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s://www.cnblogs.com/softidea/p/5745369.html
enctype 属性规定在发送到服务器之前应该如何对表单数据进行编码。默认地,表单数据会编码为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就是说,在发送到服务器之前,所有字符都会进行编码(空格转换为 "+" 加号,特殊符号转换为 ASCII HEX 值)。
值 |
描述 |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
在发送前编码所有字符(默认) |
multipart/form-data |
不对字符编码。 在使用包含文件上传控件的表单时,必须使用该值。 |
text/plain |
空格转换为 "+" 加号,但不对特殊字符编码。 |
HTTP/1.1 协议规定的 HTTP 请求方法有 OPTIONS、GET、HEAD、POST、PUT、DELETE、TRACE、CONNECT 这几种。其中 POST 一般用来向服务端提交数据,本文主要讨论 POST 提交数据的几种方式。
我们知道,HTTP 协议是以 ASCII 码传输,建立在 TCP/IP 协议之上的应用层规范。规范把 HTTP 请求分为三个部分:状态行、请求头、消息主体。类似于下面这样:
BASH
协议规定 POST 提交的数据必须放在消息主体(entity-body)中,但协议并没有规定数据必须使用什么编码方式。实际上,开发者完全可以自己决定消息主体的格式,只要最后发送的 HTTP 请求满足上面的格式就可以。但是,数据发送出去,还要服务端解析成功才有意义。一般服务端语言如 php、python 等,以及它们的 framework,都内置了自动解析常见数据格式的功能。
服务端通常是根据请求头(headers)中的 Content-Type 字段来获知请求中的消息主体是用何种方式编码,再对主体进行解析。
所以说到 POST 提交数据方案,包含了 Content-Type 和消息主体编码方式两部分。
这应该是最常见的 POST 提交数据的方式了。浏览器的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