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inx 访问日志

log_format name(格式名称) format(格式样式定义)

log_format main  '$server_name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status $uptream_status $body_bytes_sent "$http_referer" '
            '"$http_user_agent" "$http_x_forwarded_for" '
            '
$ssl_protocol $ssl_cipher $upstream_addr $request_time $upstream_response_time
';


$server_name                     :虚拟主机名称。
$remote_addr                      :远程客户端的IP地址。
                                              -:空白,用一个“-”占位符替代。
$remote_user                      :远程客户端用户名称,用于记录浏览者进行身份验证时提供的名字,如登录百度的用户名scq2099yt,如果没有登录就是空白。
[$time_local]                         :访问的时间与时区,比如18/Jul/2012:17:00:01 +0800,时间信息最后的"+0800"表示服务器所处时区位于UTC之后的8小时。
$request                                :请求的URI和HTTP协议,这是整个PV日志记录中最有用的信息,记录服务器收到一个什么样的请求
$status                                   :记录请求返回的http状态码,比如成功是200。
$uptream_status                  :upstream状态,比如成功是200.
$body_bytes_sent               :发送给客户端的文件主体内容的大小,比如899,可以将日志每条记录中的这个值累加起来以粗略估计服务器吞吐量。
$http_referer                         :记录从哪个页面链接访问过来的。 
$http_user_agent                :客户端浏览器信息
$http_x_forwarded_for       :客户端的真实ip,通常web服务器放在反向代理的后面,这样就不能获取到客户的IP地址了,通过$remote_add拿到的IP地址是反向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反向代理服务器在转发请求的http头信息中,可以增加x_forwarded_for信息,用以记录原有客户端的IP地址和原来客户端的请求的服务器地址。
$ssl_protocol                         :SSL协议版本,比如TLSv1。
$ssl_cipher                            :交换数据中的算法,比如RC4-SHA。 
$upstream_addr                   :upstream的地址,即真正提供服务的主机地址。 
$request_time                       :整个请求的总时间。 
$upstream_response_time:请求过程中,upstream的响应时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nginx 访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