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块链的革命
直到比特币出现后的第7个年头,其底层核心技术区块链才开始为人们熟知。随着比特币数百万倍的涨幅引发的财富效应,区块链的热度也越来越高。其价值受到广泛认可,被普遍认为是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
2018年知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振臂高呼:“区块链革命已经到来!要拥抱这场革命!”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区块链官方学习读本上线,官方媒体解读,创业潮、招聘潮相继涌来。2019年区块链更是被官方定性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
在此形势下,区块链成为不折不扣的“新风口”,区块链应用成为关键词。在优化业务流程、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的这些优越性赋能实体经济?
不止区块链项目方在尝试,以BAT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大厂,以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平安保险为代表的的金融体系和移动运营商等各行各业都在积极进行“区块链+”,海外也是如火如荼,Facebook、高盛、摩根大通等都在积极推进。
二、区块链+
2018年8月10日,腾讯开出第一张区块链电子发票,截止2020年7月3日,开票量达2500万张。区块链电子发票具有开票简单、按需供应、成本低、效率高、防伪造的优势,腾讯区块链在区块链+政务,区块链+税务方面以先发优势迅速占领市场。
而阿里系的蚂蚁金服,早在2015年就开始布局区块链。迄今,蚂蚁区块链旗下拥有开放联盟链、BaaS平台等产品覆盖数十个应用场景。已与英特尔,景德镇瓷器,拜耳等全球多个知名企业达成上链合作。百度也很早入场区块链,推出了区块链游戏、区块链存证等业务,目前链上存证量已经破亿·。
2019年仅中国区块链产业规模达12亿元人民币,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数据显示,区块链技术在电信领域的产值将从2018年的466万美元激增2023年的9938亿美元。在此背景下,2020又迎来多重政策的利好。
1.官方将区块链纳入新基建新技术基础设施范筹;
2.湖南发布《湖南省区块链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3.广州推出《广州市推动区块链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0-2022年)》;
4.北京印发《北京市区块链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
5.江西上线运行区块链服务大厅;
6.武汉举行区块链技术科技成果转化专场活动;
7.重庆智博会区块链应用创新大赛计划投入5000万元巨资作为投资激励。
然而,虽然区块链在金融、政务、公益、游戏、农业、制造业、医疗、版权等实体领域的落地赋能成果显著,在抗击新冠疫情方面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受大环境影响,更多的资金、资源、注意力被吸引到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方向,却忽视了区块链最核心的原生应用。
三、区块链原生应用
互联网开启信息爆炸的时代,而区块链将带来价值自由流动的未来。今天的全球经济金融体系中,受意识形态、文化制度、商业模式、科技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价值转移的成本高,效率低,尤其在跨境支付场景中。
而在未来的区块链时代,价值转移将像信息传递一样:全球性、即时、自由,每个人公平享有。股票、证券、身份、不动产等一切线下资产,都可以链上自由转换。
而且区块链技术所带来的影响已经远超过技术范畴本身,它更是一种思想,区块链的灵魂在于共识。在区块链的时代里,真正强有力的生命力会诞生在社区共识和应用落地之中,社区和共识会成为行业的主体与灵魂。
在具有共识的社区里,个体的能量和价值将被完全激发,对冲掉传统中心化的裂变效应,打破原有坚固的底层架构,重塑新的商业社会价值观。
所以,区块链原生应用应该是以社区和共识为基础的,赋予个体价值实现路径的,能够最大化激发个体能量和创造力的应用生态,最终打破垄断,形成去中心化的价值自由交换网络。
一些区块链原生应用已经开始尝试他们对创作者,依据阅读量、点赞量、评论量、转发量等被动网络行为进行奖励;对阅读者,只要做出阅读,转发等动作就可以获得相应token奖励。一些区块链社交应用,则主打加密、隐私、信息不丢失、不可篡改的特点。
个体能量和价值是多维度的,具有极大主观性的。这些区块链模式设计显然不能完全激发个体能量,甚至差的有点远。
真正符合区块链精神的原生应用,应该在应用模式设计上做到宏大、全面,把个体所有的线上线下创造价值的行为考虑进去,供个体进行个性化使用,每个个体擅长的领域是不同的。
借用帕累托最优解理论,每个个体的能量被最大化激发才能使整体具备最大能量,才能打破原有的中心化商业模式,形成全球个体间自由流动的点对点价值传输网络,构建去中心化的商业新基础设施,改变价值创造和传递模式,重塑整个社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