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408-410

杂阿含经408-410_第1张图片

四零八、思惟经:本经叙述应废除世间的诸思惟,而学四圣谛。

四零九、觉经:本经叙述不起贪、填、害之三恶觉,应起四圣谛之觉。

四一零、觉经:本经叙述不可生起亲里觉等事,当起四圣谛之觉。

四圣谛解释链接

(四零八)思惟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论。或谓世间有常①。或谓世间无常②.世间有常无常③.世间非有常非无常④。世间有边⑤.世间无边⑥.世间有边无边⑦.世间非有边非无边⑧。是命是身⑨.命异身异⑩。如来死后有⑪.如来死后无⑫.如来死后有无⑬.如来死后非有非无⑭

尔时。世尊一处坐禅。以天耳⑮闻诸比丘集于食堂论议之声。闻已。往诣食堂。于大众前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汝等比丘众多聚集。何所言说

时。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我等众多比丘集此食堂。作如是论。或说有常。或说无常。如上广说

佛告比丘。汝等莫作如是论议。所以者何。如此论者。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正觉。非正向涅盘。汝等比丘应如是论议。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所以者何。如是论议。是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盘。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①世间有常:宇宙的主体是永恒不变的。

②世间无常:宇宙的主体是无常的,会消失而一了百了(断灭论)。

③ 世间有常无常:宇宙的主体是常也是无常。

④ 世间非有常非无常:宇宙的主体不是常也不是无常。

⑤ 世间有边:宇宙有边界。

⑥ 世间无边:宇宙没有边界。

⑦ 世间有边无边:宇宙既是有边界、又是没有边界。

⑧ 世间非有边非无边:宇宙既不是有边界、也不是没有边界。

⑨ 是命是身:生命(灵魂)即是肉体,两者不可以分离。另译为「命即是身」、「彼命彼身」。

⑩ 命异身异:生命(灵魂)是一回事,肉体是另一回事,两者可以分离。

⑪ 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常存。

⑫ 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就没了。

⑬ 如来死后有无:如来死后既存在又不存在。

⑭ 如来死后非有非无:如来死后既不存在又不是不存在。

⑮ 天耳:能听到不论远近的声音的神通。又译为「天耳通」、「天耳智通」、「天耳智」。

[对应经典]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谛相应56〉第8经思经。

------------------------------

翻译:

四零八、思惟经:本经叙述应废除世间的诸思惟,而学四圣谛。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有众多的比丘聚集在食堂里,他们这样地谈论着:有人说世间有常、有人说世间无常、有人说世间是有常也是无常、有人说世间既不是有常也不是无常,有人说世间有边际、有人说世间没有边际、有人说世间是有边际也是无边际、有人说世间不是有边际也不是无边际,有人说生命就是身体、有人说命异于身而身也异于命,有人说如来死后还存在、有人说如来死后不存在、有人说如来死后有存在也有不存在、有人说如来死后既不是还存在也不是不存在。(以上所说为十四无记)

  当时,世尊在一处静坐修禅,他以天耳听闻到那些比丘们聚集在食堂里谈论的话语。听后,他去到食堂,就在大众前铺好座席坐下,然后就问众比丘说:﹁诸位比丘!你们群聚在此谈论什么事呢?」

  这时,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啊!我们这些比丘群聚在食堂里,这样地谈论着:有人说有常,有人说无常,……。」就如前面一样地广说。

  佛陀告诉比丘说:「你们不要讨论这些问题。为什么呢?因为讨论这些问题对真义没有助益,对正法没有助益,对梵行没有助益,不能使人有智慧,不能得到正觉,不能正确地趋向于涅槃。你们比丘应该谈论的是:这苦圣谛、这苦集圣谛、这苦灭圣谛、这苦灭道迹圣谛。为什么呢?因为讨论这些问题,才是对真义有所助益、对正法有所助益,对梵行有所助益,能使人有智慧,得到正觉,能正确地趋向于涅槃。所以,比丘啊!对于四圣谛如果还未觉证的话,就应当运用各种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进步的心,精进修学,使能证悟。」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四O八经解释:

1、天耳:即天耳通,六通之一。以与天耳相应之智慧,证知一切之声境,而能通达无碍。法界次第中上云:「修天耳者,若于深禅定中发得色界四大清净造色,住耳根中,即能闻六道众生语言及世间种种音声,是如天耳通。」

------------------------------

 

(四零九)觉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或有贪觉觉①者。或嗔觉觉者。或害觉觉者②

尔时。世尊知诸比丘心之所念。往诣食堂。敷坐具③于众前坐。告诸比丘。汝等莫起贪觉觉。莫起恚觉觉。莫起害觉觉。所以者何。此诸觉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正觉。不向涅盘。汝等当起苦圣谛觉.苦集圣谛觉.苦灭圣谛觉.苦灭道迹圣谛觉。所以者何。此四圣谛觉。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向于涅盘。是故。诸比丘。于四圣谛当勤方便。起增上欲。正智正念。精进修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① 贪觉觉:想到(寻求)贪的想法(念头)。这裡的「觉」是旧译,新译为「寻」,是投向的注意力。第一个「觉」是名词、第二个「觉」是动词。「贪觉觉、瞋觉觉、害觉觉」相当的南传经文为「欲寻、恶意寻、加害寻」。

②害觉觉:想到加害他人的想法。

③ 坐具:跟衣服的质料一样,坐时或卧时垫在身下,以保持衣服乾淨的长方形布。又译为尼师坛、敷具。

[对应经典]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谛相应56〉第7经寻经。

------------------------------

翻译:

四零九、觉经:本经叙述不起贪、填、害之三恶觉,应起四圣谛之觉。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迦兰陀竹园里。那时,有众多的比丘群聚在食堂里,有人生起贪欲的心念,有人生起瞋恚的心念、有人生起害人的心念。

  那时,世尊知道了众比丘心里的想法,于是就去到食堂,铺好了座席,就坐在群众前,然后告诉众比丘说:「你们不要生起贪欲的心念,不要生起瞋恚的心念,不要生起害人的心念。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心念对真义没有助益,对正法没有助益,对梵行没有助益,不能使人有智慧,不能得到正觉,不能趋向于涅槃。你们应当生起苦圣谛的心念、苦集圣谛的心念、苦灭圣谛的心念、苦灭道迹圣谛的心念。为什么呢?因为生起这四圣谛的心念,才能对真义有助益、对正法有助益、对梵行有助益,能使人有正智,得到正觉,趋向于涅槃。所以,众比丘啊!你们对于四圣谛应当运用各种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进步的心,以正智正念去精进修学。」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

(四一零)觉经

如是我闻

一时。如上广说。差别者。起亲里觉①.国土人民觉②.不死觉③。乃至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①亲里觉:想起亲戚乡里的念头。

② 国土人民觉:想起国家人民(众生)的念头。又译为「人众觉」。

③ 不死觉:想要长生不死的念头。

[对应经典]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谛相应56〉第7经寻经。

------------------------------

翻译:

四一零、觉经:本经叙述不可生起亲里觉等事,当起四圣谛之觉。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省略处经文)就如前经所广说的,所差别的是:「莫生起亲戚邻里的心念、国土人民的心念、不死的心念……。」乃至闻佛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谛相应56〉第8经思经。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谛相应56〉第7经寻经。

七.觉

  “比丘们,你们不要作贪欲觉、瞋恚觉、恼害觉这些恶不善觉。这是什麼原因呢?

  “比丘们,这些觉没有意义,不是梵行的基础,不能带来厌离、无欲、寂灭、寧静、无比智、正觉、湼槃。

  “比丘们,你们要作什麼是苦、什麼是苦集、什麼是苦灭、什麼是苦灭之道这些觉。这是什麼原因呢?

  “比丘们,这些觉有意义,是梵行的基础,能带来厌离、无欲、寂灭、寧静、无比智、正觉、湼槃。

  “比丘们,因此,你们应要熟习:如实知道什麼是苦,如实知道什麼是苦集,如实知道什麼是苦灭,如实知道什麼是苦灭之道。”

八.思考

  “比丘们,你们内心不要作 ‘世间是常’ 、 ‘世间是断’ 、 ‘世间有边’ 、 ‘世间没有边’ 、 ‘生命和身体是同一样东西’ 、 ‘生命是一样东西,身体是另一样东西’ 、 ‘如来死后还存在’ 、 ‘如来死后不存在’ 、 ‘如来死后既存在也不存在’ 、 ‘如来死后既不存在也不是不存在’ 这些恶不善的思考。这是什麼原因呢?

  “比丘们,这些思考没有意义,不是梵行的基础,不能带来厌离、无欲、寂灭、寧静、无比智、正觉、湼槃。

  “比丘们,你们内心要作什麼是苦、什麼是苦集、什麼是苦灭、什麼是苦灭之道这些思考。这是什麼原因呢?

  “比丘们,这些思考有意义,是梵行的基础,能带来厌离、无欲、寂灭、寧静、无比智、正觉、湼槃。

  “比丘们,因此,你们应要熟习:如实知道什麼是苦,如实知道什麼是苦集,如实知道什麼是苦灭,如实知道什麼是苦灭之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杂阿含经408-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