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考研冲刺
认清自己的现状之后,我就开始计划自己的时间。我给自己做了一个时间计划。整个7月份我基本都是按照这样的计划来执行的。
8:00 – 9:00 高等数学复习
9:00 – 9:20 背单词,当时我有一本星火单词本,小小的像字典一样的,都快被我翻烂了
9:30 – 11:30 学习线性代数和概率论
11:30 – 12:00 午饭
12:00 – 12:30 背单词
12:30 – 14:00 看政治
14:00 – 16:00 复习数学
16:00 – 17:00 英语做题
17:00 – 19:00 午饭+休息,我一般会花一个小时时间给自己放松一下。我的放松就是去网吧打游戏。我最喜欢的游戏就是四国军旗,我比较喜欢单挑模式,过去一和别人杀一顿稀巴烂,特别解气。我觉得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每个人都得找一个给自己解压的方式。而我的方式就是和两个死党抽烟吹牛和打四国军棋。
19:00 – 21:00 这段时间效率比较高,我基本上在数学和英语之间轮流。
21:00 回宿舍上网和同学吹吹牛然后22:00熄灯睡觉。
大家可能会问,那你专业课怎么办。我看了那个学长给我寄来的10年真题之后,发现真题里边好多题目都是反复出的,或者稍微修改一下再出。可惜啊,我没现在那么强的统计学意识,也没有现在那么强的Excel能力。换成现在的话,我分分钟给总结出个规律来,减少自己的复习工作量。
转眼暑假就过去了,开学之后学校里边的各种招聘会就多起来了,东北把校园招聘会叫做双选会。我们班基本上不考研的同学都找到了工作,除了个别挂科大王。整个宿舍楼层的氛围一下子就变了,变得又吵又闹,天天晚上熄灯后都是同学们觥筹交错的声音。我本来就是睡眠不好,我想到了搬出去,租个房子住。
我在老乡的帮助下,在和学校宿舍隔一条马路的教工家属区找到了一个阁楼。那是一个教毛概的老师的家,是一个6楼带阁楼的房子。那个老师一家三口住楼下,楼上有三个阁楼房间。另外两间有两个也是“考研”的人住着,我的房间是朝北的只有进门的大概1平米地方能站直,其他地方是斜向下的站不直的,放床可以。楼上有卫生间,但是不能洗澡,没有淋雨设备,只有一个马桶。在东北,朝南朝北无所谓,暖气热的很,也不贵,一个月200块。我就从宿舍把自己的被褥带过来,然后就开始在这里住下。
很快我就和住我对面的那个“考研”的哥们混熟了。这个哥们也是对我有很大帮助的人。他读的是我们学校最好的专业,传说中有一个人大学欠了4年学费,然后门门都是挂科,其他人都被签走来的时候这家伙还在网吧里边打游戏。有个用人单位找到了在网吧里边找到了这个哥们,然后问他签不签。他说,你帮我把学费和补考费交了我就签。就这样,招聘的人给领导打了个电话,得到了批准,然后把他给签了。就是这么一个牛逼的专业。
我对面这家伙是个夜猫子,他是骗他父母说要考研然后到外边租了个房子,他就是为了通宵玩游戏。但是神奇就神奇在这个地方,这家伙竟然也做了一些考研复习的功课。
有一天我自习回来还早,和他聊了一会,我们聊到了政治复习。我们在交流谁的资料好。我们那个时候以任汝芬的最牛了,不知道现在任老师还是不是活跃在这个舞台上。我和他说我买了好几本任汝芬的资料,但是看起来太枯燥了。他告诉我,他只有任汝芬的flash培训教材,其实就是现在看来的前面在放PPT,后面有任汝芬在讲课。他很爽快的就把自己的flash拷给我了。而且这哥们还有一个很好的特点,他很会用百度。他告诉我他自己通过百度找到了很多资料,他告诉我有一个网站叫做kaoyansky,这个论坛里边有很多政治英语的资料。的确这个网站帮了我很多的忙,我下载了大量的政治音频资料,大部分都是任汝芬和陆卫明的。感觉生活中处处都能遇到贵人啊,只要你肯留意别人的每一句话。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就是这个道理。
说说政治复习吧,我最后政治考的还行,考了67分,不是很高,但是也够了。我的复习方法除了在教室看书做题之外,就是听任汝芬和陆卫明的音频。我特别喜欢陆卫明,我现在还记得他音频里边自我介绍的第一句话:大家好,我叫陆卫明,大陆的路,保卫的卫,光明的命,我的名字带着我出生的那个年代的时代特色。陆卫明不像任汝芬一样,他说话不拖泥带水,给人感觉这个人特别干练。这是我的风格,也是我很喜欢的风格。所以在9月份之后的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听他们的音频入睡的。
给大家补充一个知识点吧,这是我现在在给内部技能培训师做培训的时候会经常用到的一个学习曲线。从下图可以看到,一个人从听能保留的知识是读的两倍。读完之后可能过了一段时间只有10%了,但是听则能留住20%。
有了kaoyansky的资料之后,我觉得我复习政治就轻松多了,包括后来我的女朋友(后来的老婆)考研的时候我也是用kaoyansky上面的资料。这个论坛真的好,希望它能一直繁荣下去。
政治我稍微放松了之后,我又把重心放在数学上面。在暑假把线性代数根据考纲从新学习了之后,又自学了概率论。我发现自学概率论是挺难得,然后又抽空跟着低年级听了一些概率论的课。有一些不懂得地方我还问了一下上课的老师,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开口问老师,我从小学到大学从来没有开口问过老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倔强,我女儿现在也遗传了我这个特点,挺烦的。很多不懂得东西我要么是等别人问然后听老师解答,要么就是自己专研,最后要么是烂在心里。
从概率论这件事情上我也看到了一点,人的强大的自救或者求生欲吧。我相信只有很少数人能做到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当然江姐刘胡兰这些革命老前辈除外。虽然问老师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但是我的确很少问。概率论开了这个先例。让我在后面的工作生活中懂得了,该低头就低头,改装孙子的时候就装孙子。大丈夫能屈能伸吗,这是必备的求生技能。
随着复习的深入,我们的自习室开始有一些同学每天在黑板上开始写倒计时,复习的氛围慢慢的紧张起来。我还是按部就班的按照自己固有的节奏,数学,英语,政治,专业课。大概的分配比例就是数学60%,英语20%,政治10%,专业课10%。因为数学150分,英语和政治只有100分,专业课虽然150分,但是考的不难。越到后面,越觉得时间不够用,我开始逃了大量的专业课。其中有一门自动控制原理,我一节课都没有去上过,最后考试是开卷考试,我抄了我室友的答案。最后我考了94,他考了91。为此他一直愤愤不平,一直在鄙视老师。当然我最后还是挂了一门课,那门课叫什么我忘了。毕业前一周补考的,那时候已经不用交重修费了,也没有补考费。因为不是特别重要的一门课,挂科的人还挺多的,我们专业大概挂了有40个人。补考在一个大的阶梯教室,老师发下考卷之后,对我们说,你们好好考试,注意纪律,老师去抽根烟。然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我们非常遵守纪律的考完,所有同学都通过了补考。毕竟到了这个节骨眼上了,不要有重大的违纪问题,老师都不会为难学生的,顺顺利利让你毕业。
11月份,学校的各种招聘会陆陆续续的多起来。我们班不考研的同学90%都在这波的招聘会上找到了工作,当然也有一部分考研的同学也在这波找到了工作。大部分同学都开始庆祝了,对找到工作的人来说,接下来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要挂科,顺顺利利毕业。
这种情况很容易带来情绪的波动,当然我也不例外。有那么一两个星期,我也在犹豫要不要做一份简历,然后去招聘会上去投一投。在和我的两个战友商量了很久之后,我们三个决定不写简历了,我们决定破釜沉舟。
事实也是这样的,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你很难做成一件事情。我们寝室另外一个考研的额同学就是找到了工作之后基本上就放弃了考研的复习,虽然最后参加考试了,但是也只是走一下形式,感受一下这种气氛而已。
招聘会的波动过去之后,我又回到了日复一日的复习。每天基本上就是四点一线,自习室,教室(到12月份我就基本不去了,逃掉了所有的课,除了考试。有人会说挂科不好吧,但是就像工作之后学到的知识一样,你得学会用你有限的资源做更重要的事情。80/20原则。),网吧和租住的阁楼,偶尔也会回去一次宿舍,基本上也就是拿点东西而已。
到了12月份,我发现前面提到的最大的威胁出现了,我开始失眠和焦虑。我每天晚上躺下睡觉的时候脑子里出现的都是积分的那个符号,xx大学的logo。可能是太渴望上名校了吧,也可能是太渴望去上海,对大城市充满了向往,对名校充满了幻想。
到12月基本上该复习的都复习的差不多了,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各种模拟题,真题。反反复复的做,给自己设置好时间,调整自己的考试节奏。数学的模拟,我基本上在130左右,英语在70左右,政治的客观题能对80%。
理论上,我这样的水平基本上能进复试了。
这时候我又冷静下来思考了一下,用现在的话说我给自己做了一次FMEA。对的,我也不知道哪里想出来的馊主意,我想试试看头一天晚上睡不着第二天能考多少。当然了,可想而知,结果惨不忍睹。然后我又疯狂的试验了抽烟前和抽烟后对做数学的影响,咖啡的影响,那时候还没有听说过红牛所以没有验证。我还验证了白加黑(现在不知道有还有没有,那时候是雪村做的广告,白天吃白片不瞌睡,晚上吃黑片睡得香)对睡眠和第二天脑力的影响。我还试验清凉油对提神的作用。
实际的结果是,我这个疯狂科学家的试验还是有用的,凡是我验证过得有效的方法最后都被我用上了。
1.9 决战
研究生入学考试,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决战,这场考试也是我命运的重要转折点。如果我没有考上,我也许成为了一名商人赚的比现在还多(这种概率比较低,以我自己的家庭条件,我还是心理很清楚的)。我可能和其他的一些老乡一样,回到浙江,找个乡镇企业上班。也许像我表弟一样在家考公务员。但是绝对不会是我现在的轨迹,在上海扎根立足,然后有不错的地位和收入。
改变人命运的事情很多,但是就那个时候那种状态,对那样条件的我来说,考研是我能抓住的一个最好的机会。
考试的前一天我没有复习,准备了一些硬件,铅笔,橡皮擦,黑色水笔。去感受了一下考场,看了一下自己的位置。又把准考证之类的都准备了一下。当然包括睡得香的白加黑的黑片。
考试的前夕,虽然我吃了一片黑片,但我和预料中的一模一样,我因为紧张或者兴奋辗转反侧。整个晚上我一直在迷迷糊糊中度过的,到第二天早上闹钟响的时候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昨晚睡着了没有。给我的感觉我潜意识里边一直清醒的。
我忘了第一天是考什么,应该是上午英语下午政治吧。进考场前我没有喝咖啡,我抽了根烟。到现在我还记得我那时候抽的是利群,因为利群的劲比较大。
上午的英语考完之后我感觉还不错,中午吃完午饭之后我本来想眯一会,结果根本睡不着,后来把心一横,算了熬着吧,这样也许累了今天晚上会睡好。毕竟明天有两门大头要考,数学和专业课都是150分,今天的两门才100分。
下午考完政治之后,我挺累了,觉得自己今天晚上应该能睡着了。考完之后,我没有抽烟,没有吃任何能让我精神上亢奋的东西。
睡觉前,我也吃了一片黑片。可能是潜意识里边对第二天的考试太看重了。那个晚上,我和头一天的感受一模一样,起床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睡了没有。在食堂吃完早饭之后,我感觉脑子很重,一点都不清楚。这个时候离考试还有半小时,我在考场门口的角落抽了两根烟。东北的冬天很冷,一根烟下去,感觉自己浑身都冰冷的。以前我还看过一个漫画叫做《好兵帅克历险记》,里边讲到了大家围在一起抽烟取暖,看来那是个伪命题。
抽了两根烟之后,我觉得有了点精神,反正时间还够,我又抽了一根。在这种状态下,说什么抽烟有害健康啊,抽烟了不好啊,都是废话了。那时候我的脑子里只有一件事情,先考好试,至于明天是死是活再说。
考试开始之后,前面都挺顺利的,到最后几个大题的时候,我的状态还好。我把线性代数,概率论的大题都做了。最后一题是最难的高数压轴题(应该是这样的,我没有记错的话)。我那时候脑子有点不清楚了,我果断的选择了放弃这题。我在额头抹了一点清凉油,然后给自己几分钟时间闭目养神。
那时候离考试结束还有一段时间,我放弃了大题之后,就开始仔细的检查前面的题目。这过程,我可算是集中了我所有的注意力了。我13年在云南的时候,有个代理商的销售经理和我说,他自己有一次在西双版纳客户那边,昆明总公司有急事要他回去。因为买不到机票,他只好连夜开车回去。但是开车前他已经12多小时没有休息了。客户给了他一支含有麻豆的烟(据说版纳当地少数名字抽这个不犯法),他抽了烟之后连续24小时没有合眼,到了昆明之后精神状态依然很好。要是那时候我有麻豆,我也会抽。
上午考完数学之后,最难熬的是下午的专业课。我的专业课因为是C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所以脑力劳动量也是很大的。中国吃过午饭之后,我简单的闭目养神了一会,然后喝了杯咖啡。进考场之前我一如既往的抽了两根烟。
下午的考试,专业课给我的感觉不难,因为和往年真题的体型比较类似。我一开始做的挺快的,到过了一半时间之后,我开始犯困,虽然大脑里边告诉自己要提起精神,但是眼皮就是不由自主的合上。
到了这个节骨眼上,我掐自己大腿都已经没用了。我觉得自己的精神状态已经快崩溃了。我使出了自己的最后一招。我开始往自己的太阳穴涂清凉油。但是没用起到任何作用。
这个时候我举手和监考老师示意我要上厕所,然后其中一个监考老师带着我到了厕所(就在我们考场的隔壁)。我尿了个尿,然后洗了一把脸,老师全程在门口把守。随后我回到了教室,犯困没有任何好转。这个时候我做了一件疯狂的事情,我把清凉油涂在眼皮上(大家千万不要尝试)。那酸爽,瞬间我不停的流眼泪,但是又不能用手擦,万一擦到眼睛里边去,那就完了。我只能忍着让眼泪不停的留下来,那时刻我的心情特别复杂,要是眼睛就此瞎了怎么办?
过了大概两三分钟,我慢慢能睁开眼睛了,我用衣角把眼泪擦掉。这时刻眼皮已经不再打盹了。受了这么大的刺激之后,我的瞌睡已经基本上跑光了,我一鼓作气把题目全部做完,然后检查了一遍。这是我最放心的课,然后我提早15分钟左右我就交卷了。
离开考场的那一刻,是我一生中最放松的那一刻。这时候所有的疲倦,所有的困意都已经没有了,我只想放松,我躲在楼道里边狠狠的抽了一根烟。
1.10 放松的一个晚上
考完之后我没有回那个阁楼,是回了宿舍。
我们另外两个考研的同学也在考试完了之后回到了宿舍,他们两个其中一个找到工作的没有好好考,另外一个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
我们在商量着接下来先去洗个澡,然后搓一顿,然后包宿(东北把上通宵网叫包宿)。
去澡堂的路上,我特码的想起来,我开学之后好像没有洗过澡,我每天的checklist上好像没有洗澡这个选项。我和他们俩说了这个事情,被他们鄙视了很久。我觉得,我特码就是那种能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存活下来的人。
学校的澡堂已经关闭了,我们去了学校外边的浴室洗了澡,然后三个人吃了点饭,喝了点酒我们就带着洗澡的设备直接进了网吧。
那天晚上我一直在杀四国军棋,那个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在看甄子丹演的精武门,另外一个同学在打CS。本来我们都想上网对一下答案的,估一估分。但是后来想想,算了,万一考的不好,不要把过年给毁了。
到三点的时候我就坚持不住了,我们仨都回来睡觉了。因为我回家的火车是下午5点,我一觉一直睡到了下午1点,从来没有睡的这么爽过。下午1点半的时候老乡就来找我一起出发回家。
1.11 结果
关于考研的结果,说实话我一开始还是没有抱太多的希望的,因为我的睡眠实在太差了。回到家之后我卸了几天,终于忍不住了,我找了个网吧给自己估了一下分数。
虽然过去没多久,但是有一些东西已经忘了,我当时估计数学在110左右,英语大概60,政治的客观题能的40左右。
我打了个电话问了一下上一届上天大的那个褚老乡。我问他我如果分数准确的话上xx大学的希望有多大。如果希望不大,我寒假就得在家里这边物色一下工作机会了。他根据我提供的往年分数线和单科分数线,觉得我很有希望。
就这样我过了一个安心的年。
年后回到学校没有多久,好像是2月26号,还是什么时候就可以查分了。我们那时候好像是打电话查的。输入各种信息之后,我从听筒那头得到了我的分数:英语67,政治63,数学121,专业课110,总分361。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为了确认我又重新打了一遍电话,确认了一下我的分数。在未来的3个小时内,我又打了两个,得到的分数都是这样的,我确认了我自己的分数。XX大学离我越来越近了。
我把这个分数第一时间发给我的三个战友,那边也传来了捷报:大美女考了367,比我的分数还高;沈老乡考了404,简直神人啊;陈老乡考了297。我和我的三个小伙伴基本上都一只脚迈进了研究生的门槛。
东北的春天来的那么突然,查完分数之后我觉得整个世界都是温暖的,虽然外边还是零下10来度。一切都是那么的温暖。
复试还是比较简单的,到了上海之后和一起过了分数线的准同学们在一起沟通了一下分数。我们知道这个专业找22人,保研了5人(公费),剩下5个公费名额,我是总分第二名。剩下的17个名额里边上线17人,但是实际只来了15人复试,那两人不知道什么情况。后来才知道那两个人是同一个班的记错了复试日期了,这心也太大了。因为错过了复试时间没有被录取。
我们复试完了之后,我们15人挤在一个教室里边在讨论我们会不会因为复试被淘汰,讨论哪个导师是什么方向。过了一会,我们系主任来到了教室,诧异的看着我们15人,说,你怎么还不回去啊?
我们异口同声的说,徐老师,你不告诉我们结果,我们不走。
徐老师站在门口,坏笑着说,我们这次招17人,还有两个人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来,所以大家基本上都没有问题,放心地回去吧。
有了这颗定心丸,我们一起愉快的 离开了教室。
过了几天学校的研究生招聘网站上的录取名单就出来了,我们15人全都录取了。我回到东北没几天,我的录取通知书也来了。学校非常公平,根据初试的分数来决定公费名额,我因为排第二,我是公费的。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觉得我的心都要被暖化了。过去一年辛苦的努力,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300多个日日夜夜,无数个失眠的日子,都是为了这一刻,为了我的名校梦。
1.12 关于考研的总结
考研的准备和复习过程是非常枯燥而漫长的,尤其是对于我这种从一个差的学校要网名校去考,而且是跨专业。这种难度是巨大的。
所以你身心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我在这点上面是做的不错的,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可以供大家参考的地方。
第一点:动机Motivation,这点非常重要。在最艰难的时候,你得有一条能让你自己坚持下去的动机。因为大学和高中不一样,大学有很多的诱惑和很多的理由可以让你放弃。为了钱,为了女人,为了梦想都可以,只有这个动机足够的强大,才能让你最后咬住。
第二点:精心的策划。兵法上不是一直都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筛选学校和专业的过程中,我有的放矢,找到了一个能把自己所有长处都利用起来的学校和专业。假如我考的是运筹学,或者是机械原理,或者是工程力学,我想我可能连300分都考不到。正是因为我过去痴迷于程序设计,学好了C语言和数据结构,让我准备专业课的时候少了一份烦恼。
第三点:合理的分配好各科的复习时间。对于大部分工科专业来说,数学绝对的重中之重,所以把数学放在复习的核心是非常重要的。以政治为例,能考80+,90+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都是在60-70之间。英语也一样,考研英语因为巨大的词汇量,所以能考到80+的都是那些英语的学霸。这两门很难拉开分数。但是数学不一样总分是150分,高手考120+,130+,我甚至都知道有人考了140多的,那么差的只能考80-90,这个分数一下子就拉开了。
第四点:同伴。一些好的同伴,能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你以鼓励和帮助。
第五点:学会利用各种资源。比如百度,比如各种论坛。我的政治就是得益于kaoyansky上面的MP3,让我节省了很多的时间。还有更重要的资源就是一些能帮助你的人,比如卖给我真题的早已不知姓名的学长,还有留给我宝典的那个褚老乡,还有能给你提供各种有用信息的人。这些人都是我的贵人。
第六点:要注意劳逸结合。我的确有见过那种学霸,和沈老乡同一个专业的一个学霸,也准备考浙江大学,我们几个一直在一个教室复习。那个人小小的个子,非常能沉得住气,一看就是学霸的样子。他的特点就是,8点坐下去,起来的时候就是午饭时间,中间不会有任何情绪的波动,一直一声不吭的学习。他最后考了410分,太牛了。我们几个就不一样 ,我们是隔一个小时就要出去抽根烟,聊会天。所以我觉得学会适当的放松很重要,我每天都要花1个小时左右去玩游戏,来释放一下压力。学会劳逸结合是非常的重要。
大学和考研故事,完。 接下来更新找工作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