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拆】怎样增加自己的动力?


【每日一拆】怎样增加自己的动力?_第1张图片

R-阅读原文

使命=快乐/痛苦

回想你人生中的一个时刻或经历,你深深的快乐感超过了普通人所能感到的痛苦。

是跑完马拉松时吗?是生孩子时吗?博士论文时?深夜制作最好的圣诞礼物时?在流浪者收容所当志愿者时?你感到有某种东西在召唤你吗?如果你能想到很多类似这样的经历,但未在当前的工作中有使命感,思考一下这些工作以外的使命有哪些共同点吧。你工作是为了孩子或家人吗?每次这样做都能得到同样的快乐吗?或是一种无法解释的力量直通过某种方式在指引你?在一天结束的时候,我们都渴望我们的人生或者我们的工作,能够是我们自我最好状态的延伸。不要担忧你的使命在你的工作之外,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关键是要确保在你工作以外的使命中投人充足的时间,而它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你也绝不知道它能将你带往何方。

评价“想做”和“不得不做”方程。

泰·本-沙哈尔教授的“幸福课”一度是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他的启示之一就是,我们有多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中想做(快乐)和不得不做(痛苦)的事的比率。在一天中你越是有“不得不做”的事,想象那天要来临时你就会越疲惫。看一下你对当前工作的满意度。你过去是否认为你的工作比现在更有使命感呢?如果是,是否有更多“不得不做”的事逐渐在你的日常工作中出现?请拿出一张纸,画出两栏,左边一栏是“想做”,右边一栏是“不得不做”,然后写下你日常工作的各种事项以及你工作的总体主题和目标。你的工作变成了一个大大的“不得不做”的事了吗?你工作中的哪些部分代表着你能够培养和发展的“想做”,以使快乐能多于痛苦?义务并不是一项使命。谨防能让你窒息的对于“不得不做”过强的责任感。

——来自《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P87 使命=快乐/痛苦


【每日一拆】怎样增加自己的动力?_第2张图片

I-复述原文

“使命”这个词,会让人望而生畏,甚至敬而远之。

它让人想起了圣雄甘地、特蕾莎修女等等一系列英雄人物,似乎和普通人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关系。

然而本书的作者奇普·康利认为,不管地位如何,阶层如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


使命是某人或是某件事正在召唤你,好像有人不断拉扯你的衣袖,你若不听从,就会不停的拉扯,让你心烦意乱。

有许多人,忍耐着不去回应使命的召唤和内心的悸动,在毫无意义的工作和生活琐事中,变得疲惫和空虚。

而有人听从使命,在使命中汲取能量,而不可思议的事情随之发生。


美国的摩西奶奶,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农场工人。在她76岁那一年,因为患有关节炎,无法继续自己喜欢的刺绣,于是开始学习绘画。

到了她80岁的时候,在纽约举办画展,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此后她的作品成为艺术市场中的热卖点,并且赢得了很多奖项。

摩西奶奶有一句经典话语总结了她的一生:“做你喜欢做的事,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了。”


【每日一拆】怎样增加自己的动力?_第3张图片
摩西奶奶的画

怎样才能发现自己的使命所在呢?

如何才能让使命为自己赋能?

有三个标志可以帮助你找到自己的使命领域:

1、普通人感到痛苦,而自己感到快乐的领域。

比如长跑。

对于普通人来说,每天跑长跑简直是酷刑。

但对于热爱长跑的人来说,却可以从跑步的疲倦当中,体会到无与伦比的成就和满足。

2、在这个领域你会很容易进入心流

在心流状态中,你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忽略自己身体的需求,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而你的内心会非常有满足感, 和对全局的掌控感。并且会非常的高效。

3、在这个领域中你的自我状态最好

在这个领域,你非常活跃,且富有激情,就像巴菲特一样,恨不得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而不会感觉疲倦,或是空虚。一个月总有三十几天不想上班。


然而,现实总是很无奈的。

也许你一时找不到使命领域,也许你因为种种原因必须去做某件目前不喜欢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制作“想做/不得不做”列表,可以帮助你增强特定领域的使命感,使快乐多于痛苦。

第一步:列想做/不得不做列表;

第二步:增加“想做”一列内容:可以将“不得不做”一列中的一些事情转到“想做”,或是重新添加更多的因素;

第三步:将不得不做的事情外包或流程化,节省时间和精力。

A1-A1+


对于减肥这件事情,是我不得不做的事情。我最初列好的“想做/不得不做”列表是这样的:


【每日一拆】怎样增加自己的动力?_第4张图片

看上去就让人很疲倦。

于是我又做了一张表


【每日一拆】怎样增加自己的动力?_第5张图片

现在看起来,则是很有减肥的动力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日一拆】怎样增加自己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