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不过百纳衣——我看历史的四种角度

      作为2018的第一读我选择了刘慈欣的《三体》,而这一篇以看历史角度作为新年的第一写,这个题材的构思是在去年阅读了几本历史、社科类的书籍后突然想到的,如果从个人的喜爱和影响程度做个排名,由浅至深依次是:

1.王朝更迭、英雄主义、王侯将相史(小学初中课本、电视剧等等)
2.货币金融角度书写的历史——宋鸿兵《货币战争》;
3.科技+人文的历史角度——吴军《文明之光》;
4以地理、物产、科技、病菌等外界环境角度书写的大历史——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文明不过百纳衣——我看历史的四种角度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从小到大,最先接触到的历史就是上述第一类:王侯将相,朝代更迭史,比如战国七雄争霸,秦朝统一中国等等,可能很多人也属于这种情况,小学历史课、历史题材类电视剧大概都是如此,因为年龄小思想不成熟、见识少等缘故,那个时候的我们不太可能 阅读课本以外的名著佳作,自然就没有形成多元思考能力,比如秦朝统一中国,儿时的我们只大概知道秦灭了哪六国,发生了哪些战役等等,比较肤浅,说白了就是杀戮掠夺史,却并不知道秦统一的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到底有哪些意义?

      如今,成人的我们不太可能再去翻小学的历史课本了,也不应该在家过度的沉迷于连续剧了,而是应该静心阅读有影响力、视角独特的书籍佳作,或者走出家门去实践万事万物。

      前几年有一本金融类书籍很火——宋鸿兵《货币战争》,它是一本以金融货币角度书写的历史,历史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前方狼烟滚滚,战场上的战略战术、武器装备、军队素养自然影响成败,但是后方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同样决定战争走向。

1948-1949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在北平推行币制改革,强制推行法币流通,以搜刮美元、黄金,同时粮食等物资供给匮乏,苛扣军队军饷,贪腐成风,后方财政如此糟糕,前方怎能不败?

再如1861-1865南北战争期间,由于战争开支巨大,双方人力、财力都将处于枯竭状态,北方采取向百姓发行国债以筹集战争资金,这种方式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如果胜利了,百姓、权贵等债权人可以连本带息享受胜利果实,而南方奴隶主集团则采取了截然不同的财政政策:疯狂的滥发货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最终走向失败的深渊。

帝国的风筝总想飞的更高更远,而财力就是下方的线轴,资金线一断,没有了根基,风筝必将在历史天空中消失无影无踪。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罗斯柴尔德、摩根等家族演变,货币和实体经济的关系(面粉和水的关系),美元和黄金的关系(黄金锚定尺度)、货币发行权对美联储和美国政府的意义等等,可以说世界历史就是一部金融史。

      货币本身并不是财富,财富是大到钢铁、石油、交通工具小到服装玩具等等一切你能够想到的物质,同样,财富增长的本质是生产力的提升,即单位时间创造出更多更有价值的商品或服务而不是流通货币的数量。

虽然没有货币万万不能,但它也只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工具而已,在这个基础之上,吴军—《文明之光》解释了哪些发明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哪些才是真正的财富。

      作者吴军也认为推动人类进步的并非王侯将相的朝代更迭史,更不是杀戮掠夺史,尽管这些朝代英雄故事很好听,但它并没怎么推动人类的进步,就像上述第一类历史角度,他认为真正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是硬实力发明如:铁器、航海技术、青霉素、航空航天、原子能等,以及制度发明或人文艺术发明如:文字、汉莫拉比法典、印刷术、瓷器、联合国等等,所以构思写下了《文明之光》这套书籍。

例如,在谈到青霉素的发明和使用时,通常我们所知道是:它治愈了困扰人类几万年的顽疾,把人类平均寿命提高了15年,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人类对疾病的恐惧,而且它的发明者是弗莱明。而《文明之光》则会告诉你:科学发展到那个阶段,留意到那团特殊霉菌的,即使不是他,也会是别人,只是弗莱明的运气比较好而已。从发现青霉素能杀死细菌,到人类真正大批造出青霉素药品,是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有时候“从1到N”是比“从0到1”更艰难更重要的创新。

同样,书中原子弹原子能这一章的内容也十分精彩,它的发明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艰难,它的发明拯救了二战后期的美军和日本国民,因为如果没有原子弹,战争不会1945年就结束,双方死伤也会更加惨重,而战后利用原子能建立的核电站作为高效率的清洁能源造福了人类。

      最后的压轴,第四种以地理、物产、科技、病菌角度的历史是给我最震撼的一种,《枪炮、病菌与钢铁》也许是影响我一生的著作。


文明不过百纳衣——我看历史的四种角度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本书响誉世界并获得了1998年普利策大奖,全书试图在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国家强有些国家弱?

书中基本的发展逻辑为:地理板块不同+大型动植物数量差异——动植物驯化传播难易不同(即欧亚大陆东西轴线长优于美洲非洲南北轴线长)——欧亚大陆农业革命——养活更多人口——文字、技术、中央集权制、病菌等——跨大洋掠夺与杀戮。书名中钢铁指资源,枪炮指技术,而病菌是最大的亮点,指的是传播和传播途径,书中讲述1532年西班牙之所以能剿灭美洲印加帝国,最主要靠的不是盔甲利刃,而是天花病毒,它让90%以上土著人遭受灭顶之灾。

      为什么会会这样呢?因为美洲当地没有像欧亚大陆一样成功驯化动植物,它依旧停留在狩猎采集时代,也就没有条件产生对病菌的免疫力,所以绝大多数印第安土著死于天花、麻疹等病毒。

作者核心观点是: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所以发展有这么大的差距,是由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外界环境决定的,而不是由人生物遗传的差异决定的

这也很好的抨击了种族歧视者。

    其实工作中的也有与之相似的地方,枪炮代表一个人自身能力,钢铁代表必要的物质条件,而两者具备后恰恰还需要高效传播渠道和大量超级客户,也就是病菌的作用。比如罗辑思维这家公司里的钢铁是人力、网络基础设施、电脑等物质基础,枪炮则代表罗胖及团队知识转化能力、后台技术研发水平、公司管理水平等,而从优酷每周视频改为得到的每天语音,正是一种“病菌”思维,目的是更换传播渠道和挑选优质客户。

    企业如此,孩子教育也能从书里获得启发, 地理位置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环境差异,比如海淀学区房在孩子学习氛围和人文素养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不仅对孩子,好的大环境也让家长受益颇多。就像住在一个高档社区,大家都遵守社会公德,你也就不好意思闯红灯乱扔垃圾了,久而久之,高素质、好习惯就此形成,这也就是书里病菌的感染传播作用,同样,坏环境也会产生近墨者黑的效果,当然,人人都买学区房也不现实,只是要尽可能创造好的线上线下社群生态环境

文明不过百纳衣——我看历史的四种角度_第3张图片
《枪炮、病菌与钢铁》

    以上就是我对分析历史的四种角度的解读,算上罗胖跨年演讲上买的施展老师的《枢纽》这本书,再加上《哈佛中国史》等等史学类书籍,我想,看历史还应该有更多的角度,文明的形成就像是一件百纳衣,上面各种颜色布条交织在一起,

在如今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要从单一、主观、短浅思维向多元、跨界、终身学习思维转变。

    目前正在拜读刘慈欣《三体》,个人感觉这套书带给我的震撼超过了以上书籍之和,因为书里有很多以外星人的视角来审视地球文明,引入宇宙社会学和星际道德标准,把中国5000年历史与宇宙150亿年历史结合起来写,让读者真实地感受到了地球及地球以外的一切审美观。

    《三体》读后感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明不过百纳衣——我看历史的四种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