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寒假生活向开学延伸
——读《学期初生活重建的思考》有感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南门小学 陈娥
这是本书的第七章,主要讲寒假结束,如何与学期初生活接轨。本章共分四节。现将本章的脉络梳理如下:
第一节 班级评价
一、班级评价的现状
问题一:评价主体单一,几乎只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更缺乏多元评价主体的多维互动
问题二:评价单调。
问题三:评价过程形式化。
二、班级评价的变革
(一)班级评价方案的民主制定
(二)班级评价工具的合理选择
1.依据评价内容的不同
2.依据评价主体的差异
3.依据评价目的的差别
(三)班级评价主体的多维互动
1.学生之间的互动
2.学生与家长的互动
3.学生与教师的互动
4.学生与社会人士的互动
(四)班级评价结果的积极运用
1.正面评价结果的运用
2.负面评价结果的运用
三、班级评价的反思
1.班级评价主体更聚焦
2.班级评价手段更综合
3.班级评价体系更立体
4.班级评价过程更细致
第二节 学校评估
一、假期生活重建研究中学校评价的教育意蕴
(一)学校评价是假期生活重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学校评价是提升假期生活重建研究质量的核心手段
1.整体教育中的引领性功能
2.评价本身的诊断性功能
3.项目变革的推进性功能
4.节点时间中的发展性功能
5.身心体悟下的激励性功能
(三)学校评价是项目研究育人价值挖掘的平台
二、(一)学校评价的整体推进策略
1.评价设计:上下互动,四级构建,全员全面
(1)上下互动——无缝对接
(2)四级构建——清晰有序
(3)全员全面——主体归属
2.评价前:统一观点,达成共识,思维转化,迁移变革
3.评价中:亲身体验,相互观摩,改善修正,适性发展
4.评价后:积累经验,不断反省,拓展思维,融通拔节
(二)假期生活重建研究中学校评价的超市化实践
1.评价主体超市化
2.评价内容超市化
3.评价手段超市化
4.评价形式超市化
5.评价结构超市化
6.评价成效多元化
第三节 家长评价
一、学期初生活重建中家长评价的重要性
(一)肯定“种子”家长
(二)鼓励“合作家长”
(三)指导“影子”家长
二、探索多维度的家长评价
(一)假期中以即时性评价
1.教师及时点评
2.家长互助点评
3.学生参与评价
(二)期初的多元评价模式
1.学校统一评价
2.学生自主申报评价
3.家长之间互动评价
4.多媒体协助评价
(三)期初评价后续阶段
1.让孩子体会家人的关爱
2.让家长感受孩子的认可
三、评价促进家长的发展
(一)家长更新观点,主动参与
(二)家长重视家校合作
(三)形成融洽的亲子关系
第四节 新学期课程开发
一、新学期课程开发的重要性
1.是增强课程意识的需要
2.是增强资源意识的需要
3.是教师新学期教育敏感的需要
二、新学期课程资源开发包含的内容
(一)校本课程
(二)班本课程
三、如何开发新学期课程资源
(一)与寒假生活接轨,从寒假生活中开发新学期课程资源
(二)新学期课程资源开发要凝聚各方力量
看完这一章,受益匪浅。因为前面的几个章节都是有关学生、教师、家长发展的。作为一名教师来说,只要真心投入到某一项实践,付出了心血,肯定是对学生,对自己和对家长都是有利的。如果说前面 几个章节的内容都是有关寒假初和寒假中的内容表述,那么这一章节则把重点放在寒假后,也就是学期初。这样寒假前、寒假中和寒假后,我们该做些什么,应该怎样做,就有了基础或指导,我们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去创新。那么这一章,虽然有四节,实际上我们仔细阅读后,发现只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评价;二是资源开发。
一、关于评价
作者是从班级评价、学校评估、家长评价三个层面具体来阐述的。结合寒假作业的特点,这三个层面其实可以交叉进行,还可以把学生评价加入其中。
一、关于评价
1.学生评价
正如作者说,评价活动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参与意识,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就会有应付意识,更谈不上锻炼与收获。即使有锻炼和收获,但如果缺少评价,则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遗憾。那么以后的寒暑假生活,估计学生再也没有积极性了!也就是说我们让学生参与评价,实际上是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在策划寒假作业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把展示方式,评价细则、评价等级一起制定。这样学生在完成寒假作业时,可以按照自己制定的评价细则和评价等级来完成。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一颗向上的心,都想让自己的作业评价得到一个好等级。学生评价,其实也是一种相互学习的过程。当看到这份寒假作业,想给他评优时,必须说清理由;当觉得这份作业只能得到合格,也有自己的理由。我们更相信,当孩子们相互评价作业,更能从别人的作业中找到 灵感和创意。学生在寒假初制定评价标准,寒假中当把照片、美篇、视频等作业上传到群里后,都会不由自主地点评一番;有的作业需要开学初展示后评价。总之,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孩子,孩子们更会慎重对待自己的权利,认真行使自己的权利。
今年开学,我将把寒假作业的完成情况全权交给学生,评选出每一类的“寒假达人”。当然学生评价的形式也是可以多样的,我准备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这样评价出来的结果可能会更客观。
学生不仅可以评价学生的作业情况,还可以评价家长的参与程度。所以计划和书中作者介绍的一样,开学后让学生为家长申报一项奖励,由他们为家长亲自颁发奖状,可能意义会更深远。
2.家长评价
让家长参与评价,说到底还是让家长真正参与我们的寒暑假作业研究中。当他们参与评价了,那么他们就已经不是单纯的看客了!18年暑假时,我们的每一项作业评价标准由家长组合,一起拟定。这次寒假作业,因为布置了亲子作业,更因为寒假的时间特殊,我充分理解家长——既要支持我的工作,还要忙自己的工作,有时我能理解他们内心的纠结和矛盾。所以就没有让家长参与制定。没有让给家长参与制定评价标准 ,但不代表剥夺了他们所有的权利。看了这一章的内容,决定在开学前,让家长为学生申报一项奖励,并且由家长自行设计奖状。
3.教师评价
如果我们的寒暑假作业如果只有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学生也会丧失积极性。会认为作业做了老师反正不看,那么就又回到了从前“寒假 作业,其实就是你写一个月,老师写一个‘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作者列举的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单调和过程的形式化,我可以从我们这怎么多年来的评价来说说其中的原因。我们这前几年没有进行寒暑假作业的研究,开学就是检查上面配发的《寒假作业》。开学报名后一大堆的承诺书、安全责任等需要家长签字,还要交学费,基本上就是两件事:签字、交钱。签字、交钱之后呢?就是上新课!也就是说根本就没有预留检查寒假作业的时间。加上前几年,有的老师为了督促孩子的寒假作业,孩子不来报名,引起家长的不满。总之,出现这种所谓的“学生写一个月,老师写一个‘阅’”责任并不在老师单方面,既有学生懒惰未认真完成的原因;也有家长督促监管不力的原因;还有社会原因。
这几年进行了寒暑假作业改革后,我们有同事在评价的时候,实行的是先学生评价,后教师评价。虽然我们的评价形式还比较单一,但总体来说,已经迈出了很大一步。
我18年的暑假作业,采用的是家长评价形式。标准由家长制定;作业由家长和学生一起检查,最后家长写这门作业的完成情况上交,包含自己所检查项目中的评优。虽然个别家长参与积极性不高,或者说直接没有参与,但还是有一部分家长已经在投身其中了。我已经很欣慰了。
今年开学,我计划把学生完成的手工类作业全部拍照后发到群里,让家长也参与评价。
4.班级评价
班级评价其实和学生互评形式差不多,只不过是我们让学生把作业进行展示,有的是个别轮流展示,如手工类作业;有的是办展牌,如手抄报、思维导图等。
5.学校评价
我们学校是首先由班级评价,然后上报优秀作业名单。如果让每个班级办几个展牌或专刊,学校轮流安排班级到其他班级参观学习,可能会更好点!再由大队部组织人员进行评价,是不是会更好?
二、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我们一方面是对寒假作业的一种展示、评价,然后是我们常说的“收心教育”。作者在这里从学校和班级两个层面来讲,新学期开学课程所包含的课程,即校本课程和班本课程。
校本课程中,作者在这一部分中,列举了广东省东莞市东华小学,根据低中高不同的年段特点,开发了不同的入学课程,如低年级的“每日睡前故事”“我是家里的乖宝宝”等;中间级的折纸、剪纸等课程;高年级的“厨艺课程”“毕业课程”等。
班本课程中,以广东省阳江市林冬梅校长的为例,讲到他们以大自然为载体,以“听四季读四季,读自然写自然”为主的班本课程。
插入题外话:原来他们所说的班本课程是以一个关键词为中心,开设的系列课程。看来我今年在班本课程方面还需要重新架构,或者策划几个系列,当然我们之前的活动我还想保留。
在如何开发新学期课程资源时,书中以浙江武义蓝老师的为例,他们以“剪窗花”为载体,以“学习剪窗花”“搜集关于窗花的诗词、故事、传说”“举办窗花征文比赛”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看来我的活动都还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层次挖掘活动的内涵和价值。下学期我将从这些方面去努力。由每一项活动展开去开展系列。如我们本学期将继续开展“十岁生日庆典”活动,那么围绕这个十岁生日庆典,我们还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呢?再如我看到很多家庭都喜欢包饺子,我弟弟公司正好有个闲置的食堂,我计划到那里去开展包饺子比赛,一是速度的较量,更主要的是花样的较量。
作者还讲到凝聚各方力量,我想到了我们寒假在图书馆举办亲子读书会年会时,馆长为我提供了新的活动——参观博物馆和看电影。因为一直不知道博物馆也在文化局,也不知道还有这方面的资源可以利用。那么下学期的活动基本上就差不多了:保留我们的“亲子阅读”“亲子手工”“亲子游戏”“亲子远足”,这个学期的还有“十岁生日庆典”、参观博物馆、包饺子和看电影。这样的话,基本上就拓展了更多的资源。
当我们把寒假生活向开学初延伸,我们会发现一路上我们将一路播种,收获一路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