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门课都在反思“思考”这件事,一路走来,我们还反思了批判性思维本身,明确了它最大的不完备,就是不负责构建新的思考。
在最后一节课,有两个思维拓展方向推荐给你,它们对破除批判性思维自身的局限,会有很大的帮助。
成长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与批判性思维做比较,这几种思维活动最直接的区别,在于思考的目的。
批判性思维,是为了审视解决问题的思路对不对、好不好。
成长性思维,是为了利用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自己。
创造性思维,是为了探索问题的新解法。
成长性思维,关注的是自我成长,而不是问题本身。它把所有的问题,看作是自我成长的工具和手段。问题解决了,就从经验当中获得成长;问题没有解决,就从教训当中获得成长。
回想一下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失败,如果被人指出缺点,审视一下你对它的感受是什么。它让你对那个人心生抵触,不愿回忆,还是经过反思之后,已经有意识地控制这个缺点?
如果是后者,说明你已经拥有了成长性思维的基本概念。相信人的能力是可以发展的,会越来越聪明。
为了实现这一点,愿意调整自己,在能力范围之外做事情。形成正反馈之后,就可以拥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积极人生。
卡罗尔·德韦克罗的《终身成长》一书,就在探讨成长性思维训练的问题。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和古典的《超级个体》,都在提供类似的价值。
创造性思维,关注的是问题有没有新的解法。训练的是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发散能力、直觉,这些和心智相关的特质。经过有意识的觉察和训练,就可以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也挺好,不过它看起来没有那么刚需。它关注的是问题、是世界,而不是自我。
对比来看,成长性思维关心的基本命题是,“我应该成为怎样,我该为此做些什么”;创造性思维关心的基本命题是,“世界应该成为怎样,我该为此做些什么”。
只拥有成长性思维的人,会为了自我成长而努力,他们也会改变世界的某一部分,但那只是一个副产品。
拥有创造性思维的人,会为了改变世界而努力,作为副产品,他们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也会得到成长。虽然结果类似,这一点点主次之分,会给人带来人格上非常奇特的魅力。
很有趣的是,即使是做一名想要颠覆世界的反派,也有其迷人之处。比如《复仇者联盟》的灭霸,《蝙蝠侠》的小丑,他们的终极目标,不仅仅是提升自我,而是要改造世界。一个人要是关心世界,透过他,就能看到世界。
郝广才的《创意思维课》、李新的《有效训练你的幽默感》都在提供很有价值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
我们发笑的一个重要机理,就是接收到了意外的信息。训练自己的幽默感,就是在训练,如何给套路问题寻找新的答案。
成长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是构建和探索的能力,一个是构建自我,一个是探索世界。如果你的批判性思维有了一定的进展,还想追求更高质量的思考,建议你继续拓展这两种思维能力。
珍惜你的思考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走入另一个极端,事无巨细地滥用自己的思考能力。思考有成本,时间、精力,甚至思考用到的意志力,都是成本。作为一个追求思考质量的人,请珍惜你的思考成本。
这个世界无比复杂,而且还在进化中。作为其中一员,需要思考和判断的事情不要太多。时间和精力都是很有限的资源,在学会批判性思维之后,真正值得使用它评判的问题,显然是“什么是你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怎样做才能逐渐接近它,乃至最终实现它”。
如果正在训练自己的批判性思维,那么在各种议题上大量思考,是很清醒也很值得的投入。把时间轴拉长,从一生的尺度来审视这个问题。
在我们想要参与这些热点话题,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是理性决策,还是情绪使然。要意识到思考成本的消耗,判断它是不是值得。
有一个评估麻烦事的指标,推荐给你“不折腾费”,就是说:当你在面对一件繁琐的事情时,首先要想一想。你愿意花多少钱,把这件事情外包出去,或者能省多少钱,我就愿意把这个麻烦接下来。
明确价格之后,你就可以做出相对理性的判断。要习惯于量化评估自己的思考成本,因为时间和精力都极其有限。
有很多决策和行动,相信本能、相信主流经验、相信专业就已经足够了,没必要非得重新发明轮子。经过反复验证的本能、经验和专业能力,就是常识,没必要在上面消耗太多的精力。
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做了一个精妙的比喻,“教鸟儿飞行”。鸟儿本来就会飞,把飞行技能理论化、知识化的是专家。如果你本来就是一只鸟,和自己的本能学习才是最优策略。飞行是本能,是第一手的常识,专家整理出来的飞行技术,是第二手的知识。
小结
回到批判性思维的语境,上面给出的建议和推荐,只是个人的主张。作为一个受过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思考者,你应该能够自己评判,这些观点背后的支撑逻辑,是否认同,是否接受,由你自己判断并决定。
即使在审视之后没办法接受,也已经完成了从“看山是山”到“看山还是山”的境界转换。不再会被别人的观点随意摆布,会在看到更完整的逻辑和更多的选项之后,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做一名追求思考自由度,成为更明智、更独立的思考者,是我们真正想要实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