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还给学生

        构筑理想课堂是新教育十大理念之一,也是我们教学工作者追求的终极目标,我也一直朝着这个目标不断的努力、探究、实践,改进。

      新的课改理念也明确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理论早已烂熟于心了。可是,想改掉一种习惯,终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这不,一不留神又回到了解放前。前段月考后,我对月考试卷进行了评讲。当我讲到句型转换的时候,重点对缩句和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进行了总结性的讲解。首先,我先让孩子们谈缩句的方法及应遵循的原则。这个问题一经抛出,这学期我才接手的学生便一脸茫然。从他们的眼神里,我读出了他们原来的老师一定没这么总结过。之后,我又让我带过的同学来讲述缩句的规律,四条规律孩子们记的还很清楚。之所以他们能说的头头是道,是因为上学期抽了一节课进行过专题训练。讲到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时,学生们回答的情况与提问缩句时的情况一模一样。我又耐心的给孩子们做了讲解,并让孩子们认真地在书本上显眼的位置做了记录,便于复习。

      今天下午语文课上,我们复习练习册,又复习到反问句与陈述句转换的练习题。我先让孩子们谈谈我上次给他们总结过的转换方法,提问先从中等生开始,小A站起来后默不作声。接着提问小B,她说:“把标点符号换成句号”,之后就不再说话了。我又提问小C,他说:“把反问词换成否定词。”小D说:“把‘不’字换成……”我打断了他的话说:“我是这么讲的吗?”其他同学说:“是否定词换成肯定词。”孩子们的回答真的是让我既失望又生气,原本以为上次讲过的东西,并且把转换规则讲解的清楚的不能再清楚了,怎么会是这样呢?可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真的是这个班的孩子太笨吗?还是……

      课后,我反思良久,并重新阅读了理想课堂的六个“度”。我觉得我的课堂之所以不成功,问题并不在学生身上,而是出在参与度和练习度这两个方面没有把握好,也没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反思之后,我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理想课堂的六个“度”,决定把课堂还给学生,尽可能的让孩子们都参与进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构筑理想课堂作为衡量我教学成功和失败的准则。我会努力用最短的时间达到实现理想课堂的目标,让遇见我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有属于自己的春天,都能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