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如水,语言若瓢

日期:2017.10.12

思维如水,语言若瓢.jpg

摘要

本文向大家介绍了语言作为工具的定义和限制性表达思维的基本功能。思维若水,语言若瓢。纵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也介绍了思维里的两种模式:先后顺序模式并举模式,以及由之而来的两种解释现象的角度——因果论和目的论。

同时,还介绍了一种不一样的时间观念及其来源:

  • 时间只是一种心智的概念,配合空间和数可以让人对事件排列的先后顺序进行比较。
  • 人类选择了先后顺序这种排列方式来描述事件关系,由此抽象出了“时间”概念。**

小结为一点:人类的概念不过是人类语言对于思维的限制性表达。作为概念的使用者和承受者,我们要注意概念的“限制性条件”及其合理性。

关键词

语言思维时间因果论目的论

正文

1. 引子

衰老的真相:一个“假装活在1959年”的实验[1]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艾伦·朗格[2]做了一个有趣的研究(1979年)。

她让两组老人生活在一个他们安排的“时空胶囊”里面,这个地方完全按照20年前的样子来布置 —— 上世纪50年代的报纸、音乐、电影、情景喜剧。

两组人唯一的不同是,一组人要努力“假装”自己活在1959年,要用现代时表达;另一组人则可以用过去时,他们以怀旧的方式讨论1959年发生的事。

一周以后,艾伦·朗格发现:

两组人的视力、听力、记忆力、血压都有很大的改善。更有意思的是,那一组假装自己在1959年的老人身体更好,甚至有几个老人玩起了橄榄球。

于是艾伦·朗格认为:

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老年人的虚弱、无助、多病,常常是一种习得性无助,而不是必然的生理过程。

古典在《老年规划》一文中还写道:

脑神经科学也指出,一半以上的老人,大脑活跃程度和20多岁的年轻人没有什么区别。

说明所谓的“老人们”在生理机能上,尤其是大脑,并没有比年轻时降低多少。这也说明我们的生理衰老更多的是在“配合”我们相信的语言概念。

那为什么语言概念会如此大地影响一个人的行为?
那压力、疲劳等会不会也是语言概念对我们的暗示而已呢?

这一篇文章先来谈论的什么是语言以及与语言背后的BOSS及其关系。


2. 语言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也是一种行动。

语言到底指什么?
我们知道,不只是说出来的才是语言,肢体动作(尤其是手语)、文字也都是语言,它们都可以表达我们我们内心的想法。
特德·姜《你一生的故事》中借女主角路易斯之口说道:

思维意味着心里说话……不管用什么语言,模式都是一个:思维就在心里用内在语言说话。

由此可以窥探出语言的特征:

通过语言可以表达我们的思维,或是内在表达或者外在表达。

而且语言也只用来表达思维,不然它还能干什么?

同时可以看到,语言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产生形式或不同的传播形式——言,确是语言;行,也确是语言;心声,也确是语言。于是,可以简单理解为:语言是用来呈现思维且具有多样式的基本工具 ——是基本工具而不是扩展工具。比如思维导图就是建构在文字、图片(形状、颜色等)基本语言上的思维呈现平台,属于扩展工具。

语言用来呈现思维,那思维是什么呢?

思维对人类而言是个抽象概念,是对内心活动的一个统称。对于抽象之物,我们无法在抽象中把握,而是具象化到实际中来理解。既然如此,那就改变问题角度:我们用思维来干什么?

不必复杂求证,就一句话:人用思维来理解和自己相关的世界,包括这世界里的实体及其联系。 综上所诉,就可以对语言进行抽象化定义:

只要是用来描述世界实体及其联系的工具都叫做语言。

很显然,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就是说,我们表达出来的语言——无论是内在表达还是外在表达——就代表着我们的思维。常说的“文如其人”既是如此。

既然语言是思维的载体,那就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来反向“塑造”思维。就如同容器(比如玻璃瓶)与水,水的呈现形式(水的存在和容器无关)由容器决定,通过容器我们就可以对水进行相关调整以便适应于不同的场景需要。

语言就是我们思维的容器,既是容器,就意味着有边界,有边界就意味着有局限性。于是,更准确地描述语言核心功能为:

语言对我们的思维起到限定性表达。

即在表达思维的同时也通过其特性对思维进行了某种特定的“滤波(滤波:过滤功能,对相应的信息做特定处理,比如去除或增强),从而起到了调整作用。

更精确地说,语言就是一种加诸于思维的滤波器(类比于“空气过滤器”),不同形式的语言的滤波性能不一样,自然得到的结果就不一样,反映到现实生活中就是行为不一样。**

同时,每个群体(民族或者国家、共同体,区域等)又是一个滤波器,对语言本身又进行了滤波,于是导致了不同群体的语言体系都不太一样,反映出来就是文化习俗的差异。有时,不同群体的语言体系差异之大,使得不同群体之间很难通过该种语言形式(比如语言)沟通,而不得不改用或者混用另外的语言形式(比如肢体动作)来完成交流——这意味着滤波器的目的是为了将语言调整到较优状态以便使得群体沟通效率最大化

接下来,每个人又是一个滤波器,对群体语言再一次滤波,得到每个人都不一样的语言模式,这也就是看上去每个人想法都不一样的原因。

我将语言形式、群体、个体分别命名为滤波器A滤波器B滤波器C

滤波器A

滤波器A,限定语言表现形式,包括语音、肢体动作(各种行为)和文字等。

滤波器B

滤波器B,限定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等,更多的属于潜意识或者说社会习俗。

滤波器C

滤波器C,限定个人视野和三观等诸多个人观念。

其中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中世界观之“世”与“界”分别代表时间与空间,所以世界观最根本之意就是指时空观。而当跳出个人角度,站在人类群体的角度来看人类的时空观时,这就属于滤波器B的范畴。

来来来,我们不妨试上一试!


3. 思维

3.1 时间

这部分想和大家聊一聊这时空观中的时间观,探讨一下时间特性以及其对我们思维的影响。

时间指的是什么?

现代哲学对于时间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 一派认为时间是宇宙的基本结构,也称为“牛顿式的时间”;
  • 另一派认为时间不是任何一种已经存在的维度,也不是任何会“流动”的客观实在,只是一种心智的概念,配合空间和数可以让人对事件排列的先后顺序进行比较。

我个人赞同后一派的观点。

时间并不存在,它只是“表达事物方式的产物”。有了“时间”这个概念,我们就如同有了称手的工具,能够更好地描述事件排列的先后顺序。也即人类选择了先后顺序这种排列方式来描述事件关系,由此抽象出了“时间”概念

先后顺序是一种排序方式,也可以采用别的排序方式,比如“并存为一滩”——就如特德·姜在《你一生的故事》里虚构的外星人七桶肢的排序方法。我们的思维在自由状态下对各种观念的排列就是多种方式并存,并不只是先后顺序,也有并列关系。如果我们彻底放弃先后顺序的视角,改用别的排序方式来描述事件关系,那么“时间”概念就不会存在了。七肢桶就没有时间这个概念,不存在以前、现在和未来的区分,在他们眼里,事件的所有状态就呈现为一滩,同时并存的。


3.2 因果论

由先后顺序的排序方式“繁衍”出来的概念除了“时间”外还有“因果关系”。

我们采用因果关系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用这种方式来解释事件先后排序的内涵最方便:一个事件引发另一个事件,一个原因导致一个结果,由此引发连锁反应,事物于是由过去的状态发展到未来的状态。特别明显得就是,我现在用的就是因果式的语言。对我而言用起来如此简单,简直信手拈来!


3.3 目的论

从科学研究的角度重新审视一下“时间”。在物理研究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么一个概念——时间对称性

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具有时间的对称性,也就是说,不论过去现在,物理的物性不会发生变化。

对于物性而言,不管时间代表的是何种排列方式并不影响其表达。就如同同一种语义可以由不同的命题来表述,这意味着物性除了从基于先后顺序的因果角度表达外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来表达,比如目的角度。

一种是因果角度,一种是目的角度,两种都是成立的。无论上下文如何,任何一种解释角度都不会失效。

这里提到了“目的”,不知道大家在学物理学过程中有没有遇到最小作用原理这个概念?其实质就是变分原理,只是在物理学中被称之为“最小作用原理”。简单来说,变分原理就是指基本所有学科的研究问题都可以通过变分法转化为求极值找最优的问题。“求极值找最优”就是“目的”——也就是说,变分原理就是个目的论的代言人。

几乎每一条物理定律都可以阐释为变分原理,但人类头脑在思考这些原理时往往将它们简化表述为因果关系的公式。

我们采用因果关系,是因为我们通过事件先后顺序感知世界,用这种方式来阐述事件先后顺序更为便利。而七肢桶则是采用目的关系,物理属性用目的论的形式加以解释最便利。

总结

本篇文章介绍了语言的定义和功能:

  • 语言,是用来描述世界实体及其联系的工具。
  • 语言的功能:对我们的思维进行限定性表达。

也介绍了思维里的两种模式:先后顺序模式并举模式,以及由之而来的两种解释现象的角度:

  • 因果论: 一个事件引发另一个事件,一个原因导致一个结果,由此引发连锁反应,事物于是由过去的状态发展到未来的状态。
  • 目的论:将事件足够多的状态综合分析(即对事件做一段时间的观察)便会发现,被观察事件本身具有某种要求,某种目的,比如最长/短时间。

同时,还介绍了一种不一样的时间观念及其来源:

  • 时间只是一种心智的概念,配合空间和数可以让人对事件排列的先后顺序进行比较。
  • 人类选择了先后顺序这种排列方式来描述事件关系,由此抽象出了“时间”概念

通过这些探讨,向大家表明一点:很多习焉不察的概念,不过是我们的语言对于思维的限制性表达,即有条件的表达。通常情况下这些条件都是隐藏着的,故为隐性条件。我们不会在意、也没必要在意所使用概念的前提——因为大家都对此形成了共识。但是,

  • 这个前提——限制性条件,随着我们的认知不断地扩大是否一直是合理稳定的?
  • 如果发现它有漏洞,我们该怎么办?
  • 有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条件,如果有,会是怎样的?

这,就是我接下来的文章要做的事情。


  1. 材料来源:古典《超级个体 <老年规划:用年轻的方式老去 49-4>》 ↩

  2. 艾伦·朗格是第一位在哈佛大学心理学系获得教授席位的女性。 ↩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维如水,语言若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