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ACM暑期培训课程目录

本文出自:http://blog.csdn.net/svitter


目录:

北大ACM暑期培训课程目录(二)(搜索)

北大ACM暑期培训课程目录(三)(图论)

北大ACM暑期培训课程目录(四)(计算几何)

北大ACM暑期培训课程目录(五)(网络流)


今天ACM暑期实训开始了,今天讲述的内容是:(点击下载课程资源)


7.18  依然是动态规划

7.17  动态规划

7.16  数学题:组合数学,数论等

7.15  数据结构(二): 并查集, DFA, Trie图等

7.14  数据结构(一): 线段树,树状数组,二维线段树。

一.线段树,树状数组,二维线段树:


1.线段树:invertal tree (称为区间树更加合适)


    作用:快速区间查询,用于解决区间统计的有关问题。

    重点:同层节点不重叠。

               每层最多有两个终止节点。

               更新和进行区间分解的时间复杂度均为log(n);

    方法:调用会多次使用递归更新插入查询;

    空间:开空间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开4n大小,2*2log[n] - 1 <= 4n;

               关键在于是否接近2的幂。如果不超过2的幂一般开3n即可,超过开4n

               不同的情况可能MLE,

   

    具体的资料可以网上查询。

    参考题目:

POJ3264——Balanced Lineup(线段树)

POJ3468__A Simple Problem with Integers (线段树)

hdu1754___I Hate It (线段树)

2.树状数组:


      作用:与线段树相同,快速求出任意区间的和。但是相对于线段树,更加容易编写,速度也有优势。

                单个元素修改,反复求区间。

     参考题目:树状数组_POJ树状数组初探


3.二维线段树,二维树状数组:


  二维二叉树是一棵4叉树。也可以用树套树实现,两层线段树。

  整个线段树使用二维数组实现。

     用完全二叉树,一般情况下3倍即可。

     北大ACM暑期培训课程目录_第1张图片

    二维即对应之前的数字找对应的数组编号(省略了l,r)

    更新时只需要对相应的行列更新即可。


二.并查集,DFA,Trie树


1.并查集


   1.改进1:

       较小的rank挂在较大的rank根部,这样新生成的树的深度也不会超过原来较大的rank(树的深度)。平衡就是log量级的。

 小记:STL中的set函数,进行查找,量级同样是log(N),set是使用平衡二叉树实现的,左右子树高度相同。

  2.改进2:

     路径压缩,即

      北大ACM暑期培训课程目录_第2张图片

   以此来缩短路径。

  示例题目:

POJ1611 The Suspects (并查集)

POJ2492 A Bug's Life (并查集)

POJ1182 食物链 (并查集)*新方法

POJ1988 CubeStacking (并查集)

POJ1291 This Sentence is False (并查集 || 哈希)



   确定的有穷自动机。在编译原理中有所讲述。Compiler_词法分析_表驱动法_分析文件



3.Trie树


    Trie图是一种特殊的DFA。通过遍历字符串来建立,可以由Trie构造出来。

    KMP+Trie图即为AC自动机。

    危险节点(终止节点,循环便利所有前缀节点,均为终止节点)。

    关于时间复杂度:

          层次代表长度,往上走的都是后缀,最多往下走一层,trie图中移动一层。

     基础题目:HihoCoder——Trie树



三.数论,组合数学,博弈,群(置换群),数学问题


1.数论,组合数学

    数论内容:扩展gcd,裴蜀定理,模线性方程,中国剩余定理,高斯消元法,线性筛素数,欧拉函数,欧拉定理。


   1)扩展gcd与裴蜀定理


          注意:d为公约数,直接加(L)表示(mod L),不再赘述。

     gcd(a,b) = 1 说明 a,b互素。

     au + bv = 1  ==>  au + bv = gcd(a,b)

     因为(a = d*a', b = d*b')

    

int gcd(int a, int b)
{
    //b == 0 means that a is b's cd;
    return b == 0 ? a : gcd(b, a%b);
}


int ex_gcd(int a, int b, int &u, int &v)
{
    if(b == 0)
    {
        u = 1, v = 0;
        return a;
    }
    
    /*
     * prove:
     * au + bv = d;
     * (a - b)u + b(u + v) = d
     * a' = a % b;
     * a = b * t + a'
     * a'u + b(tu + v) = d
     * v' = b(tu + v)
     * a'u + bv' = d
     */

    int d = ex_gcd(b, b%a, v, u);   //翻转u, v
    v = v - a/b * u;                //容易溢出
    return d;
}



   2 )模线性方程


          ax = d (mod b) 可以转换成为 ax + by = d .

         


   3)中国剩余定理


       1.一般情况

          n组数字(ai, bi),其中bi两两互素。

          求x使得

             x = a1 mod b1

             x = a2 mod b2

             ...

             x = an mod bn

          类似思想有拉格朗日差值公式。


          证明:

               B = b1 * b2 * b3 ... *bi

               ci = B / bi

               mi * ci = 1 (bi)

               ai* ci * mi = ai (bi)

               ...得证

               x = a1b1m1 + a2b2m2 + ... anbnmn;

        2.特殊情况

             bi两两不互素,则化为一个式子。

            ~ x = a1 (b1)

            ~ x = a2 (b2)

            ~ x = a1 + b1 * u          x = a2 + b2 * v

            ~ b1*u + b2*v = (a2 - a1)     化为裴蜀定理一般情况au+bv=d, d = gcd(a,b),有解当且仅当gcd(a,b) | (a1-a2)

    4)高斯消元法

    5)线性筛素数

        减少筛的次数,只筛一次素数。

       

void getPrime(int n)//n为最大数
{
    int num = 0;
    memset(Prime, 0, sizeof(Prime));
    memset(isPrime, 1, sizeof(isPrime));

    for(int i = 2; i <= n; i ++)
    {
        if(isPrime[i])
            Prime[num++] = i;
        for(int j = 0; j < num && i * Prime[j] <= n; j++)
        {
            isPrime[i*Prime[j]] = 0;
            if(i % Prime[j] == 0) break;
        }
    }



    6 ) 欧拉函数,欧拉定理

       欧拉函数

              = n - n / pi = n ( 1 - 1/p1) ( 1 / p2) ... 相当于素因子展开 + 容斥原理

          p为质因数

          可以从(1 - 1/p1 - 1/p2 + 1/p1*p2)看出。

          参考题目:hdu1286 找新朋友 (欧拉函数法)

       欧拉定理:

           a^φ(n) = 1 (mod n)    =>    a^x = a ^ ( x mod φ(n) + φ(n)) (mod n)  (不需要互素)

2.博弈

主要讨论了SP函数。

3.群

主要讨论了置换群的问题,在离散数学中有所涉及。着色定理可以有费马小定理推导出。


4.数学问题

 

                       杂题_POJ上的过桥问题



四.动态规划  

递归一般转换方法


递归函数有n个参数,就定义一个n维的数组,数组的下标是递归函数参数的取值范围,数组元素的值是递归函数的返回值,这样就可以从边界值开始,逐步填充数组,相当于计算递归函数值的逆过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ACM_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