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转换的一个硬件实现原理

ADC的一个实现原理如下,也就是说利用PWM滤波后得到的电压值作为比较器的正端输入,而模拟输入作为比较器的负端输入,通过判断输出是高还是低,加上不断地改变比较器正端的输入电压(通过改变PWM的占空比),从而界定出模拟输入电压的范围。

据说,很多单片机采用了这种方法。

举个例子,假设模拟输入为2V,假设PWM的高电平为5V,我们先使比较器正端的输入电压为2.5V,则输出为高,此时我们知道模拟输入小于2.5V,接着采用折半的方法继续验证,使比较器正端的输入电压为1.25V,此时输出为低,所以我们知道模拟输入大于1.25V,以此类推,我们会不断得到一个越来越精确的范围。具体精度受限于具体电路,所以也就有了很多单片机所说的具体多少位ADC(诸如10bit-AD等)了。

AD转换的一个硬件实现原理_第1张图片

下面进行仿真验证(采用软件multisim):

(1)RC滤波效果如下:

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PWM方波(蓝色)经过RC滤波后,会得到一个直流电压(红色),由于此时PWM的占空比为50%,所以输出电压是PWM高电平的50%,要想改变输出电压的大小,只需要改变PWM的占空比即可(正比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仿真验证:提高R、C的值可以使输出的纹波变小,但是会使延时时间变长(也就是到达稳定电压的时间变长)。增加PWM的频率也可以使纹波变小,且目前没有发现对电路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AD转换的一个硬件实现原理_第2张图片

(2)当正端输入(2.5V)比模拟输入高(2V)时,效果如下,此时输出为高(绿色)。

AD转换的一个硬件实现原理_第3张图片

(3)当正端输入(1.25V)比模拟输入低(2V)时,效果如下,此时输出为高(绿色)。

AD转换的一个硬件实现原理_第4张图片

(4)通过不断的判断输入的高低,不断的调整输入电压的范围,就可以得到越来越精确的范围。

你可能感兴趣的:(电路设计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