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表简介
ST 表是用于解决 可重复贡献问题 的数据结构
可重复贡献问题:是指对于运算\(opt\),满足\(x\ opt\ x =x\),则对应的区间询问就是一个可重复贡献问题。(摘自OI wiki)
说人话,就是对区间的重复运算不影响结果。比如区间最值问题(RMQ),区间GCD
比方10个数求最大值,先对前7个数求最值,再对后6个数求最值,中间有一段重复没有关系,最后再对求出的两个最值再求一次最值,这种方法是正确的。
按照第一段的话说,就是\[max(1,2,...,10)=max(\ max(1,2,...,7)\ ,\ max(4,5,...,10)\ ) \]
ST表主要运用了倍增的思想,可以做到\(O(nlog_2n)\)预处理,\(O(1)\)回答每次询问,但不支持修改操作
具体实现
预处理
首先,令\(f(i,j)\)表示区间\([i,i+2^j-1]\)的最值
显然,\(f(i,0)\)表示区间\([i,i+2^0-1]\),也就是\(a_i\)的值
在其他维度中,\(f(i,j)\)表示区间\([i,i+2^j-1]\)的最值,相比起\(f(i,j-1)\)而言,所表示的区间范围扩大了两倍。最开始提到过,对一个区间求最值的问题可以转换为对两个小区间分别求最值,既然是两倍范围,那么就可以拆成两个区间,这样就可以通过上一维度的信息求出当前维度的信息。
即\(f(i,j)=max(f(i,j-1),f(i+2^{j-1},j-1))\)
那么预处理的代码不难写出
void pre()
{
for (int i=1;i<=n;i++) //第一维的数据输入
cin>>f[i][0];
for (int j=1;j<=21;j++) //2^21大概是
for (int i=1;i+(1<
计算
预处理中,每一层维度的覆盖范围都是\(2^x\),当然 每次询问的范围 都不可能刚好是这样的指数范围,因此,还要对运算的区间进行处理
根据可重复贡献问题的定义,重复区间的计算并不会对最值产生影响,那么就可以将待求区间划分为两个子区间
我们希望\(l+2^x-1=r\),解得维度\(x\)应当为\(log_2(r-l+1)\),显然\(x\)不一定是个整数,因此要进行取整操作
向上取整显然不行,因为引入了新区间
因此只能向下取整,当然覆盖范围会变小。解决方法便是再引入一个相同长度,但出发点不同的区间,他们的并集会覆盖整个所求区域。
如图,第一个区间是向下取整,出发点依旧是\(l\)的区间,覆盖范围是\([l,l+2^{log_2(r-l+1)}-1]\),也就是\(f(l,[x])\)
第二个区间向前移动了\(r-2^{[x]}\),即\(f(r-2^{[x]}+1,[x])\)
最多只需要两个区间,便能求出任意区间上的最值,因此查询效率\(O(1)\)
代码如下:
void read()
{
int l,r;
cin>>l>>r;
int lg=logn[r-l+1]; //logn是提前写好的向下取整的log数值
int ans=max(f[l][lg],f[r-(1<
最后附一道模板题,【模板】ST表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 1e5+10;
const int mod = 100003;
int f[maxn][21];
int logn[maxn],n,m;
void pre()
{
logn[1]=0,logn[2]=1;
for (int i=3;i<=n;i++)
logn[i]=logn[i/2]+1;
}
inline int read()
{
int x=0,f=1;char ch=getchar();
while (!isdigit(ch)){if (ch=='-') f=-1;ch=getchar();}
while (isdigit(ch)){x=x*10+ch-48;ch=getchar();}
return x*f;
}
int main()
{
n=read(),m=read();//先读取了n才知道预处理的范围!
pre();
for (int i=1;i<=n;i++)
f[i][0]=read();
for (int j=1;j<=21;j++)
for (int i=1;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