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信佛之向往清净

第十一章,信佛之向往清净

作者:兴稳法师

一、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我们有了烦恼与障碍,烦恼障碍越来的越明显、越来越多、越来越重。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烦恼障碍都化解掉,就能感觉到轻松自在,我们也会觉得自身在进步,有可能会产生快乐、满足、自信等心情;如果这些烦恼障碍不能得到化解,一点一点的积累下去,长期盘踞在内心深处困挠着我们,我们会觉得自己只是在原地打转,好像从来都没有进步过一样,有可能会生起痛苦、渴求、自卑等心情。

在快乐与痛苦、满足与渴求、自信与自卑的感受中,不断的体验、不停的磨练之下,于是我们的内心都一至的选定,愿意接受快乐、满足、自信的生活。即使我们从来也没有快乐、满足、自信过,但我们的心因为在不知不觉的选定中,也会做出就像快乐满足自信的样子,实际上那不是真正的快乐、满足与自信,只是自我的一种强烈希望而已。有了这些经历,我们亲自认知到了烦恼痛苦、劳碌辛酸的生活体验,很自然的就产生了向往没有忙碌辛酸、没有烦恼痛苦的生活。

通过父母长辈邻居朋友的言谈,文章著作的描述,影视媒体的传播,我们了解到了,好象这个没有烦恼痛苦、没有劳碌辛酸的生活是有可能的,自己也能有份的,于是我们就顺着这个美好的希望前进。为了这个美好希望加倍的努力,把那些烦恼痛苦都抛掷脑后,劳碌辛酸的付出也变成了幸福快乐的开始。经过认真的打拼后,我们得到某些东西,又失去某些东西。一部分人他们认为他达到了自己的理想,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一部分人还是觉得奋斗永无止境,前面还有更多的东西在等待;更有一部分人得到的除了失望还有无奈。回头看看我们当初的梦想,十几、几十年的光阴过去了,我们好像找到那种希望、又好象没有找到,因为我们还是不能免除烦恼与障碍、劳碌与辛酸,不管我们得到了多少总是还觉得不够,不管我们如何努力总是还觉得抓得不牢。

也还是从父母长辈邻居朋友的言谈,文章著作的描述,影视媒体的传播,我们又了解到了佛教以及佛教徒的部分生活内容。看到影视作品中显示的,佛菩萨的神通变化,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小说故事里描述的,那些高僧大德的行止言谈,那样的清净自在、无拘无束;人们言谈中提到的,去烧香拜佛有求必应,见大殿僧房庄严整洁,看园林风景赏心悦目,听大众诵经梵音嘹亮。好象这下子总算找到一个真正的清净生活了,在心底下又暗暗的思量一番,觉得没有比这个还好的,又加上人们不断的传说着类似的说法,我们在潜意识中,对这些模糊印象不断的加深加固,于是我们就认定,这些就是没有烦恼障碍、没有劳苦辛酸的清净生活了。于是,向往、仰慕之情自然的生起,就会去烧香礼拜、信佛皈依、读诵经典。

二、实际情况与理想有差异

事实上,我们去烧香礼拜、信佛皈依、读诵经典之后,所能得到的收获,还是远远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清净生活。暂时的心里满足,很快就会过去,依旧要面对生活中的烦恼障碍与劳苦辛酸。或许有的人真的能从中得到了些什么,但是跟我们所向往的目标还是相差甚远。也正是因为那些极少量的得到,又使我们继续相信自己的看法。

单从我们认为清净的那一方面来看,也好象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认知,很难落实到实处。现在世间有那么多的人,有谁真正的见到过佛菩萨了呢?即便你见到过佛菩萨,我们一生当中那么长的时间你能见到过几次,有多少时间和佛菩萨在一起生活呢?最基本的东西都不能实现,如何能得到所向往的那样清净生活呢?看看高僧大德吧,过去的就别提了,因为他们都成了古人,那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就说现在的佛门弟子,干事业做领导的整天到晚,忙的是化缘募捐接待演讲,为了寺院的建设和自身的发展东奔西走;不做领导的弟子们,又得听从那些领导者的吩咐,去给人念经赚钱,去卖香烛、卖纪念品赚钱,所作所为跟我们凡夫有啥不一样的呢?要硬说个不一样,只能说穿着打扮跟我们有点不一样。(作者注:真正的清净者还是有的,本文所提到只是为了说明本文的问题)。再来看看寺院的风景吧,要搞出来一个好的风景,除了古代遗留下来的之外,哪一样不要用到钱呢,既然要用钱就得去搞钱吧,于是就要去化缘募捐,就得去卖香烛纪念品,就得去搞经忏佛事,这些想法、做法,就跟大家为了生活而努力的想法做法是一回事,只是外表的形式不同而已。仔细的想想这些情况,还是在烦恼障碍劳苦辛酸中生活,哪有我们当初向往的清净生活的影子呢。

如果说我们确实的看到了一部分清净的样子,那也只是一部分,并不是整个事实。如果连一点样子、一点希望也不存在的话,我们又怎么会去向往它呢!只是我们往往把一点点的希望,在内心里面放大、夸大,注重表面而忽略了内涵,被表面的一些假象所蒙蔽了。

三、学习经典了解修行内容

为了学习更多的佛法知识,就到处阅读有关佛教的书籍,慢慢地开始重新认识佛教。刚开始是看一些通俗易懂的,有的是卡通漫画书,有些是居士们写的劝善的书,有些是学者们研究佛学的论著,还有些是法师们的开示讲义。后来逐渐的接触更详尽、更深奥的佛教经典,知道佛教中有无数的理论、有无数的知识。

佛门所追求的清净,是一个没有烦扰纷争的境界,没有痛苦灾难的生活。当年释迦牟尼佛在未出家之前,身为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他发现人世间是多灾多难的,思索如何才能解救自身与众人的苦难,通过他的思维观察,他认为出家修行或许能够找到自己想要的道路。于是他放弃原有的荣华富贵,离开了父母妻儿,踏上了苦行之路。经过多年的艰辛修学,终于获得了彻底的证悟。他要把他所觉悟的无量智慧传播给世间人民,用他所证悟的境界亲自演示清净之相。所谓的六根清净,就是不要去欺骗、不要去争斗、不要去吵闹、不要去贪恋等等,就是要用他本身六根的作用,为人民奉献为众生服务。释迦牟尼佛不但到处宣扬佛法,而且还以身作则,一举一动都符合佛法,用他自身所作所为来示现给我们看,让当时的众生能听到清净的法音,也能用眼睛看到清净的形相。

释迦牟尼佛(以下皆简称为“佛陀”)通过自身亲自努力的苦修,最后修成了佛果,有了一个可见可闻的楷模(导师);佛陀把他所修行后的大智慧传播给世间人民,就有了一个可学可修的法(正法);佛陀通过自身苦修的经验结合世间人民的习俗,传授了一些方便人民修行的方案,就有了一个切合生活的规矩(戒规);佛陀收了一些出家弟子和在家弟子,就有一个修行的集体(修行众);除了真正意义上的修行外,佛陀还教授了一些佛弟子的行住坐卧、吃饭穿衣,所应注意的一些形象,就有一个可见的外相(清净相)。这些就是整个佛教的一个大概的轮廓,佛陀本来也没有说,要创立一个什么宗教,可是后来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人们把有关的这些现象叫作佛教,其原本只是人民的称呼、人民的意识,与释迦牟尼佛无关。既然大家都是这样称呼的,那我们也这样称呼吧。每个宗教都得有教主、教众、教法、教规和教相,具备了这些才能称之为宗教,所以我们看佛教不能单看一个点,不能单看到某一点不好就说佛教不好,也不能单看到某一点清净就说佛教是清净的。

四、从新对佛门清净的认知

大多数人以为,出家人什么也不干,也没有家庭这就是清净,把这个片面的外相当作清净,也不能说他一点道理也没有。也因此人们就产生一些误会,以为出家人是好吃懒做的人,或是因为贫穷才来出家的,甚至是因为出家后容易赚钱就来出家的,这样就大大歪曲了出家的真实意义。有机会亲自去了解一下出家人的生活,不要还没有调查研究就下结论啊。看看现在的出家人都干些什么呢,领导者忙着搞发展,早出晚归的,也不比社会上的企业老总能轻松多少,普通的出家人要听领导的指挥,天天都得上早晚课,不会念经的都要下功夫学习,还要扫地砍柴,叫你卖香烛、卖纪念品、接待香客,也不比现在学校的学生自由多少。他们虽然出家了,可是还是在地球上生存,还得要吃饭穿衣呀,只是生活方式跟我们不信佛的人不同罢了。

从这些情况来讲,清净的意义不是说,我们进入佛门了,拜个师父、剃个光头、换身衣服,就能得到清净了。首先,这个清净是我们所有人共同追求的目标,在没有达到目标之前,得下苦功去学习、去实践、去修行,所以说这个清净是自身努力的结果。怎么样去努力,就得先去学习佛陀的大智慧,顺从佛陀的教导,佛陀现在虽然已经入涅槃了(不在世),我们看不到他了,但是还有前辈善知识们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教示,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经典,一代一代总结出来的修行经验,供我们去学习与修行。

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切实体证,我们才能真正的得到清净。佛门的清净先是着重在修心养性,当然也不反对物质上的利用。如果我们内心,不去过分的贪恋、迷执于物质的诱惑,不去欺骗坑害别人,不去争斗吵闹,不去损人利己,远离这些纷纷扰扰,我们的内心才能得到一片祥和宁静,内在的世界宁静了,所表现出来的外在生活才能宁静。如果我们单单在表面上用功夫,不知道修心养性,即便能得到清净也是短暂的、不能长久的,还是会引发烦恼与纷争的,那就不是真正的清净了。

在我们没有达成目标之前,我们只能说是在向清净靠拢、向清净前进,修行一点得一点清净,修行两分得两分清净,只有完全达到目标,才是完全的清净。内心世界的修行,你自己一个人可以完成,而表现在外面的修行,要靠大家共同来完成。在这个世间生存,就得要吃饭穿衣,那么你身边的人事物,都会影响你的生活。所谓环境能影响人,对我们凡夫来讲,世间的诱惑太多、太强了,你不想发脾气可是别人总是来欺负你,你想改掉坏毛病可是以前的朋友又来引诱你,你想控制内心的欲望可总是受不了人们的嘲弄,最后我们有可能就又退回到以前的老路上去了。个人的清净你自己去完成,整个世间大环境的清净,需要大家一起去完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01-11信佛之向往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