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在孤独中修行——叔本华的另类人生观

叔本华看来,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表现出强烈的意志和激情,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就像史诗和戏曲中描绘的伟大人物;第二类人有强烈的认知能力,想要演绎此类人生,首要条件就是让自己的认知脱离对于意志的依附,这是天才才有的人生;第三类人生表现出极度的意志麻木和认知麻木,这就是停滞的生命。

然而大多数的人类还是个体,总是在不同种类的人生中左右摇摆,偶尔触碰这些端点。大多数人的生活看起来是那样缺乏生机、那样平淡毫无意义,每一个个体的一生都是一场短暂的梦境。直到走到生命的尽头才发现,这一生就是一场偶然和荒谬的旅行。愚昧和邪恶伴随了一路,张牙舞爪的时刻围绕在你的身边。所有思想领域中的荒唐和悖谬,发现王国中的庸俗与乏味,行动公园中的狠毒与狡诈,在很多时候是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势的。善良只能蜷缩在角落,聪慧和高尚只能转身离开,销声匿迹。真正的上品,只是凤毛麟角,寥寥无几。

叔本华感觉到,大多数的人生像是本质低劣的上品,穷尽心机想在外表上装扮得华丽出众,掩饰内在的品质。人的内心越躁动,越想在其他人的眼里表现得或者说被看起来很充实。越是本质的低劣,越想表现得更加光彩照人,越想获得更多的称赞。人的本质上还是虚荣的,虚荣的本质不过是空虚和寂寞。

总的来说,人是一个自私的物种,每个人都会为了增加一点点的自身利益和幸福而不惜以毁灭别人全部的幸福作为代价。与之相对的是,人类完成任何一种无私的行为后都会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满足感。自私的人却总觉得心烦意乱,是因为自私使我们时刻都在关注自己,关注外在可能对我们产生的威胁并时刻提醒自己,所以自私的人更容易担惊受怕,觉得自己四面受敌,处在敌人的包围圈内,所以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自己一人身上。只有自己的一切都无所担心和顾虑,他们才会觉得快乐。

但是,如果个体认识到万物的本质与我们是一致的,我们的视界会豁然开朗,心胸也会变得宽广起来。对自身的关注减弱,对自身利益可能受到的侵害也会随之减少,人们遂可以安静心神,怡然自得。尤其是人们在做了善事之后,这种心境会更加清晰地体现出来。即使觉得人类的命运看起来前途并不是十分光明,但是当他一次次地发现万物都蕴涵着全然一致的本性之后,他总是能够处之泰然,怡然自得。

人类区别于禽兽的一个较显著的特点就是哭与笑。人类会哭,有的时候甚至根本没有遇到痛苦。有时人类哭泣的原因并不是他自身直接感受到了痛苦,而是因为在反省自身的过程中体验到了痛苦,哭泣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自身的同情与感动。所以,叔本华看来,哭是以爱、同情和想象为前提的。爱哭的人通常有一颗柔软而丰富的心。如果我们因为他人而非自身的痛苦而痛哭流涕,那么我们哭泣的原因是我们把自己置换成痛苦之人,或者说我们从痛苦之人的坎坷命运之中领悟了真谛,从而一眼看穿了自己的路。所以说,我们哭泣的最终原因还是对自身的同情和怜悯,而不是对他人。

叔本华曾经举了一个例子来阐述自身的观点。比如在发丧时,人们痛不欲生地大声哭泣,可能是为死者远离尘世而哭,因为他难以逃脱最终归于尘土的宿命。但是哀悼者从人类的终点,也看清了自己最终的命运,与死者的关系越密切,也就越容易体会到这一点。

在叔本华看来,人生的整个旅途就像一个圆形跑道,上面铺满燃烧着的、火红的炭,而快乐只有那偶尔穿插其间的几处可供纳凉的土地。大部分人不停地在跑道上奔跑,承受着痛苦。那些用偶尔出现的几处可供纳凉的地方来安慰自己的人真的是天真至极。而那些早已看破人类命运最终不幸结局的人就很少会这样安慰自己,这类人认为自己应该迅速果断地逃离跑道。他改变了生命的朝向,由美德过渡到禁欲,不再把爱别人、做好事当作是一种满足。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抱有一种极度消极的漠然的态度,他们的内心中十分厌恶这些东西。那些饱经沧桑、历经苦难的老人,绝对不会认为人生是多么有趣和快乐,他们能体会到的只有无聊和痛苦罢了。

叔本华告诫人们,世界到处充斥着苦难和那些残缺不全的人类,让人们无法相信这个世界是理智和善良的。人类就像被发配到世界各地的孩子,从降生到这个世界开始就肩负着世界留存给我们的重担,并时时刻刻救赎我们的罪过,只有死亡才是我们走向幸福的终点,也只有死亡才能终结我们的苦难。所以叔本华认为,唯一能使他与《圣经·旧约》契合的就是有关人的堕落的故事。他认为,人生只是错误和罪孽造就的结果,是上帝留给我们的种种遗憾。而为此,我们正承受那些所谓的报应和灾难。

推荐阅读:《在孤独中修行》

书讯│在孤独中修行——叔本华的另类人生观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讯│在孤独中修行——叔本华的另类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