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从美国印钞看中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

一、美国印钞的原因及影响
全球金融最热门的话题和关注焦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200 倍国际储备货币增速>>5 倍实体经济增速(1970 年380 亿,2010 年9 万亿)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全球储备货币毫无限度超量发行->全球金融货币乱局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全球货币流动性泛滥的根源,也是全球汇率动荡和争端的根源
要人民币升值的借口:“人民币汇率低估”,“抢走美国人饭碗”
2010 年9 月10 日,美联储做出决议:随时准备再度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2010 年11 月4 日,美联储正式启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升级版第一阶段,总额6000 亿美元
(网上)美联储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就是大规模购买美国财政部所发行的债券,
期望以此实现两大目的。其一、进一步降低长期利率,从而刺激私人部门的信用(借贷)和消
费增长。美国是信用高度发达的经济体系。只有信用增长,才能刺激消费和投资增长。其二、
长期利率降低,储蓄者之利息收入随之下降,储蓄者被迫放弃或减少储蓄,不得不将资金投入
到商品市场或股票市场或其他资产市场,从而提升经济体系之通胀水平,有助于将美国经济拖
出通货收缩泥潭或实现“再通胀”(Reflate)。
美国印钞对中国影响:
目的一:迫使美元汇率走弱或贬值,希望借此刺激美国出口增长
目的二:通过操纵美元与世界其他货币的汇率,赢得巨大的金融货币利益
(网上)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迫使美元汇率走弱或贬值,希望借此刺激美国出口
增长。理由很简单:美国反复要求人民币大幅度快速升值,中国却坚持缓慢升值或不升值。无
奈之下,美联储只好搞量化宽松政策,让美元主动贬值或弱势,间接迫使人民币升值或强势。
(网上) 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另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操纵美元与世界其他货币的
汇率,赢得巨大的金融货币利益。美国是如何通过操纵汇率来赢得利益呢?赢得了多少利益
呢?
根据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的详尽研究,以2001—2006 年为例,当时正是美元
相对世界主要货币大幅贬值时期,也是美国压迫人民币升值最激烈之时期。该时期美国累计对
外借债净增加3.209 万亿美元,然而净负债竟然还减少了1990 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同期净赚
了3.408 万亿美元。其中仅汇率贬值一项就让美国赚8920 亿美元,资产--负债收益差距让美国
赚1.694 万亿美元,其他手段赚1.469 万亿美元。
3.408 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呢?它相当于美国6 年的国防军事开支总和。也就是说,美国
通过操纵美元汇率所创造的超级利益,意味着世界各国为美国庞大的军事开支”买单“!
对中国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出口商品价格相对美元上涨—>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
(1)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让美元主动贬值或弱势, 间接迫使人民币升值或强势,
2001—2006 年,美国通过操纵汇率赢得3.408 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6 年的国防军事开
支总和)
(2)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让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愈加恶化, 大宗商品价格攀升,面临输入
性通胀压力, 美元长期走弱,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 能源、原材料等价格上涨,增加经
济增长的成本, 人民币升值、原材料等价格上涨,削弱竞争力, 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预
期影响房地产调控效果. 2005 年7 月21 日人民币开始单边升值以来,至少有超过万
亿美元的投机热钱流入中国, 全国平均房价上涨幅度远超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
经济泡沫化本质——加剧收入分配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埋下不稳定的严重后果

对中国最主要的冲击: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加剧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和压力->强化中
国资产价格上涨的预期-> 资产价格的巨大泡沫-> 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重大影响
向全球征收铸币税----> 全球财富向美国转移
向全球征收通货膨胀税----> 财富向美国转移
外国持有的美国政府债券贬值----> 间接赖债或抵消债务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增加我国经济增长的成本
加剧全球汇率和金融动荡----> 不利稳定出口增长
刺激热钱流入中国---->强化人民币升值预期, 加剧调控政策难度

美国强压人民币升值和浮动的真正意图——遏制中国的战略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民币升值危害: 制约出口增长, 削弱出口竞争力, 制造中国式危机, 财富向美国转移,财富
向投机者转移,丧失金融政策独立性
二、2011年中国的经济如何开局
1. 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国经济转向正常的增长轨道,货币政策随之
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第一: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第二: 优化投资结构
第三: 完善税收政策
第四: 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五: 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
2. 稳定物价,管理好通胀预期
我国物价上涨的原因分析
我国农产生成相对薄弱20%,劳动力成本上升5%,盲目投资建设5%,输入性通胀因素30%,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40%
采取综合措施抑制物价上涨
(1) 大力发展生产,保障供给,争取实现供需平衡
(2) 加强政府对市场价格的有效监管
(3) 管理好通胀预期
3. 大力发展农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农业脆弱,导致物价上涨压力很大
副食品价格纷纷上调, 严守18 亿亩耕地红线
21世纪以来的三次价格上涨
2003 年粮食产量下降,供给缺口明显,2007 年从猪肉上涨扩展到其他方面,2010
年粮食属性“金融化”
4. 处理好保增长、调结构、控通胀的关系
◆保增长是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调结构是保增长的保障◆控通胀是宏观调控最紧迫
的任务
5. 全面推进改革,加强顶层设计
改革是经济稳定增长的根本动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一五”时期,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取消农业税, 中国农业银行上市
6. 改善民生,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
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本章小结
2011 年是承前启后的一年。“承前”,继续应对金融危机,一些不利因素还要进一步克服;“启
后”,今后经济发展不仅要考量增速,还要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走科学发展之路。
三、几个热点问题的分析
1、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
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可持续的动力
投资是拉动经济的主要力量,投资既能帮助经济快速走出低谷,又容易使经济走向过热
出口直接受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波动幅度较大,2009 年9 月美国对中国销美轮胎征收惩
罚性关税,影响中国轮胎出口。
2. 建设保障性住房与抑制房价
刚性需求旺盛, 追求保值增值,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抑制投机,
涉及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措施:2007 年政策收紧,2008 年政策松动.2009 年房贷新政,2010 年“新
十条”,2011 年“新八条”
3、收入分配改革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尚不完善,是内需不足的重要原因

减轻居民的税负
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人群需要不同的收入增长机制
◆农民:加速城镇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工薪阶层:建立工资谈判机制
4、如何看待就业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改善
“十一五”时期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
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面临青年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
碰头”局面。福建省为找工作的农民工提供免费技术培训
本章小结
优化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结构(消费、投资、出口) 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抑制投机,
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你可能感兴趣的:(形势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