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终总结 无量化 不成长

2016年终总结 无量化 不成长_第1张图片
plant-951135_1920.jpg

相信不甘现状的人的都会遇到一个同样的问题,年初定好目标,年底盘点的时候发现,一个也没有实现;报名参加考试,突击复习了几天,然后就停滞不前,临近考试的时候,又临时抱佛脚,结果还是失败,下期再报名,还是一样的结局。看到牛人推荐的书,赶紧买来看,看了几天以后,就束之高阁,和朋友聊天,还不好意思提起已经买书好几年了。同时毕业,几年后差距明显;同时进入一家公司,几年后别人升职加薪,自己还在徘徊。怎么办?除了焦虑、彷徨,还有什么办法?

盘点已经过去的2016年,自己和自己比,还是有不少进步。坚持健身,完成私教课30次,自行锻炼80次,羽毛球8次,游泳3次,体重下降3公斤,各项体检指标全面优化;在上公开写作7篇,阅读量共计44次,开通微信公众号;通过高级职称考试;顺利完成跨行业工作转换。这些成长是如何取得的?我的体会是做好以下三步:

第一步:明确目标。

把是否有利于个人成长作为判断重要性的标准,时刻提醒自己要做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做哪些事情,如何做呢?

我个人总结的公式:个人=硬件+软件。个人成长的标志就是硬件和软件都得到提高。

硬件包括大脑和身体,提升的方式分别为坐享、健身等。

软件分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操作系统包括概念、逻辑思考能力、经济学、心理学等等,应用软件包括写作、演讲、外语、专业能力。

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因为视角的变化将会促使自己把所有资源都投入到最重要的事情上去。前几年,都是以事为中心,完成几个项目、通过了什么考试,去了什么地方。2016年,自己的视角变为以“人”为中心,个人的成长进度如何?硬件和软件都有所提升吗?维度是否增加了。

第二步:自我量化。

硬件部分,可以用来量化的指标包括:
1.坐享的次数和每次的时长;
2.体重、体脂比、腰围、甘油三酯等指标变化情况。

软件部分,可以用来量化的指标包括:
1.掌握的清晰概念数量;
2.公开写作的篇数、字数、浏览量、点赞数量、打赏金额、关注人数;
3.获得的证书价值和个数;
4.个人行业、职位和薪酬变化。

这样做的原因:通过引入量化指标来对自我进行精确评估。过去的总结,只有完成或者未完成,0或者1,成功或者失败,2016年,因为我做了相对详细的记录,健身、日记、写作,都有了数量标准,哪怕很多中途放弃、或者暂时没有完成的目标,也有了进度条,这对于一个容易放弃的人而言,是何等重要!而且,现在自己也非常清楚,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世界是灰度的,人也是渐变的,成长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为了实时激励、为了方便评估,各种量化与记录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步:实时反馈。

2016年,引入晨间日记和每周回顾以后,日日反思、记录、总结,行动、反馈、改进的效率大为提高,也就是说迭代的次数增加到365次。如果每次只有一点点改进,例如0.1%,(1+0.1%)365次方=1.44,一年就可以提高44%,改进的速度大为加快,如果每天改进1%,(1+1%)365次方=37.38,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新物种?这就是复利的魔力所在吧。

这样做的原因:通过实时反馈可以进行多次迭代,产生复利效应。以往的反思和总结,跨度是一年,到了年底,才会对比年初的目标,进行总结和反思,这个时间跨度太长,即使有经验和教训,也过于滞后了。

综上所述,通过确定目标、自我量化、实时反馈,就可以实现刻意练习、持续迭代、快速成长。也就是无量化、不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6年终总结 无量化 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