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之后去了一家初创公司, 前几个星期从公司离职,在公司期间完整的参与了两个项目从0到1的流程,现在把工作期间所得总结一下,这篇先写初创公司交互设计师工作流程和每个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般来说,即便是初创公司,合伙人对公司的战略和公司产品的方向也会有确定的方向,所以交互设计师一般是从头脑风暴阶段开始参与到产品开发流程中。
一、产品头脑风暴阶段
这个阶段大家应该都有很多经历,过程就不再赘述。
1)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过早的对功能进行列举,首先应该考虑的是用什么方式达到这个产品的目的。举个例子,讨论主题为“让两台智能手机连接起来”,思考的焦点应该在用什么方式让两台手机连接,例如“输入相同关键字”、“两台手机同时进行同样模式的旋转”等,而不是立刻去列举“首先我们需要一个附近设备的列表”这种需求。
2)完成了用什么方式达成产品目的的头脑风暴会议后,我们会得到一堆各种想法的列表,这个时候需要大家一起对这些想法进行筛选。一些筛选的通用标准应该大家都比较熟悉,像明显不合理的,目前技术无法达到的等。一般初创公司资源没有那么充足,如果涉及到B端用户的话,公司的市场能力和公司现有客户的特性也要考虑进来,同时还要面临冷启动的问题。
在筛选阶段,设计师无法主导公司的选择,但是能够理解公司为什么选择这个方案,对后面的设计工作也很有帮助,同时也能清楚公司的一些资源限制,防止做出一些资源无法支撑的设想或者设计。
二、需求分析阶段
在上一阶段中我们应该对产品定位,产品目标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
1)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对目标用户做出详细的分析具体的分析方法工具各种资料都有很详细的介绍。但是大多数初创公司没有资源去做用户研究或者调研,这就需要我们自己通过一些数据平台去获取一些定量分析的结果。自己要有目标用户的印象也就是常说的persona,并且在设计过程中时时拿出来修正、审视自己的设计。
2)在初创公司可能会遇到产品经理给出的需求只是一些简单的功能描述,更极端的情况是产品经理可能是你的老板,需求就是一句话,类似“要可以给用户导航”这种。
这种情况下需要自己把需求梳理一遍,我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用户任务去梳理,也就是用户脚本:根据用户目标拆解用户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完成的任务,再根据完成各个任务的流程列举出需要的支撑性功能。例如用户要完成“买电影票”这个任务,需要的支撑性功能会有:查看电影场次、时间,选择确定场次、支付、取票凭据等功能。
三、产品架构阶段
1)经过需求分析阶段,我们应该能得到产品需要提供的功能列表,这些功能大部分是归属于某一用户流程的,在产品架构阶段我们需要把这些功能归类架构,得出整个产品大的模块。这个阶段可用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应该是卡片分类。实际工作里,需要参考用户任务、用户目标来决定各个模块包含的功能。
四、交互设计阶段
1)这个阶段大多数交互设计师都很熟悉,也很多文章或书本有讲,这边就总结一下自己常用的用流程吧,一般是按用户流程来走设计过程,明确这个流程中的用户任务,用户做这个任务所要达成的目标,这样一来在过程中的操作或者信息主次就很容易区分出来了。至于具体用什么交互形式,这个需要交互设计师的个人积累,根据具体的操作或信息类型选择合适的交互方式(更具体到web或者app就是交互控件)。
2)一般就是想清楚“用户在什么场景下操作什么达到什么目标/用户在什么场景下通过什么操作达到什么目标”,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社会新闻展示页面的分析:
用户:20岁以上,男性偏多,浏览型,无明确目的
场景:碎片化,移动,例如,公共交通工具上,用餐间隙
操作:浏览新闻列表
目标: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并查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初步得出这个页面的线框:
1)字体清晰易读,提供摘要,最好有配图,这样一是考虑场景的碎片时间,二是快速筛选出自己感兴趣内容。考虑到移动场景下的流量问题,图片最好采用缩略图。
2)可以对新闻设置若干维度,热门(点击数)、赞等等,这些指标也可以帮助用户判断自己是否要阅读这条新闻,至于这些互动如何去设计又需要另外的分析。
上面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真实的从0到1的产品设计过程会遇到很多复杂情况,但是再复杂的产品也是从这些小处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
五、交互设计自查阶段
经过上一个过程应该能得到初步的线框稿,上一步的线框稿应该包含了整个产品的架构和主要用户流程,在这一步需要对用户回退流程和一些边缘情况做补全,有的设计师可能会在上一步中把这些一起完成,但是我个人习惯是先完成主要的流程设计,再去补全这些情况。
1)交互设计师最好建立一个自查清单,这样可以将遗漏减到最小,关于交互设计自查清单也有一些资料可参考,这里不再展开。
2)在完成细节设计之后,记得回归到整个产品的层面来审视自己的设计,在专注于细节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忽略整个产品协调度,所以需要时时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设计。
六、设计评审阶段
设计评审阶段考验的是交互设计师在设计中的思考过程,没有经过仔细思考的设计常常在这个阶段会被推翻或者被质疑。
1)在设计评审时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受到技术人员的质疑,初创公司的开发资源向来比较紧缺,你需要了解这个开发团队的特性、长处和短处,还有他们面对的时间压力。养成跟开发人员沟通的习惯,耐心去了解某次质疑后面切实面对的技术难题,避免以后再出现这种情况。
2)当然有的时候确实会遇到开发“嫌麻烦”觉得“没必要”这种情况,这个时候设计的思考过程就发挥了作用,清楚的阐释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方案,其他方案存在的问题。这里要清楚的是,没有最好的方案,每种方案都有自己最适合的情况。
七、产出物交付
经过设计评审后,可能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一些小的修改,修改完成并通过小范围评审后就可以将自己的产出物交付给开发了,关于交互文档的资料也很多,这里也是我需要检讨的地方,因为时间紧,自己产出的交互文档一直比较简陋。
产出物交付之后也要记得实时跟进一下开发那边的进度,并不是交付出去就什么都不管了,有时候开发那边也会需要跟你沟通,总之交互设计师在整个产品的开发过程中都要保持跟团队各个角色的沟通。
八、验收
设计验收就是对实现效果的检查,同时也算对自己的设计的再一次自查吧。一般情况下设计方案都不会100%实现,这种时候,开发往往也开始了下一个项目的开发,只会有一小部分的时间来处理已完成项目的修改,这个阶段就是跟进开发,强调未实现的部分对整个产品的影响,强调这部分设计的重要性。
在一些对设计没有那么看重的公司,设计师自己也需要有取舍,公司给到的资源就这么多,先保证产品中主要的用户流程是顺畅优雅的。遇到这种情况的设计师更多的是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这里不展开。
以上就是自己工作几个月以来对整个工作流程的简单总结,中间有很多可以展开的点,以后会陆陆续续写出来,一是可以自己总结和反省,二是希望能把自己的思路跟大家分享交流,发现自己的局限和偏颇,欢迎看到这篇的朋友找我聊聊或者提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