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

本书是2017年被朋友多次安利的一本书,看书名,刚开始以为会是一本读起来很轻松的小说式读本,所以在还没有看的情况下推荐给了身边的人,后来被告知“看不懂”。[流汗]不过自己看完之后,发现这是一本对社会问题反思的书,很有内涵。值得一看的。

    这本书是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现在互联网时代则是其升级版)。这种转换从根本上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因为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媒介不可能传达同样的思想。随着印刷术影响的减退,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构成公共事务的领域都要改变其内容,并且用最适用于电视的表达方式去重新定义。这种表达方式就是娱乐的方式。作者这样形容那时的美国:“这是一个娱乐之城,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有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属,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为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这就是作者全文要表达的中心:电视,作为一种媒介,以娱乐的方式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话语方式,致使我们最后成为一种“娱乐至死”的物种。当然,这并不是发明电视的人所导致的。

    表达方式决定着表达内容。 当一种文化从口头语言转向书面文字,再从印刷术转向电视,其表达的东西已经改变。18、19世纪的美国公众话语,由于植根于铅字文化的传统,其是严肃的,理性的,其表达具有着深刻意义和实质内容。电报的出现对印刷术统治下的话语进行了攻击,使得遭受攻击后的话语内容无聊,表现无力,形式散乱,这种形式下,信息俨然也变成了一种毫无意义的商品。报纸、电视继续发展这种趋势,我们也从“阐释时代”跃进了“娱乐时代”。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的思想、认识来源于具有连续性且构成一定语境的文字,来源于思考,而图像则是一个个没有连续性、没有语境的片段,而我们则对这种由没有关联的片段联系起来的东西形成了习惯,这种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娱乐。作者还详细的介绍了电视是如何在政治、宗教、新闻、教育等领域的娱乐表现。

  当意识到在电视上看到的全部都只是秀的时候,感觉自己好像活在一个假的世界,电视剧、电影、广告、综艺节目中,各种人设,我们也都已心知肚明。甚至教育、体育等行业,或许是利益、名利的驱使,变得也不那么的纯粹。你所看到的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电视上所传播的也都是观众想看到的。但不得否认,电视,包括现在的网络,为我们带来了娱乐,但也带来了信息风暴,让人来不及筛选信息的真实性、实用性。它就像一个人面兽心的家伙,不断腐蚀着人辨析信息的能力,还假装无辜。更让人遗憾的是,网络自媒体已经越来越影响着大众的情绪、舆论和注意力了,实在是可怕![吓]

    作者引用了很多事例,最多的是奥威尔《一九八四》和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中的观点。两者的观点是不同的,一个认为“老大哥”在监视着我们,我们们也将受制于这种痛苦之中。另一个则认为我们要担心的应该是我们会在一种“娱乐”的享受中失去了“自由”。很显然,作者更同意后者。作者最后用《美丽新世界》中的一句话来表达这种担忧:“人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已经为什么不再思考。”这应该也是当下我们遇到的现状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娱乐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