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有朋友跟我哭诉,我就是一时没注意,犯了一点小错误,也没造成多大的损失,这都过去好几年了,为什么他天天揪着不放?一遇到点儿事情,就开始拿这件事来指责我,批评我,凭什么?他怎么不说他自己?他的事儿比我的事儿严重多了,他造成的损失是我的十倍还多,可是我也没有说过他,就一次,说起来,他还给自己辩解说他就是一时失误,他是一时失误,那别人就不能失误了吗?这完全就是两套标准,对自己一套,对别人一套。别人就一点错都不能犯,犯一点错就得背一辈子,而他无论犯多大的错,都是一不小心,都是一时失误。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人?

原来,朋友几年前曾经不小心钱包被偷了,据说当时钱包里真没多少钱,大概两三百块,不过钱包里有银行卡,有身份证,还有医保卡,还有家里老人的医保卡,全都丢了,因为补办挺麻烦,忙活了一个多月才弄好,结果这事一直被老公唠叨。每次朋友跟老公要钱的时候,老公就拿这事儿上政治课,还说什么不能给你太多钱,给你太多钱,万一再让人偷了怎么办?万一再让人骗了怎么办?

尤其最近要过年了,家里需要置办一些物品,正好朋友手里的钱不算多,就想问老公要点儿,最后虽然钱也给了,可是难免又被老公一番数落。朋友越想越难受,这都过去几年了的,还被翻旧账。用朋友自己的话来说,但凡不用跟他要钱,我就不要,每次要钱,总觉得低他一等,好像乞丐似得。我自己也能挣,我又不傻,我凭啥被他数落呀?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_第1张图片
你这个笨蛋!

而恰恰朋友的老公也因为各种原因,被人前前后后骗过三四次,好像也大概损失了五六万块钱。朋友说,关于老公的事情,她没有说过,就是有一次被逼急了,她才说,那你不也是被人骗过吗?据说当时她老公是这样回的——我能有什么办法?我愿意被人骗吗?这不提示我以后小心提防骗子就行了吗?再说这不也是给你一个教训嘛,我就怕你被人骗了呀?

朋友跟我说过几次,说每次听老公这样说她,她心里就特别堵得慌。从小到大,活了30多年,就犯了这一次“错”,却成了“一生”的污点。看来洗都洗不掉了。

原来的时候,朋友是挺自信的一个人,做什么事情风风火火的,大大咧咧的。大家也都挺喜欢她这个人,也挺喜欢她这个性格。可是最近觉得她好像有点畏手畏脚的了,有些事好像不敢做了,就怕做错了一样。她自己也说,近来就有这种感觉,就怕自己做错了,就怕又被老公数落。而且也觉得好像脾气也没以前好了。总是觉得憋了一股火,可是又发不出来。

社会心理学关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有4条,分别是相互性原则,交换性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和平等原则。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之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任何个体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他人。喜欢是有前提的,相互性就是重要的前提,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人际交往中的接近与疏远,喜欢不喜欢是相互的。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_第2张图片
我们喜欢喜欢我们的人!

自我价值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价,自我价值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的心理倾向,其目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贬低和否定。由于自我价值是通过他人的评价而确立的,个体对他人的评价极其敏感。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而对否定自我价值的他人则予以疏离,与这种人交往时,可能激活个体的自我价值保护动机。

俗的说,肯定我们的人,重视我们的人,支持我们的人,喜欢我们的人,我们就会喜欢。反之,我们就会疏远。

写到这里,我好像明白了为什么我的朋友越来越不喜欢他的老公。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尊是一种高级需要,自尊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二是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个体就会觉得自己有价值,有力量,有地位,如果自尊遇到挫折,个体可能会感到无能与弱小,产生自卑,以致丧失自信。

每个人都有被赞赏的欲望,当我的朋友总是被她的老公打击,否认,数落的时候,她的自尊遇到了挫折,就有可能会感到无能与弱小,所以产生自卑,我的朋友就属于这样的情况。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_第3张图片
高自尊需要支持与鼓励

《增广贤文》中说:“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让我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要多责备自己,多宽恕别人。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我们更多的选择宽恕自己,责备别人。

我们是生活在关系中的人就比如夫妻关系。如何构建良好的夫妻关系呢?如果出现了问题,我们把更多的责任放在自己身上,多想一想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提升?或者更多的去宽慰别人,而不是责备,那么这份良好的关系一定能够构建 。反之,对方遇到了事情,本来已经很难过了,需要别人的劝慰,开导,而我们还是责备,对方心里会更加的难过,关系就会越来越疏远。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有一条原则就是——如果我们想要别人对我们好,我们首先要对别人好。您能做到吗?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_第4张图片
喜欢美好是所有人的共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