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卓越的足迹——读《56号教室的奇迹》

读过《第56号教室的奇迹》后,相信大家一定会对雷夫那些被称之为疯狂的举动感到不可思议,也一定会有人敬佩雷夫、羡慕雷夫,但同时也会对雷夫所有的行动持以敬而远之的心态。一句话,对于雷夫创造的奇迹,我们产生的更多的只是一种观望、对比、以及对比后的感慨心理,感慨这一切之于我们将是不可能的一件事。但是我想这必定不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答案,也就是说我们的答案是武断的。

  不可否认,雷夫是伟大的,他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榜样,甚至可以说是我们全中国教师的榜样,也正是这个榜样,向我们证明了:抱定信念去做,就有可能。当我们试图从他身上寻找教育的技巧时,他也告诉了我们:成功无捷径!

  既然无捷径,那么雷夫教室的卓越又何以可能?一定有一种什么内在能量存在着,这个教室才会有如此卓越的呈现。

我们是否可以进一步思考一下这些问题:雷夫的教室与我们一般的教室究竟在本质上有何区别?这个教室是不是有着某种共同的信念在支持着?而我们又要从何做起?当我们这样去寻根问底的时候,我们得出的答案或许会更有意义。

现在我们一起来追寻一下雷夫教室走向卓越的足迹,让我们去看看雷夫教室成功的根源来自于哪里?这一切何以可能?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雷夫的教室是一个有着共同愿景,师生彼此相互信任,共同穿越伟大课程的学习共同体。这就是促使它走向卓越的根本之处。

首先,雷夫的教室,是一个有着共同愿景的文化共同体。

“愿景”,百度解释:是人类永远为之奋斗希望达到的图景,它是一种意愿的表达,愿景概括了未来目标、使命及核心价值,是最终希望实现的图景。通俗点就是希望达到的地方。

一个学校要有一个学校为之奋斗的图景,就是我们要知道到底要成就怎样的学校,学校才有可能朝着某个方向走。一间教室也应该有一间教室想要为之奋斗的图景。如果没有一个愿景,一个集体将会是盲目、压抑的存在。美国哲学家罗蒂·鲍尔有句名言:如果你走路不知道要去哪里,你就很可能无法到达那里。

因此雷夫的高明之处是,在他的教室中,所有的行动都围绕着一个愿景进行,这个愿景是:

让每一个学生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在“道德发展六阶段“这个阶梯上,不断地往上走。

让每一个学生成为追求卓越的人。选择自己喜爱与合适的课程,让自己达到卓越。

让每一个学生成为热爱阅读的人。终生为自己的人生而读。

让每一个学生成为独立自强的人。学会管理自己的金钱、生活和情绪。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雷夫教育的目的指向是让每一位学生成为会感受美、自律的、具有高尚情操的文化的“人”,而不只是一个掌握知识的学习者。

说到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英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开篇中说的话:

  文化是思想活动,是对美和高尚情感的接受。支离破碎的信息或知识与文化毫不相干。一个人仅仅见多识广,他不过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用而令人讨厌的人。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和艺术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

怀特海在这里指出教育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成为有文化的人,一个是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成为有文化的人是主要的目的,是基础。这一观点雷夫与怀特海不谋而合,而且是高度一致的。

其次,雷夫设计优秀或卓越课程,与学生们共同穿越,让学生的生命不断地变得完整。

雷夫为教室的愿景设计了各种各样的课程,让孩子们在不断的超越课程中得以成长。

主要有十大课程:人格道德课程(经济体系、道德六阶段)、莎士比亚课程、写作课程、数学课程、旅游课程、电影课程、艺术课程、自然课程、体育课程、公益课程。

其中人格道德课程、莎士比亚课程是堪称卓越的课程。“卓越”是超越优秀的存在。

这里所指的雷夫的“课程“并非指平常的一堂课,而是包括整个过程的课程。它是一条路或是一段旅程,是用脚走出来的道路。“课程,就是我们要穿越这段旅程中的全部:意愿、计划、资源、行动、反思、构建下的经验。”课程是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去穿越,无论是知识经验,还是思想都将得到成长的一个过程。就像道德人格课程,它是渗透学生生活各个角落,走进学生内心,让学生变得高尚的课程,莎士比亚的戏剧表演,让孩子们成为一个音乐人而非仅仅掌握音乐技能、让孩子们学习了语言,甚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让孩子们学会用思想去思想。

    事实上,借鉴雷夫的行动,我们也可以尝试着去做一些课程,让学生在完整的课程中得以成长,有目标有设计有愿景,譬如诗歌、阅读以及我的一些音乐课程等。一学期不行、就一年,一年不行可以两年,长时间的坚持“只做一件事”。我们有很多生活上的事情磕磕绊绊,我们可以不必像雷夫那样将全部的精力投入,但是如果日积月累地去做一次课程,我们也会有收获,有成就的。

这里我想到,我曾经为了激励学生,我也曾盲目地模仿过雷夫老师的“班级经济体系”:学生哪个方面表现好会在相应方面付给其“工资”,学生可以用一定的工资获得好的座位或者奖励。但一实施,学生就直冲着这个目的去做事情,根本达不到人格教育的目的。

当时我就奇怪,为什么雷夫能而我不能?接下来要讲的一点也许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三、雷夫创造了一间润泽的教室,这样的教室是一切学习的基础。

“润泽的教室”是日本学者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这样定义: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师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即使耸耸肩,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也能够得到大家自觉地尊重,得到承认。“润泽的教室”给人的感觉是教室里的每个人都是那么的放松自如,呼吸和其节奏都是那么地柔和,教室中人与人之间关系也是那么地融洽。

润泽的教室得以存在的前提是教师对学生有着深深的爱和理解。

雷夫是关爱学生的,他的教室拥有着“润泽教室”的一切特点:教室里以信任取代了恐惧(学生的恐惧、教教师的恐惧、教室的恐惧),师生信守承诺,雷夫对孩子们有着公平合乎逻辑的纪律教育,雷夫时刻为孩子们树立榜样。如此学生即使犯错,老师对他的惩罚和批评,他也能从中感受到爱。

但是我们却极少看到雷夫有批评学生,在书里为我们举了一个教育学生的例子: 【概括:就是雷夫一位学生丽莎在交作业的时候找不到她的作业,非常着急,但是雷夫用十分温和的语气跟他说他相信这个女孩子,同时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这是自己乱放东西的后果,他由此也给女孩子提出建议请她的好朋友帮她整理东西,从此以后女孩子再也不会忘带作业】 

丽莎是我班上的学生。她很可爱,但是每一科都跟不上进度。她不是聪明过人的那一类人,而她的父亲看到我在她的作业上写着她可以做得更好时,就火冒三丈。

  某日,我在教室里收取学生的家庭作业,作业的内容是以“印第安疯马酋长”为题的简单填字游戏。当天是交作业的截止日期,但丽莎找不到她的作业。当时才刚开学,丽莎迫切想有好表现。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翻着书桌里的几个资料夹。她知道我就站在她身后,所以拼命在找那一份不见了的作业。

  雷夫:丽莎?

  丽莎:雷夫,等我一会儿。我带了作业我做过了。真的啊!

  雷夫(轻声地):丽莎?

  丽莎:真的,雷夫。我真的做过家庭作业(还在拼命找)。

  雷夫(已经在哼唱了):丽——莎?

  丽莎(从徒劳无功的翻找中停了下来,抬头往上看):什么事?

  雷夫:我相信你。

  丽莎(不发一语,眼神中带着疑惑):……

  雷夫:我相信你呀!

  丽莎:真的?

  雷夫(轻声地,带着微笑):当然啰,丽莎。我相信你已经把作业做好了。可是你知道吗?

  丽莎:什么?

  雷夫:眼前有个大问题哦——

  丽莎(怯生生地,停顿许久):我乱放东西。

  雷夫:没错,你得更有条理一点。现在,何不挑两个你信得过的好朋友?

  丽莎:露西和乔依丝?

  雷夫:很好。今天吃过午餐以后,请她们帮你整理资料夹,好吗?

  丽莎(松了一口气):好……

……结局是,在接下来的一整年里,丽莎再也不曾忘记带作业了。

在这里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雷夫对学生的深深信任不只是言说而已。自己也身传言教为学生创设了非常舒适的环境。

我们也不妨试着去理解孩子、理解教育,不要用廉价的赞美或轻率的批评来管理学生,我们试着去理解孩子,有了理解才会有真正的赞美与深刻的批评,否则一切的批评和惩罚都将是冰冷的,一切的赞美也极难达到该有的目的。

在雷夫的教室中,我们可以读出“信任”、安全感、爱、公平、尊重、积极动力(榜样的力量)等等词汇。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我们又可以发现,除了第一层次生理需要问题外,这几个词分别存在于前三个层次的较低级的基本需求。一旦这些需求得到满足,人就会要求更高的需求,即成长的需求,也就是说,在雷夫的教室中,孩子们的基本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从而能自觉地投身于更加高级的成长需求,这正是雷夫卓越之所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追寻卓越的足迹——读《56号教室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