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网络
【文章导语】
内容主题取自《黑科技》,书由硅谷15位技术咖编写。本文主要概述已有落地产品的人体增强领域,旨在抛开繁杂云雾,让读者真切的了解当前科技的真正技术实力。
本文涵盖机器人外骨骼的简单介绍、各国代表性产品的介绍以及当前的问题与市场发展状况。
一、【基本概念】
外骨骼机器人技术是融合传感、控制、信息、融合、移动计算,为作为操作者的人提供一种可穿戴的机械机构的综合技术。是指套在人体外面的机器人,也称“可穿戴的机器人”(百科)
从这我们是不是想到了动画片中的“圣斗士”、美国大片中的“钢铁侠”阿凡达”等等,哈哈。
你想的一点都没错,那些圣斗衣、钢铁侠套装以及可让人坐入其中操控的AMP战斗机甲就是本篇文章的主角——机器人外骨骼。
图片源于网络
机器人外骨骼系统一般包括机械结构、传感部分、动力和传动部分、能源部分与控制部分。
机械结构类似人类骨头的支撑作用;
传感部分主要又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电路构成,类似人类的听觉、视觉、触觉等主起从外部收集信息的功能;
动力与传动部分一般由电机、液压元件或气动元件提供驱动力或力矩,再通过传动元件传至机械结构,从而使外骨骼做出动作;
能源部分主要由燃油或小型内燃机提供;
控制部分由微型电脑和控制软件组成。
二、【代表性产品】
日本HAL系列康复/作业用外骨骼:辅助行动受障碍的人士,或者助力强体力作业(例如救援工作中需要搬开重物)等。
HAL系列外骨骼目前已经在医疗机构大量使用,取得了一系列巨大的成功,并获得了国际医疗器械设计制造标准的认可,取得了国际安全性证书。
源于网络
日本T52 Enryu工程 /救援机甲:用于灾难救援,如地震、海啸和车祸等,由于其远程可操作性,尤其适合代替人进入危险的环境。
T52 Enryu高3.5米宽2.4米重大5吨,胳膊各长6米,可抬起1吨重的负荷。它还能操作工具切割金属等材质,破开车门救援被困人员。
源于网络
美国硅谷BLEEX军事/安防用外骨骼:主要用于士兵、森林消防与应急救援人员,帮助他们长时间背负沉重的武器、通信设备和物资。
2014年11月,第一台实验样机成功亮相,试穿者身背重物却只感觉像几磅重,并能较灵活的蹲、跨、走、跑,跨过或俯身钻过障碍,以及上下坡。
源于网络
中国自主研发的认知外骨骼机器人1号:目前只有下半身,主要结构由航空铝制成,利用机器人增强或弥补人体的运动功能。
通过外骨骼传感器感知人体运动意图,如站立、坐下或行走,把信息迅速传递给计算机,通过控制模块传达命令,从而实现电驱关节、机械连杆、智能鞋、腰部支撑及绑缚附件高效运转,辅助使用者自如行动。
三、【问题与趋势】
目前能够获取的人体生物信号主要有:Electroencephalogram (EEG脑电信号),Electrocardiogram(ECG心电信号),Electromyogram (EMG肌电信号),Mechanomyogram(MMG皮肤机械信号),Electrooculography (EOG眼电信号),Galvanic skinresponse (GSR皮肤电信号),Magnetoencephalogram (MEG脑磁信号),外骨骼控制常用的就是EMG(肌电信号)和EEG(脑电信号)信号。
目前直接获取操作者意图的传感器还不够成熟,比如EMG的数据噪音、建模和校准的难度都很大,比如说Hybrid Assistive Limb (HAL5)这款外骨骼采用了EMG信号控制机器人,但是需要2个月的时间来标定肌电信号。
而且在动态环境中保持传感器的精确度是个很大的挑战,同样在使用交互力来控制外骨骼也有类似的问题。
图片源于网络
目前绝大部分外骨骼都是间接获取的操作者意图,其方法主要是通过外骨骼硬件检测信号来估计人类意图,这种方法也有一定问题,目前比较严重的就是无法区分操作者的力和外力,这样的话外界的力也会使得外骨骼机器人判断出错,有可能导致外骨骼机器人不稳定或者失控。
目前各家外骨骼产品的主要看点集中在系统集成优化程度(外观、尺寸、重量、续航力、价格、可靠性、力量与敏捷度之间的平衡)以及控制方式上的创新。
目前在我国,针对外骨骼技术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但起点高,发展比较迅速。其中,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等相关科研机构正在开展外骨骼技术相关研究工作。
图片源于网络
描述市场引用一篇文章的数据:康复机器人行业(这里把康复机器人和外骨骼机器人区别划分)规模将由2014年的2.03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11亿美元,预期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7.3%;而体外骨骼机器人行业规模将由2014年的1650万美元暴增到2021年21亿美元,预期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9.8%。
康复机器人和外骨骼机器人统一作为康复机器人,则广义的康复机器人市场规模则由2014年的2.2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32亿美元而手术机器人行业规模将由2014年的32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200亿美元,预期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9.9%。根据这套数据分析的话,手术机器人的市场在在2014年就超过康复机器人2021年的市场。从总量角度手术机器人完胜康复类机器人。
源于网络
从技术角度来说,康复类的外骨骼机器人研发门槛较低,同时属于2类医疗器械,注册门槛较低;辅助行走类外骨骼机器人的性能受到技术的限制;而手术机器人技术研发门槛较高,属于3类医疗器械在国内注册门槛和周期都很长,因此对比来说手术机器人适合大公司开发,而外骨骼机器人适合创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