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时代的正确打开方式

        本篇文章是由读《哪有没有时间这回事》有感而发,《哪有没有时间这回事》是一本时间管理的书籍,作者纪元,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毕业,有9年教育培训,8年时间管理实践经验,并宣言:使自律者自由!

       最初吸引我阅读本书的是它的前言:碎片化时代的碎碎念

       很多事情不得不做;很多事情想做但从未去做;很多事情做了但坚持不下来;总感觉自己很忙碌,但想不起来到底干了什么;大量的时间被他人占用,剩下的时间被自己浪费;早上起不来,晚上不想睡,缺乏锻炼,没空学习,做事效率低,生活不规律;一堆臭毛病想改改不掉,别人身上的好习惯想学做不到.......

       好吧,我感觉自己彻底躺枪了!不管怎样,我还是一个怀着上进心的中年少女,带着无比虔诚的心阅读此书,书中共有三个章节:第一章让1天变28小时的初级技能;第二章不用专注也能完成80%任务的进阶技能;第三章让高效毫不费力的高级技能。看标题是不是很吸引人,作者通过介绍“三级技能”,“三个清单”来教读者如何应对碎片化带来的冲击。通过阅读本书我有三点收获:

      第一点: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利于把控时间,早起或许是一个改头换面的起点

      作者常年坚持每天早上4点起床,晚上9点多睡觉,他把一天的时间分成时间段来做任务,而不是以小时为单位来规划,书中提到一通电话、一个会议、一会儿懈怠就可以轻易的摧毁以小时为单位的规划表。在碎片化的时代以“时间段”来做任务表确实比较灵活,作者就利用每天的“晨间”段4:00-5:30来洗漱、锻炼、做早餐,这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就是和家人互动,开心的过好早上,开启美好的一天。

      第二点:列清单很重要,时间段清单,碎片清单、每日任务清单都用起来

     时间段清单就是将每天的时间按段来规划,根据时间段的特点,安排不同的任务,是相对固定的部分,在第一点中有提到,这里不再赘述。

       每天的事接踵不至的而来,如果都用大脑去记,一是大脑会忘,根本记不住所有的事;二是会占用大脑的内存,混乱大脑,影响做重要事情的效率,如果把要做的事用手机或者随身的纸笔记下来,相当于建立了一个外脑,既不会忘事,也不会扰乱大脑。并且可以用碎片化时间来处理碎片清单。

     你的计划总完不成,这时还需要一个每日任务清单,用来执行重要的事,列任务清单时要对自己和任务有足够的了解和评估,需要思考细化,在大脑里提前预演,也就是在列任务清单要包含有效的思考。

      看到这么多清单,估计很多人要晕了,嫌麻烦,其实时间段清单是对自己常做事的规划,不需要每天列,一旦列出这个时间段清单,如果你的生活没有大的改变,除了优化,时间段清单也不需要变化;碎片清单就是随时准备记的清单,想做要做的事都往上写,不需要太多的考虑;可能比较麻烦一点的是每日任务清单,需要每天列,而且需要有效的思考,这个清单其实很多人每天都有在列,真的很有必要。

    第三点:好习惯的养成,都有策略,单单靠意志力不靠谱

      坚持好习惯,把碎片累积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力。 很多人都想养成早起的习惯,一般都是开始下定决心,每天我要5点起床,第一天5点起床了,第二天也5点起床了,第三天昨晚睡得太晚起不来8点起床了,接着一天下雨了不想起床又8点起床,然后对自己无比的责备,我就是意志力薄弱,就是养成不了早起的习惯,最后彻底放弃早起。作者书中讲到不要高估自己的意志力,我们都是普通人,作者实施的早起方法是:设置两个间隔5分钟的闹钟,“wake"和”up",早上“wake"闹钟响起,下床关掉”up"闹钟,刷牙洗脸喝水,成功起床,行为一个接一个的发生,碰到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结果就发生了。书中还提到了打卡、小红花和打钩等方法。好习惯没养成,不是你意志力薄弱,是策略没制定好!

   碎片化时代掌控好时间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三点:良好规律的生活习惯、清单有助于完成任务,好习惯养成需要策略。唯有自律,方得自由!

你可能感兴趣的:(碎片化时代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