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标题很有意思,妈妈说明了作者的育儿身份,铂金包表明了昂贵身份;现在我们再来看副标题:一个耶鲁人类学博士的上东区育儿战争,耶鲁是名校,人类学博士表明了学术身份,纽约上东区是富豪聚集地,育儿战争则明显的表达了作者的育儿焦虑。
本文中一部分观点来自得到APP原文解读的摘抄。
其实在读这篇文章之前,我也不知道曼哈顿岛在纽约的“财富位置”、铂金包到底是什么材质、需要花多少钱的名包、上东区是纽约的什么区域、顶级富豪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人类学的视角怎么看待和解释这个世界等等,我统统也不知道。
所以听完书之后,感觉解开了自己的很多疑惑,这本书非常有意思,包括现代女性在教育孩子上的焦虑等问题可能的解决之道。
首先我想先来八卦一下,当然不是纯粹的八卦,而后可以延伸到的一个问题:阶层的固话和流动性。
铂金包:这只爱马仕对著名的爆款拎包,最便宜的售价也要几万元人民币,若是珍惜皮革镶钻限量版,更是动辄上百万。文中作者的铂金包,硬是各种托关系,最后是丈夫在东京出差的时候 才买了回来。
曼哈顿岛:是纽约的财富中心;
下城区:在曼哈顿岛的最南端,华尔街和自由女神像都在这里;
上东区:在曼哈顿岛中央公园的东边,处于财富鄙视链的最高处,第五大道和公园大道都在这里,在这里的人们人人都是超级富豪,人人都超级势利眼。在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引进的一本英文书《格调》里,把美国社会分成了9个阶级,最高的等级被他看做是“看不见的顶层”,因为这个群体极其注重隐私,就连八卦的狗仔队都不一定能够挖到多少他们的生活细节。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顶级富豪及贵妇是怎么生活的:他们超级自律、对自己非常苛刻,追求完美。那些贵妇们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为了保持年轻美貌,毫不松懈、永不停息,虽然不用工作,但是一分都不闲着,参加各种午餐会,给医院筹款、给学校捐款,精心挑选孩子们出生的月份,送一两岁的孩子上各种培训班。
买房子、申请托儿所、给儿子找玩伴、买名牌包等等几件看来稀松平常的事情,普通妈妈也得应付的事情,在马丁(作者)看来,自己是在纽约打拼了十几年的名牌大学毕业的女博士,又有一个有钱的老公,应该更容易啊,事实是马丁错了,而且错的很离谱。
因为这是上东区。
有钱的人非常多,房子寸土寸金,因此再有钱,你在上东区也只能住公寓,马丁夫妇放弃了自己在下城区的联排别墅,开始选房子;买房子也得经过住委会的各种面试和审查;孩子上托儿所的申请表也得找关系才能拿到,还要写申请作文,还要给儿子测玩(实则面试),审查孩子的延迟满足和情绪管理能力;给儿子找玩伴,孩子同学的妈妈们,那些贵妇们非常势利眼,就凭你的衣着、身材、长相、身上的服饰、包包等决定接不接纳你进入她们的圈子,家长等待区里,司机、车子各种在较劲儿;买名牌包包不为方便自己日用,反而成了自己彰显身份、地位、财富的武器。
听到这里,大家都会觉得富豪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嘛,是啊,他们那么那么有钱,还对自己这样苛刻残忍,为什么?人人都害怕由富返贫,既然已经爬上最高层,那唯一的变化就是情况变坏,掉下去。
社会的阶级流动其实是双向的,以往我们的着眼点都在下层向上层流动,但在如今这个社会,根据美国财政部2007年的数据分析,最顶尖的万分之一的群体中,只有25%的人在10年中保持了自己的地位,原先属于顶尖1%的人群,少于一半能保持同样的地位。也就是说,最上层往下跌的比例,甚至比最底层往上走的比例更大。
所以大家都不敢松懈,美国的这群精英阶层真的是一群又有钱又努力的人,这既有清教徒文化的内在动力(美国人的祖先可是200多年前从英国主动移民到北美的,是一群清教徒),也有社会阶层流动的外部压力。
所以,正因为任何人群都会有人群、阶层的划分,那只要自己不甘“往下流”,咬紧牙关奋斗,就是个人上升之路的必要前提。
最后呢,因为作者的人类学博士身份,她得以深入到研究对象的背景生活中,一边实际参与研究对象的生活,以便进行隐蔽的观察和分析,更能接近研究对象的本质。
比早起的人类学家关注非洲、东南亚、美洲的原始部落和动物群落,但因为人种和物种的区隔,研究者基本上只能作为局外人观察和记录,调查难免不够深入,作者虽然是在现代科技文明的范围中去观察,她是闯入了一群普遍社会阶层比她自己高的研究对象中,这在以往的人类学著作中并不多见。
每一种学科其实都是一种方法论,一种解释世界的框架体系。即便不从事专业研究,一个人也可以用他熟练掌握的学科方法、观察、研究、理解这个世界。比如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甚至语言学等,都有自己独特观察世界的角度和方式,这恰恰是一个人终身学习、装备各种思维模型的原因。因为还可以运用到个人职场和公司管理。
以上无比的赞同!!!昨天周日得到举办了线下2019年夏季开学典礼,参加分享的有得到的老师,还有得到大学各个校区的学生,也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的分享很精彩,基于自己专业内的观点在理解和解释这个当今的世界,也让他们自己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份成功不仅仅是现在我们在表面上看的 ,他们都有着不菲的薪水,而且也在做着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本就是行业佼佼者的他们在互动、在链接,在尝试碰撞出更多的可能性。
其实也印证了今天我听这本书,感受到的最深刻的东西。
读到最后,听到李倩老师对于原文的解读,我也越来越感受到,多元化思维的重要性,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这点查理.芒格也强调过。我之前还很奇怪和羡慕,为什么世界上顶尖的学者、牛人,都有好几种身份,他们兴趣爱好广泛,涉猎多种学科,同时是历史学家、画家、文学家、哲学家、作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等这样的牛人比比皆是。而且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欧美人。
究竟欧美的教育是什么样?欧美人的思考方式是什么样的?
根据之前听的《邵恒头条》里解读的,欧美人从小都在接受思维训练,从幼儿园就开始了;而美国人的祖先,200多年前的那群人,更可怕,他们在教育方面和对待政治、宗教一样的重视,规定50户以上的城镇里,就要雇佣一位老师,100户以上的镇要办一所学校,教孩子们识字阅读。
哈佛大学在1636年就建立了,比美国建国还要早100多年。
另外,美国那么发达的国家,却是宗教国家,这点也意味深长,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