导师的经费问心无愧。 但其实灵感来的很快, 就是一天很普通的骑自行车回寝室的路上, 就想到了一个idea觉得非常不错,第二天就根据这个idea做了起来。 当时还是很有信心的, 觉得在做通信的人里,我比较懂深度学习。 在做深度学习的人里, 我比较懂通信。 刚好trans也被录用了, 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说干就干, 有了idea之后,大概就一个月,从idea到算法仿真到论文撰写全部完成了, 这也得益于前面几篇trans的训练。这篇写的是letter, 从1月初想出idea, 2月14日就投出去了。 为什么对日期记得这么清楚, 因为那天是情人节呀。

这篇我真的抱有很高的期望, 因为我觉得这个idea非常好, 尤其是当时鱼龙混杂的其他相关文章的同行衬托, 让我觉得这篇文章一定能脱颖而出。 尽管后面还有很多天马行空的idea,但当时想着等这篇录用后再一鼓作气。 没想到,4月6日那天, 收到了第一轮审稿意见, 非常恶劣。 日期记得这么清楚的原因是那天刚好清明放假回来,实验室就我一个人, 收到了邮件,看到reject几个字的时候,真的有点失了神。

看完审稿意见后,我已经逐渐从失落变成了愤怒。 如果说之前两篇trans的审稿意见无论结果如何,至少都是有理有据,让人心服口服。 这篇的审稿意见我乍一看的第一感觉就全是欲加之罪, 我的文章在对牛弹琴。 这里有一些情绪在, 但即使现在回忆,也觉得当时的审稿人有失水准。 最后编辑的意见是:尽管问题很多, 但考虑到你是深度学习相关,还是鼓励你修改后重投。

我当时觉得这简直就是羞辱。 并不是因为觉得我的idea新颖奇特, 反而是因为我蹭了深度学习的热点,才给了我一个机会。 现在看, 这其实还是一根绝境的稻草,如果不是这个蹭热点的机会, 这篇文章也就没有然后了。 最后还是导师和我沟通了一下, 让我做出选择, 改还是重写。 最后我选择了最极端的一种: 既改, 也重写。 双线操作, 一边直接重新写了篇会议, 投了当年的GlobeCom, 一边再改这篇letter。 这样的想法主要还是带着对审稿人的不服气, 想证明一下自己。 写response的时候, 每条意见下我都想写“fuck you”, 最后还是乖乖的改成了“thank you for your comments”,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哈哈。

极值

19年的7月, 7月14日, 收到了GlobeCom的拒信。 会议是在夏威夷召开的, 想去旅行的愿景也就此落空了。 最终要的是信心上的打击, 我的idea并没有受到认可。 当然原因可能是当时双线作战的过于匆忙, 准备不足, 但无论如何, 都是不好的结果了。

这篇会议的审稿意见我甚至都没有认真看过, 准确说是也没什么勇气和耐心去看了, 差不多就了解到审稿人大致的意思还是觉得创新性不足这样。 但我懒得看了, 一是这篇会议已经被拒就没有修改的机会, 二是不想再打击自己了, 不想直视负面的评价。 当时觉得已经不太想再做这个方向了, 尽管当初还有很多的idea还没有提上日程。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大约一周后, 又收到了letter修改重投后的审稿意见。 还是reject。 那天是我科研以来最难过和气愤的一天。 因为第一次的reject,很明显的是审稿人完全没看懂文章的意思, 我和导师在修改稿中用了最谦卑的语言,重新向审稿人解释了一遍(所谓解释,只是重复了一遍原文的话语而已), 解答了审稿人所有的意见,我个人觉得是完美了, 结果还是reject。 当时是既气愤又失望的, 想到认真修改了两个月的内容又被否决, 可以说是悲愤了。 尽管有trans在手,毕业压力没有,不至于背水一战, 但更多的是心血付诸东流的难过。 我那天晚上气愤到发了朋友圈指责编辑, 因为他那么无聊的审稿意见,居然还给了reject的结果。 简单说下审稿意见吧, 第一轮的3个reviewer这一轮只剩下了两个, 一个只要求了引用文献, 另一个提了几个问题, 但全是补充仿真就能实现的, 根本不算问题。

一周内连续两篇全被拒, 当时的心情确实谷底了。

迭代

后来还是导师安慰了我, 并认为前景反而是光明的。 因为就这个审稿意见而言,没有拒我的理由。 他反而认为, 编辑可能本来想给小修, 但小修的期限是21天, 而拒稿重投是60天。 也许编辑只是为了给我们更多的修改时间。 我本来打算放弃了, 但听了导师的话, 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

于是又是两个月的修改, 补了许多仿真, 修改了很多。 尽管我觉得,为了迎合审稿人的愚蠢意见, 这篇文章被改的面目全非, 远不如第一版的简练,但最终还是在9月开学前,投出了一版能解决问题的修改稿。 9月20日, 收到邮件,被通知录用了。

这是我最开心的一回, 尽管WCL比不上trans的分量, 但我比trans录用时更加激动。 这篇文章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我的idea被认可了; 这么多个月的修改值得; 实验室第一篇和深度学习结合的论文。 过程越痛苦, 结果就越喜人。 这篇文章真的磨炼了自己的心态, 不轻易言弃的同时,也要永远保持平和的心对待审稿人。

导师当时还希望我记录下这篇文章的整个历程, 可以给实验室的学弟学妹们看, 从永不言败的题材角度看, 这个过程都可以作为高考作文素材的级别了, 但事实上个中的苦涩还是只有当事人最能体会, 也只有当事人最动容于最终的喜悦了。

留下的后遗症就是, 我比写trans那会更厌恶写论文了。 在此后的半年里, 投入到了和公司的合作项目中, 没有再碰论文相关的东西。

收敛

休息了半年多, 疫情期间, 投了一篇今年的GlobeCom, 希望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但现在也对文章看的非常淡了。 回头看了下从大三到现在博一的历程, 每篇文章,不管结果如何, 都对自己是一次历练。 尤其是拒稿的结果, 会驱使着自己必须向前。 算起来, 总共也收到过4封拒信了, 也算是被拒经验非常丰富了。 但总体来看,能够碰到好的导师在好的实验室氛围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收获了许多知识和论文,已经足够幸运了, 怎么能奢求更多呢。

大家都是科研的同学,说一些鸡汤式的大道理其实毫无意义。 这里只是把我想说的忠告藏在陈述的语句里, 写下我自己科研的经历,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运气确实很重要, 但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用高中班主任的常说的一句话来共勉了: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度强化学习,5G新兴技术:智能反射面,详解5G关键技术:混合波束成形,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