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马记忆

期待已久的第一届西安马拉松开赛了。工作关系没能在今年四月参加省内的杨凌马拉松赛事,恰逢此次西马(不凑字数的简称)家门口举办,补缺了今年的遗憾。

10.28是开赛日,7点半鸣枪开跑。马拉松赛场的起点是古城的正南“永宁门”。极具历史厚重感的南门前人头攒动,锣鼓喧天,警卫保安志愿者环伺周遭,直升机嗡嗡的在天空盘旋,圈出好一片嘉年华!

记得在知乎上有一个问答,“跑马拉松的时候,你都在想些什么?”其实个人认为每次想的事都不尽相同,最大公约数当然是每次希望跑出更精彩的自己。但每一次都有各自的不通,这次西马感触更多。

感触一:参加全马的每一分钟每一秒,其实都在默默观察自己身体的变化。每跑出一公里都在查看配速是否均匀,观察地形,调整频率,找准此次比赛的节奏。一个名词可以准确地形容这种意识主导的行为——内视。百度百科称:“内视又称内观。《列子·仲尼》: 务外游者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指内观体道。”道家《太上老君内观经》继承发展了这种养生方法。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也提及内视并引用。

感触二:第一次参加全马时(虽然我只参加过三个),带了三个能量胶的我不屑一顾,愣是省下来一个没吃,跑完还沾沾自喜。最后才知道能量胶能够快速被吸收,补充体力。这一次西马腰上别了三个,妥妥的。分别在14公里、24公里、34公里处,撕开吃进嘴里。虽然甜的腻人,但是让我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感觉精力可持续,真是尝到了甜头!

感触三:第一次参加全马,知道自己爱出汗,老老实实按攻略在22公里开始服盐丸补充,虽然怂的不行,但在41公里才稍微感觉左小腿有瞬间肌肉抽筋的感觉。这一次西马,盐丸自己事先没有准备,仅在31公里补给站吃了一颗。33公里开始出现瞬间的抽筋征兆,35公里后明显出现,吓得我赶紧降低速度,放慢节奏,左腿每一次的跃出,尽量笔直伸出并强行勾起脚尖,二十余次后缓解。37公里最为明显,大惧!再次重复,并保持踢出后伸直勾脚的状态,六十八次后征兆终于消除。此后每公里再度出现时,我已不再担心,重复默数次数搞定,直至41公里后消失,当然,配速从512直至滑落627。事后才明白排除天气温度低的原因,是盐分缺失的缘故。最终自己在默念安全完赛的心理暗示下,以335安全完赛,虽然此次无缘闯进330关口。

感触四:跑鞋虽然穿的七成新,但依然双脚内侧各磨出了一个大水泡。还是过于重视西马导致的,鞋带比前几次赛前LSD训练时系的过紧,日常训练也多是留有余地。这一次倒是一门心思琢磨着紧衬利落了,鞋脚间隙过紧,导致在十七公里时出现疼痛,直至终点。大半程里只能慰藉自己,这样可以分散注意力,增强其他身体的不适感的抵抗力。倒是验证了成语“过犹不及”。

其余感触不再赘述,回顾此次西马,所谓科学的马拉松参赛方法,个人理解就是严格掌握前人总结的规律执行,在自身N多次赛事中验证掌握的效果,逐步改变不良习惯。即便个人推陈出新,也需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层楼。马拉松赛来不得半点儿马虎,由不得自己罔顾规律、信马由缰。

世间事物皆有相通之处。不遵循游戏规则,不遵守客观规律,不可能赛出马拉松的好成绩。人生亦然!

你可能感兴趣的:(西马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