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2019年春近世代数复习

本文原载于我的博客,地址:https://blog.guoziyang.top/archives/23/

11.2 若干基本概念

定义11.2.1 设X是一个集合,一个从X × \times ×X到X的映射 ϕ \phi ϕ称为X上的一个二元代数运算。二元代数运算具有封闭性。

定义11.2.4 设" ∘ \circ "是非空集合S上的一个二元代数运算,则称二元组(S, ∘ \circ )为一个代数系。

定义11.2.5 设(S, ∘ \circ ,+)是具有两个二元代数运算的代数系。如果 ∀ a , b , c ∈ S \forall a,b,c\in S a,b,cS,恒有
a ∘ ( b + c ) = ( a ∘ b ) + ( a ∘ c ) a\circ (b+c) = (a\circ b)+(a\circ c) a(b+c)=(ab)+(ac)
则称" ∘ \circ “对”+“满足左分配律。如果 ∀ a , b , c ∈ S \forall a,b,c\in S a,b,cS,总有
( b + c ) ∘ a = ( b ∘ a ) + ( c ∘ a ) (b+c)\circ a = (b\circ a)+(c\circ a) (b+c)a=(ba)+(ca)
则称” ∘ \circ “对”+"满足分配律。

定义11.2.6 设(S, ∘ \circ )是一个代数系,如果存在一个元素 a l ∈ S a_l\in S alS,使得 ∀ a ∈ S \forall a\in S aS
a l ∘ a = a a_l\circ a=a ala=a
则称 a l a_l al为乘法" ∘ \circ “对左单位元素;如果存在元素 a r ∈ S a_r\in S arS使得 ∀ a ∈ S \forall a\in S aS
a ∘ a r = a a\circ a_r=a aar=a
则称 a r a_r ar为乘法” ∘ \circ “对右单位元素;如果存在一个元素 e ∈ S e\in S eS使得 ∀ a ∈ S \forall a\in S aS
e ∘ a = a ∘ e = a e\circ a=a\circ e=a ea=ae=a
则称e为” ∘ \circ "对单位元素。

定理11.2.4 设(S, ∘ \circ )是一个代数系。如果二元代数运算 ∘ \circ 即有左单位元 a l a_l al又有右单位元 a r a_r ar,则 a l = a r a_l=a_r al=ar,从而有单位元。

定义11.2.7 设(S, ∘ \circ )是一个代数系。如果存在一个元素 z ∈ S z\in S zS,使得 ∀ a ∈ S \forall a\in S aS都有
z ∘ a = a ∘ z = z z\circ a=a\circ z=z za=az=z
则称z是" ∘ \circ "的零元素。

11.3 半群与幺半群

定义11.3.1 设" ∘ \circ "是非空集合S上的一个二元代数运算,称为乘法。如果 ∀ a , b , c ∈ S \forall a,b,c\in S a,b,cS,有
( a ∘ b ) ∘ c = a ∘ ( b ∘ c ) (a\circ b)\circ c = a\circ (b\circ c) (ab)c=a(bc)
则称集合S对乘法 ∘ \circ 形成一个半群。只含有限个元素的半群称为有限半群,否则称为无限半群。若 ∘ \circ 在S上还满足交换律,则该半群为交换半群。

定义11.3.2 有单位元素的半群(S, ∘ \circ )称为幺半群。幺半群通常被记为(S, ∘ \circ , e)。S的基数(元素个数)称为幺半群的阶。

定理11.3.2 有限半群(S, ∘ \circ )为一个半群当且仅当 ∃ , t ∈ S \exists,t\in S ,tS使得
s S = S , S t = S sS=S, St=S sS=S,St=S
注意,s和t不一定为单位元素。

定理11.3.3 设(S, ∘ \circ , e)是一个幺半群,m、n是任意的非负整数,则 ∀ a ∈ S \forall a\in S aS
a m ∘ a n = a m + n ( a m ) n = a m n a^m\circ a^n=a^{m+n}\\(a^m)^n=a^{mn} aman=am+n(am)n=amn

定义11.3.3 设(S, ∘ \circ , e)是一个幺半群。元素 a ∈ S a\in S aS称为有左逆元素,如果存在 a l ∈ S a_l\in S alS使 a l ∘ a = e a_l\circ a=e ala=e,这时 a l a_l al叫做a的左逆元素。如果存在元素 a r ∈ S a_r\in S arS使得 a ∘ a r = e a\circ a_r=e aar=e,则称 a r a_r ar为a的右逆元素。如果存在 b ∈ S b\in S bS使得 a ∘ b = b ∘ a = e a\circ b=b\circ a=e ab=ba=e,则称a有逆元素,而b叫做a的逆元素。

定义11.3.4 每个元素都有逆元素的幺半群称为群。

定理11.3.4 有限半群(S, ∘ \circ )是一个群的充要条件是 ∀ s ∈ S \forall s\in S sS s S = S sS=S sS=S ∃ ∈ S \exists\in S S使得 S t = S St=S St=S

11.4 子半群、子幺半群、理想

定义11.4.1 设(S, ∘ \circ )是一个半群,B是S的一个非空子集。如果 ∀ a , b ∈ S \forall a,b\in S a,bS,都有 a ∘ b ∈ B a\circ b\in B abB,则称代数系(B, ∘ \circ )是(S, ∘ \circ )的一个子半群,并简称B是S的子半群。

定义11.4.2 设(S, ∘ \circ , e)是一个幺半群, P ⊂ S P\subset S PS。如果 e ∈ P e\in P eP且P是S的子半群,则称P是S的子幺半群。

定理11.4.1 一个幺半群的任意多个子幺半群的交集仍是子幺半群。

定理11.4.2 设(S, ∘ \circ )是一个半群,A是S的一个非空子集,则S的一切包含A的子半群的交集Q也是子半群。

定义11.4.3 设A是半群(S, ∘ \circ )的一个非空子集,由S的包含A的所有子半群的交所形成的子半群称为由A生成的子半群,记为(A)。类似的,如果A是幺半群(M, ∘ \circ , e)的子集,M中包含A的所有子幺半群的交称为由A生成的子幺半群。显然,由A生成的子半群(子幺半群)是半群S(幺半群M)的包含A的最小子半群(子幺半群)。

定义11.4.4 半群(S, ∘ \circ )的一个非空子集A称为S的一个左(右)理想,如果 S A ⊂ A SA\subset A SAA A S ⊂ A AS\subset A ASA)。如果A既是S的左理想又是S的右理想,则称A是S的理想。S的包含A的一切理想的交称为由A生成的理想。

定理11.4.3 设A是半群(S, ∘ \circ )的一个非空子集,则

  1. 由A生成的左理想是A ∪ \cup SA。
  2. 由A生成的右理想是A ∪ \cup AS。
  3. 由A生成的理想是A ∪ \cup SA ∪ \cup AS ∪ \cup SAS。

定理11.4.4 设A是幺半群(M, ∘ \circ , e)的一个子集,则

  1. 由A生成的M的左理想是SA。
  2. 由A生成的M的右理想是AS。
  3. 由A生成的M的理想是SAS。

定义11.4.5 一个半群(幺半群)称为一个循环半群(循环幺半群),如果这个半群(幺半群)是由其中的某个元素生成的半群(幺半群)。由元素 a a a生成的循环半群记为(a)。循环半群(幺半群)必是可交换半群(幺半群)。

11.5 同构、同态

定义11.5.1 设(S, ∘ \circ )与(T, *)是两个半群。如果存在一个从S到T的一个一一对应 ϕ \phi ϕ,使得 ∀ a , b ∈ S \forall a,b\in S a,bS
ϕ ( a ∘ b ) = ϕ ( a ) ∗ ϕ ( b ) \phi(a\circ b)=\phi(a)*\phi(b) ϕ(ab)=ϕ(a)ϕ(b)
则称半群(S, ∘ \circ )与(T, *)同构,记为(S, ∘ \circ ) = ~ \widetilde{=} = (T, *),常简记为S = ~ \widetilde{=} = T。这时 ϕ \phi ϕ称为S到T的一个同构。

定义11.5.2 设(M, ∘ \circ , e)和(M’, ∗ * , e’)是两个幺半群,如果存在从M到M‘的一个一一对应 ϕ \phi ϕ,使得 ∀ x , y ∈ M \forall x,y\in M x,yM
ϕ ( e ) = e ′ , ϕ ( x ∘ y ) = ϕ ( x ) ∗ ϕ ( y ) \phi(e)=e',\phi(x\circ y)=\phi(x)*\phi(y) ϕ(e)=eϕ(xy)=ϕ(x)ϕ(y)

则称(M, ∘ \circ , e)和(M’, ∗ * , e’)同构,记为(M, ∘ \circ , e) = ~ \widetilde{=} = (M’, ∗ * , e’),或简记为M = ~ \widetilde{=} = M’。这时 ϕ \phi ϕ称为M到M’的一个同构。

变换半群 设(S, ∘ \circ )是一个半群,考虑到S到S的一个如下变换(映射) ρ a : ∀ x ∈ S \rho_a:\forall x\in S ρa:xS ρ a ( x ) = a ∘ x \rho_a(x)=a\circ x ρa(x)=ax,其中a为S的一个元素,称 ρ a \rho_a ρa为由a确定的S上的左变换。令L(S)={ ρ a ∣ a ∈ S , ∀ x ∈ S , ρ a ( x ) = a ∘ x \rho_a|a\in S,\forall x\in S,\rho_a(x)=a\circ x ρaaS,xS,ρa(x)=ax},则L(S)对变换的合成构成一个半群(L(S), ∘ \circ ),称为变换半群。

定理11.5.1 幺半群的Caylay定理:任何幺半群(M, ∘ \circ , e)同构于变换幺半群(L(M), ∘ \circ , I M I_M IM)。

定义11.5.3 设(S, ∘ \circ )和(T, ∗ * )是半群,如果存在 ϕ : S → T \phi:S\rightarrow T ϕ:ST使得 ∀ x , y ∈ S \forall x,y\in S x,yS
ϕ ( x ∘ y ) = ϕ ( x ) ∗ ϕ ( y ) \phi(x\circ y)=\phi(x)*\phi(y) ϕ(xy)=ϕ(x)ϕ(y)
则称(S, ∘ \circ )与(T, ∗ * )是同态的, ϕ \phi ϕ称为S到T的一个同态, ϕ ( S ) \phi(S) ϕ(S)称为同态象。同样的,若(M, ∘ \circ , e)与(M’, ∗ * , e’)是幺半群,如果有 ϕ : M → M ′ \phi:M\rightarrow M' ϕ:MM,使得 ∀ x , y ∈ S \forall x,y\in S x,yS
ϕ ( e ) = e ′ , ϕ ( x ∘ y ) = ϕ ( x ) ∗ ϕ ( y ) \phi(e)=e',\phi(x\circ y)=\phi(x)*\phi(y) ϕ(e)=eϕ(xy)=ϕ(x)ϕ(y)
则称(M, ∘ \circ , e)与(M’, ∗ * , e’)同态, ϕ \phi ϕ称为幺半群M到M’的一个同态。当同态为一一对应时, ϕ \phi ϕ就是同构。

定理11.5.2 设(S, ∘ \circ )是一个半群,(T, ∗ * )是一个具有二元代数运算" ∗ * "的代数系。如果存在一个满映射 ϕ : S → T \phi:S\rightarrow T ϕ:ST使得 ∀ x , y ∈ S \forall x,y\in S x,yS
ϕ ( x ∘ y ) = ϕ ( x ) ∗ ϕ ( y ) \phi(x\circ y)=\phi(x)*\phi(y) ϕ(xy)=ϕ(x)ϕ(y)
则(T, ∗ * )是半群。

定理11.5.3 设(S, ∘ \circ , e)是幺半群,(T, ∗ * )是半群。如果 ϕ \phi ϕ是S到T的满半群同态,则 ϕ ( e ) \phi(e) ϕ(e)是T的单位元,从而(T, ∗ * , ϕ ( e ) \phi(e) ϕ(e))是幺半群。

定理11.5.4 设( M 1 M_1 M1, ∘ \circ , e 1 e_1 e1)与( M 2 M_2 M2, ∗ * , e 2 e_2 e2)是幺半群。如果M到T有一个同态 ϕ \phi ϕ,则M的可逆元素 a a a到象 ϕ ( a ) \phi(a) ϕ(a)也可逆且 ϕ ( a ) − 1 = ϕ ( a − 1 ) \phi(a)^{-1}=\phi(a^{-1}) ϕ(a)1=ϕ(a1)

定理11.5.5 ϕ \phi ϕ是半群( S 1 , ∘ S_1, \circ S1, )到半群( S 2 , ∗ S_2, * S2,)到同态, ψ \psi ψ是( S 2 , ∗ S_2, * S2,)到半群( S 3 , ⋅ S_3, \cdot S3,)到同态,则 ϕ ∘ ψ \phi\circ\psi ϕψ是( S 1 , ∘ S_1, \circ S1,)到( S 3 , ⋅ S_3, \cdot S3,)的同态。

定义11.5.4 设(S, ∘ \circ )和(T, ∗ * )是半群, ϕ \phi ϕ是S到T的同态。半群(S/ E ϕ E_\phi Eϕ, ⋅ \cdot )称为商半群。令 γ : S → S / E ϕ \gamma:S\rightarrow S/E_\phi γ:SS/Eϕ ∀ a ∈ S , γ ( a ) = [ a ] \forall a\in S,\gamma(a)=[a] aS,γ(a)=[a],则称 γ \gamma γ为S到商半群S/ E ϕ E_\phi Eϕ的自然同态。

定理11.5.6 (幺半群同态的基本定理)设 ϕ \phi ϕ是幺半群(M, ∘ \circ , e)到幺半群(M’, ∗ * , e’)的同态,则

  1. 同态象 ϕ ( M ) \phi(M) ϕ(M)是M’的一个子幺半群

  2. ϕ \phi ϕ确定的等价关系 E ϕ E_\phi Eϕ是同余关系,即如果 a E ϕ a ′ aE_\phi a' aEϕa b E ϕ b ′ bE_\phi b' bEϕb,则 a ∘ b E ϕ a ′ ∘ b ′ a\circ bE\phi a'\circ b' abEϕab。于是, ∀ [ a ] , [ b ] ∈ M / E ϕ , [ a ] ⋅ [ b ] = [ a ∘ b ] \forall [a],[b]\in M/E_\phi,[a]\cdot[b]=[a\circ b] [a],[b]M/Eϕ,[a][b]=[ab]是M/ E ϕ E_\phi Eϕ上的二元代数运算, ( M / E ϕ , ⋅ , [ e ] ) (M/E_\phi, \cdot, [e]) (M/Eϕ,,[e])是幺半群。

  3. 存在唯一的 M / E ϕ M/E_\phi M/Eϕ到M’的单(射)同态 ϕ ‾ \overline{\phi} ϕ使
    ϕ = ϕ ‾ ∘ γ \phi = \overline{\phi}\circ\gamma ϕ=ϕγ
    其中 γ \gamma γ为M到M/ E ϕ E_\phi Eϕ的自然同态。

  4. 如果 ϕ \phi ϕ是满同态,则M/ E ϕ E_\phi Eϕ与M’同构。

定义11.5.5 = ~ \widetilde{=} = 是代数系(X, ∘ \circ )上的等价关系。 ∀ a , a ′ , b , b ′ ∈ X \forall a, a', b, b'\in X a,a,b,bX,如果 a = ~ b a\widetilde{=}b a= b a ′ = ~ b ′ a'\widetilde{=}b' a= b,则必有 a ∘ a ′ = ~ b ∘ b ′ a\circ a'\widetilde{=}b\circ b' aa= bb,那么称 = ~ \widetilde{=} = 是X上的同余关系。常用 ≡ \equiv 表示同余关系。简单来说,同余关系是可乘的等价关系。

12.1 群的定义及例子

定义12.1.1 设G是一个非空集合," ∘ \circ “是G上的二元代数运算,称为乘法。如果下列各个条件同时成立,则称G对它的乘法” ∘ \circ "构成一个群:

  1. 乘法 ∘ \circ 满足结合律,即 ∀ a , b , c ∈ G \forall a,b,c\in G a,b,cG
    ( a ∘ b ) ∘ c = a ∘ ( b ∘ c ) (a\circ b)\circ c=a\circ(b\circ c) (ab)c=a(bc)
  2. 对乘法 ∘ \circ ,G中有一个左单位元e,即 ∀ a ∈ G \forall a\in G aG
    e ∘ a = a e\circ a = a ea=a
  3. 对G的每个元素,关于乘法 ∘ \circ 有一个左逆元素,即对G的每个元素a有一个相对应的元素b使得
    b ∘ a = e b\circ a = e ba=e

每个元素都有逆元素的幺半群称为群。(定义11.3.4)

定义12.1.2 群(G, ∘ \circ )称为交换群或可换群(阿贝尔群),如果乘法" ∘ \circ "满足交换律,即 ∀ a , b ∈ G \forall a,b\in G a,bG
a ∘ b = b ∘ a a\circ b=b \circ a ab=ba

定义12.1.3 群(G, ∘ \circ )称为有限群,如果G是有限集。G的基数称为群G的阶。如果G含有无穷多个元素,则称G为无限群。

12.2 群的简单性质

定理12.2.1 设(G, ∘ \circ )是一个群,则 ∀ a ∈ G \forall a\in G aG,a的左逆元也是a的右逆元。

定理12.2.2 G的左单位元e也是右单位元。

定理12.2.4 设a与b是群(G, ∘ \circ )的任两个元素,则
( a − 1 ) − 1 = a ( a b ) − 1 = b − 1 a − 1 (a^{-1})^{-1}=a\\(ab)^{-1}=b^{-1}a^{-1} (a1)1=a(ab)1=b1a1
定理12.2.5 ∀ a , b ∈ G \forall a,b\in G a,bG,在群G中,方程
a x = b y a = b ax=b\\ya=b ax=bya=b
关于未知量x与y皆有唯一解。

定理12.2.6 非空集合G对其二元代数运算" ∘ \circ "构成一个群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下列两个条件同时成立:

  1. " ∘ \circ "满足结合律,即对 ∀ a , b , c ∈ G \forall a,b,c\in G a,b,cG
    ( a ∘ b ) ∘ c = a ∘ ( b ∘ c ) (a\circ b)\circ c = a\circ(b\circ c) (ab)c=a(bc)
  2. ∀ a , b ∈ G \forall a,b\in G a,bG,方程
    a ∘ x = b y ∘ a = b a\circ x=b\\y\circ a=b ax=bya=b
    在G中有解。

定理12.2.7 群G中的乘法满足消去律,即 ∀ x , y , a ∈ G \forall x,y,a\in G x,y,aG,有
如 果 a x = a y , 则 x = y ( 左 消 去 律 ) 如 果 x a = y a , 则 x = y ( 右 消 去 律 ) 如果ax=ay,则x=y(左消去律)\\如果xa=ya,则x=y(右消去律) ax=ayx=yxa=yax=y

定理12.2.8 非空有限集合G对其二元代数运算" ∘ \circ "构成群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下两条件同时成立:

  1. " ∘ \circ "满足结合律。
  2. " ∘ \circ "满足左右消去律。

定义12.2.1设(G, ∘ \circ )是一个群, a ∈ G a\in G aG,使 a n = e a^n=e an=e的最小正整数n称为a的阶。如果不存在如此的正整数,则称a的阶为无穷大。

定理12.2.9 有限群的每个元素的阶不超过该有限群的阶。

12.3 子群、生成子群

定义12.3.1 设S是群G的非空子集。如果G的乘法在S中封闭且S对此乘法也构成一个群,则称S是G的一个子群。

定理12.3.1 G 1 G_1 G1是G的子群,则 G 1 G_1 G1的单位元必是G的单位元; G 1 G_1 G1的元素a在 G 1 G_1 G1中的逆元素也是a在G中的逆元素。

定理12.3.2 群G的任意多个子群的交还是G的子群。

定理12.3.3 任一群不能是其两个真子群的并。

定理12.3.3 群G的非空子集S为G的子群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1. ∀ a , b ∈ S , a b ∈ S \forall a,b\in S, ab\in S a,bS,abS,且
  2. ∀ a ∈ S , a − 1 ∈ S \forall a\in S,a^{-1}\in S aS,a1S

定理12.3.4 群G的非空子集S是G的子群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a , b ∈ S \forall a,b\in S a,bS,总有 a b − 1 ∈ S ab^{-1}\in S ab1S

定理12.3.5 群G的有限非空子集F是G的子群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F F ⊂ F FF\subset F FFF,即 ∀ a , b ∈ F , a b ∈ F \forall a,b\in F,ab\in F a,bF,abF

定义12.3.2 群G的元素a称为G的中心元素,如果a与G的每个元素可交换,即 ∀ x ∈ G \forall x\in G xG有ax=xa。G的中心元素所构成的集合C称为G的中心。

定理12.3.6 群G的中心C是G的可交换子群。

定义12.3.3 设M是群G的子集,G的包含M的所有子群的交称为由M生成的子群,记为(M)。

定义12.3.4 设G是一个群,a和b是G的两个任意的元素, a b a − 1 b − 1 aba^{-1}b^{-1} aba1b1称为a与b的换位子。G的所有换位子的集合所生成的子群称为G的换位子群。显然,G是交换群当且仅当单位元e是G唯一的交换子。

12.4 变换群、同构

定义12.4.1 设( G 1 , ∘ G_1, \circ G1,)、( G 2 , ∗ G_2, * G2,)是群。如果存在一个一一对应 ϕ : G 1 → G 2 \phi:G_1\rightarrow G_2 ϕG1G2,使得 ∀ a , b ∈ G 1 \forall a,b\in G_1 a,bG1,有
ϕ ( a ∘ b ) = ϕ ( a ) ∗ ϕ ( b ) \phi(a\circ b)=\phi(a)*\phi(b) ϕ(ab)=ϕ(a)ϕ(b)
则称群 G 1 G_1 G1 G 2 G_2 G2同构,记为 G 1 = ~ G 2 G_1\widetilde{=}G_2 G1= G2,而 ϕ \phi ϕ称为 G 1 G_1 G1 G 2 G_2 G2上的一个同构。

定义(Sym) 设S是一个非空集合。从S到S到所有一一对应之集记为 S y m ( S ) Sym(S) Sym(S),则 S y m ( S ) Sym(S) Sym(S)对映射的合成构成一个群,称为S上的对称群。

定义12.4.2 S y m ( S ) Sym(S) Sym(S)的任一子群称为S上的一个变换群。 S n S_n Sn的任一子群称为置换群。

定理12.4.1 (群的Caley同构定理) 任何一个群都同构于某个变换群。

推论12.4.1 任一n阶有限群同构于n次对称群 S n S_n Sn的一个n阶子群。亦即有限群同构于某个置换群。

定义12.4.3 设(G, ∘ \circ )是一个群,如果存在一个从G到G的一个一一对应 ϕ \phi ϕ使得 ∀ a , b ∈ G \forall a,b\in G a,bG
ϕ ( a ∘ b ) = ϕ ( a ) ∘ ϕ ( b ) \phi(a\circ b) = \phi(a)\circ\phi(b) ϕ(ab)=ϕ(a)ϕ(b)
则称 ϕ \phi ϕ是G的一个自同构。

定理12.4.2 设G是一个群,G的所有自同构之集A(G)对映射的合成运算构成一个群,称为G的自同构群。

定义12.4.4 群G的由其元素a确定的自同构
ϕ ( x ) = a x a − 1 , ∀ x ∈ G \phi(x)=axa^{-1}, \forall x\in G ϕ(x)=axa1,xG
称为G的内自同构,G的其它自同构称为外自同构。

定义12.4.5 设(G, ∘ \circ )是一个群,在G上定义二元关系R如下: ∀ a , b ∈ G \forall a,b\in G a,bG,aRb当且仅当有G的内自同构 ϕ \phi ϕ使 b = ϕ ( a ) b=\phi(a) b=ϕ(a)。称R为G的共轭关系。如果 a R b aRb aRb,则称a与b共轭。

12.5 循环群

定义12.5.1 群G称为循环群,如果G是由其中的某个元素a生成的,即(a)=G。如果循环群G是由a生成的,则 ∀ b ∈ G \forall b\in G bG,存在一个整数n使得 b = a n b=a^n b=an。循环群必是交换群。

定理12.5.1 循环群 G = ( a ) G=(a) G=(a)是无穷循环群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的阶为无穷大。这时
G = { . . . , a − n , . . . , a − 2 , a − 1 , e , a , a 2 , . . . , a n , . . . } G=\{...,a^{-n},...,a^{-2},a^{-1},e,a,a^2,...,a^n,...\} G={...,an,...,a2,a1,e,a,a2,...,an,...}
循环群G=(a)是n阶循环群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的阶为n。这时
G = { e , a , a 2 , . . . , a n − 1 } G=\{e,a,a^2,...,a^{n-1}\} G={e,a,a2,...,an1}
定理12.5.2 (1)无穷循环群同构于整数加群,即如果不计同构,则无穷循环群只有一个,就是整数加群 ( Z , + ) (Z, +) (Z,+)。(2)阶为n的有限循环群同构于模n的同余类加群( Z n , + Z_n,+ Zn,+),即如果不计同构,则n阶循环群只有一个,就是模n同余类加群。

定理12.5.3 设G=(a)是由a生成的循环群,则

  1. 循环群的子群仍为循环群。
  2. 如果G是无限循环群,则G的子群或为 H 0 = { e } H_0=\{e\} H0={e},或是某个具有最小正指数的元 a m a^m am生成的。于是,对m=1,2,…
    H 0 = { e } , H m = ( a m ) H_0=\{e\},H_m=(a^m) H0={e},Hm=(am)
    是G的所有子群。
  3. 无限循环群中,除了 H 0 = { e } H_0=\{e\} H0={e}以外,都是无穷循环子群,从而同构且都同构于G。
  4. 阶为n的循环群中,每个子群的阶整除n。对n的任一因子q,必有一个阶为q的子群。于是,G的全部子群为
    H 0 = { e } , H m = ( a m ) , m ∣ n H_0=\{e\},H_m=(a^m),m|n H0={e},Hm=(am),mn
    每个子群的阶为n/m。

定理12.5.4 设G是一个有限阿贝尔群,则G是循环群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G ∣ = m i n { n ∣ ∀ a ∈ G , a n = e } |G|=min\{n|\forall a\in G,a^n=e\} G=min{naG,an=e}

引理12.5.1 设G是一个阿贝尔群,a和b是G的两个不同元素,其阶分别为m和n且m和n互素,则

  1. 由a生成的子群(a)与由b生成的子群(b)的交为{e},即 ( a ) ∩ ( b ) = { e } (a)\cap(b)=\{e\} (a)(b)={e}
  2. ab的阶为mn。
  3. (ab)={|a, b|},即由ab生成的子群等于由{a, b}生成的子群。

引理12.5.2 设G是一个有限阿贝尔群,则G中含有一个元素g,g的阶能被G的每一个元素的阶整除。

12.6 子群的陪集、拉格朗日定理

定义12.6.1 设H是群G的一个子集,a为G的任一元素。集合aH称为子群H的一个左陪集,Ha称为H的一个右陪集。

定理12.6.1 设H是群G的子群, a ∈ G a\in G aG,则aH=H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 H a\in H aH

定理12.6.2 设H是群G的子群,则 ∀ a , b ∈ G , a H = b H \forall a,b\in G, aH=bH a,bG,aH=bH当且仅当 a − 1 b ∈ H a^{-1}b\in H a1bH

定理12.6.3 设H是G的子集,则 ∀ a , b ∈ G \forall a,b\in G a,bG,aH=bH或 a H ∩ b H = ∅ aH\cap bH=\emptyset aHbH=

定理12.6.4 设H是G的子群, ∀ a , b ∈ G \forall a,b\in G a,bG ∣ a H ∣ = ∣ b H ∣ |aH|=|bH| aH=bH

定理12.6.5 设H是群G的子群,则H的所有左陪集构成的集族就是G的一个划分。

定理12.6.6 令H是群G的子群, S l S_l Sl是H的所有左陪集构成的集族, S r S_r Sr为H的所有右陪集构成的集族,则 ∣ S l ∣ = ∣ S r ∣ |S_l|=|S_r| Sl=Sr

定理12.6.7 (拉格朗日) 设G是一个阶为N的有限群,H是G的一个n阶子群,则
N = n ⋅ [ G : H ] N=n\cdot[G : H] N=n[G:H]
于是,有限群的阶数能被其每个子群的阶整除。

推论12.6.1 有限群中每个元素的阶能整除该有限群的阶。

推论12.6.2 如果群G的阶p是素数,则G是一个循环群。

推论12.6.3 设G是一个N阶群,则对G的每个元素a都有 a N = e a^N=e aN=e

12.7 正规子群、商群

一些定义 设G是一个群,G的任意子群称为群子集。今在 2 G 2^G 2G中借助于G的乘法引入一个代数运算,称为群子集的乘法: ∀ A , B ∈ 2 G \forall A,B\in 2^G A,B2G
A B = { a b ∣ a ∈ A 且 b ∈ B } AB=\{ab|a\in A且b\in B\} AB={abaAbB}
其次, ∀ A ∈ 2 G \forall A\in 2^G A2G,定义 A − 1 = { a − 1 ∣ a ∈ A } A^{-1}=\{a^{-1}|a\in A\} A1={a1aA}

定理12.7.1 设G是一个群,则 ∀ A , B , C ∈ 2 G \forall A,B,C\in 2^G A,B,C2G,有(AB)C=A(BC)。其次,如果H是G的子群,则 H H = H , H − 1 = H , H H − 1 = H HH=H,H^{-1}=H,HH^{-1}=H HH=H,H1=H,HH1=H

定理12.7.2 设A、B是群G的子群,则AB是G的子群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B=BA。

定义12.7.1 设H是群G的子群。如果 ∀ a ∈ G \forall a\in G aG a H = H a aH=Ha aH=Ha,则称H是G的正规子群。于是,交换群的任意子群都是正规子群,群G的中心C必是正规子群。对于任意的群G,{e}是G的正规子群。

定理12.7.3 设H是群的一个子群,则下列三个命题等价:

  1. H是G的正规子群。
  2. ∀ a ∈ G , a H a − 1 = H \forall a\in G,aHa^{-1}=H aGaHa1=H
  3. ∀ a ∈ G , a H a − 1 ⊂ H \forall a\in G,aHa^{-1}\subset H aGaHa1H

定理12.7.4 群G的子群H是G的正规子群当且仅当对G的任一内自同构 ϕ \phi ϕ ϕ ( H ) = H \phi(H)=H ϕ(H)=H

定义12.7.2 设H是群的子群,如果对G的任一自同构 ϕ \phi ϕ ϕ ( H ) ⊂ H \phi(H)\subset H ϕ(H)H,则称H为G的特征子群。于是,群G的特征子群是正规子群。

定理12.7.5 设H是G的正规子群,H的所有左陪集构成的集族 S l S_l Sl对群子集乘法形成一个群。

定义12.7.3 群G的正规子群H的所有左陪集构成的集族,对群子集乘法构成的群称为G对H的商群,记为G/H。

定义12.7.4 设X是一个集合, ∘ \circ 是X上的一个二元代数运算, = ~ \widetilde{=} = 是X上的一个等价关系。我们称 = ~ \widetilde{=} = 是关于X的代数运算 ∘ \circ 是左不变的,如果 a = ~ b a\widetilde{=}b a= b,则 ∀ x ∈ X \forall x\in X xX x ∘ a = ~ x ∘ b x\circ a\widetilde{=}x\circ b xa= xb。类似地, = ~ \widetilde{=} = 是对 ∘ \circ 是右不变的,如果 a = ~ b a\widetilde{=}b a= b,则 ∀ x ∈ X \forall x\in X xX a ∘ x = ~ b ∘ x a\circ x\widetilde{=}b\circ x ax= bx。如果 = ~ \widetilde{=} = ∘ \circ 既是左不变的又是右不变的,则称 = ~ \widetilde{=} = 对X上的代数运算 ∘ \circ 是不变的。

定理12.7.6 设H是群G的子群,则H是正规子群的充分必要条件是G上的由H确定的等价关系 = ~ \widetilde{=} =
a = ~ b 当 且 仅 当 a b − 1 ∈ H a\widetilde{=}b当且仅当ab^{-1}\in H a= bab1H
对G中的乘法是不变的。

定理12.7.7 ϕ \phi ϕ为群的一个划分,对G的每个元素x,y,x与y所在类记为[x], [y]。在 ϕ \phi ϕ上定义乘法如下:
[ x ] [ y ] = [ x ∘ y ] [x][y]=[x\circ y] [x][y]=[xy]
则这个乘法是 ϕ \phi ϕ上的二元代数运算当且仅当由划分 ϕ \phi ϕ所确定的G的等价关系 = ~ \widetilde{=} = 是G上的同余关系(对乘法是不变的)。这时,G的单位元所在的类[e]是G的正规子群, ϕ \phi ϕ中的其它类均是[e]的陪集。

12.8 同态基本定理

定义12.8.1 设(G, ∘ \circ )与( G ‾ , ⋅ \overline{G}, \cdot G,)是两个群,如果存在一个从G到 G ‾ \overline{G} G到映射 ϕ \phi ϕ,使得 ∀ a , b ∈ G \forall a,b\in G a,bG
ϕ ( a ∘ b ) = ϕ ( a ) ⋅ ϕ ( b ) \phi(a\circ b)=\phi(a)\cdot\phi(b) ϕ(ab)=ϕ(a)ϕ(b)
则称 ϕ \phi ϕ为G到 G ‾ \overline{G} G的一个同态,而称G与 G ‾ \overline{G} G同态。如果同态 ϕ \phi ϕ是满射,则称 ϕ \phi ϕ为G到 G ‾ \overline{G} G到一个满同态,这时说G与 G ‾ \overline{G} G是满同态,并记为 G ~ G ‾ G ~ \overline{G} GG。类似的,如果同态 ϕ \phi ϕ是单射,则称 ϕ \phi ϕ为单同态。显然,同态 ϕ \phi ϕ是同构当且仅当 ϕ \phi ϕ是可逆的。

定理12.8.2 设(G, ∘ \circ )是一个群, G ‾ \overline{G} G是一个具有二元代数运算" c d o t cdot cdot"的代数系。如果存在一个满射 ϕ \phi ϕ:G → G ‾ \rightarrow\overline{G} G使 ∀ a , b ∈ G \forall a,b\in G a,bG
ϕ ( a ∘ b ) = ϕ ( a ) ⋅ ϕ ( b ) \phi(a\circ b)=\phi(a)\cdot\phi(b) ϕ(ab)=ϕ(a)ϕ(b)
则( G ‾ , ⋅ \overline{G}, \cdot G,)是一个群。

定理12.8.3 ϕ \phi ϕ是从群(G, ∘ \circ )到( G ‾ , ⋅ \overline{G}, \cdot G,)的满同态,则 G ‾ \overline{G} G的单位元 e ‾ \overline{e} e的完全原象 ϕ − 1 ( e ‾ ) = { x ∣ x ∈ G , ϕ ( x ) = e ‾ } \phi^{-1}(\overline{e})=\{x|x\in G,\phi(x)=\overline{e}\} ϕ1(e)={xxG,ϕ(x)=e}是G的一个正规子群。

定义12.8.2 ϕ \phi ϕ是群(G, ∘ \circ )到群( G ‾ , ⋅ \overline{G}, \cdot G,)的满同态, e ‾ \overline{e} e G ‾ \overline{G} G的单位元,则G的正规子群 ϕ − 1 ( e ‾ ) \phi^{-1}(\overline{e}) ϕ1(e)成为同态 ϕ \phi ϕ的核,记为 K e r ϕ Ker \phi Kerϕ ϕ ( G ) \phi(G) ϕ(G)成为在 ϕ \phi ϕ下G的同态象。显然,当 ϕ \phi ϕ是同态(未必是满的)时,则G ~ ϕ ( G ) \phi(G) ϕ(G)

定理12.8.4 ϕ \phi ϕ是从群G到群 G ‾ \overline{G} G的满同态,则

  1. 如果H是G的子群,那么 ϕ ( H ) \phi(H) ϕ(H) G ‾ \overline{G} G的子群。
  2. 如果N是G的正规子群,那么 ϕ ( N ) \phi(N) ϕ(N) G ‾ \overline{G} G的正规子群。
  3. 如果 H ‾ \overline{H} H G ‾ \overline{G} G的子群,那么 ϕ − 1 ( H ‾ ) \phi^{-1}(\overline{H}) ϕ1(H)是G的子群。
  4. 如果 N ‾ \overline{N} N G ‾ \overline{G} G的正规子群,那么 ϕ − 1 ( N ‾ ) \phi^{-1}(\overline{N}) ϕ1(N)是G的正规子群。

定理12.8.5 设N是G的正规子群,则G ~ G/N。如果 ϕ \phi ϕ是G到G/N到同态,则 K e r ϕ = N Ker \phi=N Kerϕ=N

定理12.8.6 (群到同态基本定理)设 ϕ \phi ϕ是群G到群 G ‾ \overline{G} G的满同态, E = K e r ϕ E = Ker \phi E=Kerϕ,则
G / E = ~ G ‾ G/E\widetilde{=}\overline{G} G/E= G

定理12.8.7 群G的任一满同态 ϕ \phi ϕ均可分解成一个自然同态 γ \gamma γ与一个同构 f f f的合成,即 ϕ = f ∘ γ \phi=f\circ\gamma ϕ=fγ,并且 f f f是唯一的。

定理12.8.8 ϕ \phi ϕ是从群G到群 G ‾ \overline{G} G的满同态, H ‾ \overline{H} H G ‾ \overline{G} G的正规子群, H = ϕ − 1 ( H ‾ ) H=\phi^{-1}(\overline{H}) H=ϕ1(H),则
G / H = ~ G ‾ / H ‾ G/H\widetilde{=}\overline{G}/\overline{H} G/H= G/H

定理12.8.9 设K是G的正规子群,H是G的任一子群,则 K ∩ H K\cap H KH是H的正规子群,并且
H K / K = ~ H / ( K ∩ H ) 。 HK/K\widetilde{=}H/(K\cap H)。 HK/K= H/(KH)

13.1 (环和域)定义及简单性质

定义13.1.1 设R是一个非空集合,R中有两个代数运算,一个叫做加法并用加号"+“表示,一个叫做乘法并用” ∘ \circ "表示。如果

  1. (R, +)是一个阿贝尔群
  2. (R, ∘ \circ )是一个半群
  3. 乘法对加法满足左右分配律: ∀ a , b , c ∈ R \forall a,b,c\in R a,b,cR
    A ∘ ( b + c ) = ( a ∘ b ) + ( a ∘ c ) ( b + c ) ∘ a = ( b ∘ a ) + ( c ∘ a ) A\circ(b+c)=(a\circ b)+(a\circ c)\\(b+c)\circ a=(b\circ a)+(c\circ a) A(b+c)=(ab)+(ac)(b+c)a=(ba)+(ca)
    则称代数系(R, +, ∘ \circ )为一个环。

定义13.1.2 环(R, +, ∘ \circ )成为交换环或可交换环,如果其中的乘法满足交换律,即 ∀ a , b ∈ R , 有 a b = b a \forall a,b\in R, 有ab=ba a,bR,ab=ba

定义13.1.3 环(R, +, ∘ \circ )称为有限环,如果R是有限非空的集合。

一些环的定义 在环(R, +, ∘ \circ )中,加法的单位元用"0"表示,并成为R的零元(素)。 ∀ a ∈ R \forall a\in R aR,a对加法的逆元素记为-a,并成为a的负元(素)。R中加法的逆运算称为减法,用"-"表示, ∀ a , b ∈ R \forall a,b\in R a,bR,a-b定义为a+(-b)。其次,a对加法的m次幂记为ma,当m>0时,ma定义为m个a相加,即1a=a,(m+1)a=ma+a。而当m<0时,ma定义为(-m)(-a)。当m=0时,0a=0,其中左边的"0"是数零,右边的"0"是R的零元素。

环的简单性质 由于环(R, +, ∘ \circ )对加法构成一个阿贝尔群,所以具有阿贝尔群的一切性质。因此, ∀ a , b , c ∈ R , m , n ∈ Z \forall a,b,c\in R,m,n\in Z a,b,cRm,nZ,有

  1. 0 + a = a + 0 = a 0+a=a+0=a 0+a=a+0=a
  2. a + b = b + a a+b=b+a a+b=b+a
  3. ( a + b ) + c = a + ( b + c ) (a+b)+c=a+(b+c) (a+b)+c=a+(b+c)
  4. − a + a = a + ( − a ) = 0 -a+a=a+(-a)=0 a+a=a+(a)=0
  5. − ( a + b ) = − a − b -(a+b)=-a-b (a+b)=ab
  6. a + c = b ⟺ a = b − c a+c=b\Longleftrightarrow a=b-c a+c=ba=bc
  7. − ( − a ) = a -(-a)=a (a)=a
  8. − ( a − b ) = − a + b -(a-b)=-a+b (ab)=a+b
  9. m a + n a = ( m + n ) a ma+na=(m+n)a ma+na=(m+n)a
  10. m ( n a ) = ( m n ) a m(na)=(mn)a m(na)=(mn)a
  11. m ( a + b ) = m a + m b m(a+b)=ma+mb m(a+b)=ma+mb
  12. n ( a − b ) = n a − n b n(a-b)=na-nb n(ab)=nanb
  13. 由于(R, ∘ \circ )是半群,所以 ( a ∘ b ) ∘ c = a ∘ ( b ∘ c ) (a\circ b)\circ c=a\circ(b\circ c) (ab)c=a(bc)
  14. 加法与乘法由左右分配律联系起来,即
    a ∘ ( b ∘ c ) = ( a ∘ b ) + ( a ∘ c ) ( b + c ) ∘ a = ( b ∘ a ) + ( c ∘ a ) a\circ(b\circ c)=(a\circ b)+(a\circ c)\\(b+c)\circ a=(b\circ a)+(c\circ a) a(bc)=(ab)+(ac)(b+c)a=(ba)+(ca)
  15. ∀ a ∈ R , 0 ∘ a = a ∘ 0 = 0 \forall a\in R,0\circ a=a\circ 0=0 aR0a=a0=0
  16. ( − a ) ∘ b = − ( a ∘ b ) , a ∘ ( − b ) = − ( a ∘ b ) (-a)\circ b=-(a\circ b),a\circ(-b)=-(a\circ b) (a)b=(ab)a(b)=(ab)
  17. ( − a ) ( − b ) = a b (-a)(-b)=ab (a)(b)=ab
  18. a ( b − c ) = a b − a c a(b-c)=ab-ac a(bc)=abac
  19. ( ∑ i = 1 n a i ) ( ∑ i = 1 m b i ) = ∑ i = 1 n ∑ j = 1 m a i b j (\sum^{n}_{i=1}a_i)(\sum^{m}_{i=1}b_i)=\sum^{n}_{i=1}\sum^{m}_{j=1}a_ib_j (i=1nai)(i=1mbi)=i=1nj=1maibj
  20. ( n a ) b = a ( n b ) = n ( a b ) (na)b=a(nb)=n(ab) (na)b=a(nb)=n(ab)
  21. 如果ab=ba,则二项式定理成立,即当n>0时,有
    ( a + b ) n = ∑ i = 0 n ( n i ) a i b n − i (a+b)^n=\sum^{n}_{i=0}(\frac{n}{i})a^ib^{n-i} (a+b)n=i=0n(in)aibni

定义13.1.4 设(R, +, ∘ \circ )是一个环, a ∈ R a\in R aR,如果存在一个元素 b ∈ R , b ≠ 0 b\in R,b\not = 0 bRb=0,使得ab=0,则称a是R的一个左零因子。如果存在一个元素 c ∈ R , c ≠ 0 c\in R,c\not = 0 cRc=0,使ca=0,则称a为R的一个右零因子。如果a既是R的左零因子,又是R的右零因子,则称a为R的零因子。于是,环R的零元素必是一个零因子。

定义13.1.5 没有非零的左零因子,也没有非零的右零因子的环称为无零因子环。可换无零因子环称为整环。在无零因子环中,由ab=0必能推出a=0或b=0。

定理13.1.1 环R是无零因子环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在R中乘法满足消去律。即
如 果 a ≠ 0 , a b = a c , 则 b = c 如 果 a ≠ 0 , b a = c a , 则 b = c 如果a\not = 0,ab=ac,则b=c\\如果a\not = 0,ba=ca,则b=c a=0ab=acb=ca=0ba=cab=c

定义13.1.6 一个环称为一个体,如果它满足一下两个条件

  1. 它至少含有一个非零元素
  2. 非零元素的全体对乘法构成一个群

定义13.1.7 可换体称为域。在体和域中,乘法有单位元素,非零元素对乘法有逆元素。在体和域中没有零因子。

定理13.1.2 至少有一个非零元素的无零因子有限环是体。

定义13.1.8 仅有有限个元素的体(域)称为有限体(域)。

定理13.1.3 环(R, +, ∘ \circ )是体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R / { 0 } ≠ ∅ R/\{0\}\not =\emptyset R/{0}= ∀ a , b ∈ R / { 0 } \forall a,b\in R/\{0\} a,bR/{0},方程 a x = b ( x a = b ) ax=b(xa=b) ax=b(xa=b)在R中有解。

定义13.1.9 环(R, +, ∘ \circ )的非空子集S若对其中的加法和乘法也形成一个环,则S称为R的子环。

定义13.1.10 设(F, +, ∘ \circ )是体(域), E ⊂ F E\subset F EF,如果E对F的加法和乘法也形成一个体(域),则E称为F的子体(域)。

定理13.1.4 环R的非空子集S是R的子环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1. ∀ a , b ∈ S , 有 a b ∈ S \forall a,b\in S,有ab\in S a,bSabS
  2. ∀ a , b ∈ S , a − b ∈ S \forall a,b\in S,a-b\in S a,bSabS
    体F的非空子集E是F的一个子体,当且仅当以下三个条件同时成立:
  3. ∣ E ∣ ≥ 2 |E|\ge 2 E2
  4. ∀ a , b ∈ E , a − b ∈ E \forall a,b\in E,a-b\in E a,bEabE
  5. ∀ a , b ∈ E , a ≠ 0 , b ≠ 0 , a b − 1 ∈ E \forall a,b\in E,a\not =0,b\not =0,ab^{-1}\in E a,bEa=0b=0ab1E

13.2 无零因子环的特征数

定理13.2.1 在一个无零因子环中,每个非零元素对加法的阶均相同。

推论13.2.1 体和域中每个非零元素对加法的阶均相同。

定义13.2.1 无零因子环中非零元素对加法的阶称为该环的特征数,简称特征。域(体)中非零元素对加法的阶称为域(体)的特征数,简称特征。

定理13.2.2 若无零因子环R的特征数为正整数p,则p是素数。

推论13.2.2 整环、体、域的特征数或是无穷大,或是一个素数。

定理13.2.3 在特征为p的域里
( a + b ) p = a p + b p ( a − b ) p = a p − b p (a+b)^p=a^p+b^p\\(a-b)^p=a^p-b^p (a+b)p=ap+bp(ab)p=apbp

13.3 同态、理想子环

定义13.3.1 设(R, +, ∘ \circ )与 ( R ‾ , + ‾ , ∘ ‾ ) (\overline{R}, \overline{+}, \overline{\circ}) (R,+,)是两个环(体、域),如果存在一个一一对应 ϕ : R → R ‾ \phi:R\rightarrow\overline{R} ϕRR,使得 ∀ a , b ∈ R \forall a,b\in R a,bR,有
ϕ ( a + b ) = ϕ ( a ) + ‾ ϕ ( b ) ϕ ( a ∘ b ) = ϕ ( a ) ∘ ‾ ϕ ( b ) \phi(a+b)=\phi(a)\overline{+}\phi(b)\\\phi(a\circ b)=\phi(a)\overline{\circ}\phi(b) ϕ(a+b)=ϕ(a)+ϕ(b)ϕ(ab)=ϕ(a)ϕ(b)
则称R与 R ‾ \overline{R} R同构,记为R = ~ R ‾ \widetilde{=}\overline{R} = R ϕ \phi ϕ称为R到 R ‾ \overline{R} R到一个同构。

定理13.3.1 设(R, +, ∘ \circ )是一个环(体或域), ( R ‾ , + ‾ , ∘ ‾ ) (\overline{R}, \overline{+}, \overline{\circ}) (R,+,)是一个有两个二元代数运算的代数系,如果存在一个一一对应 ϕ : R → R ‾ \phi:R\rightarrow\overline{R} ϕRR使得(1)和(2)成立,则 R ‾ \overline{R} R是一个环(体或域)。

定义13.3.2 设(R, +, ∘ \circ )和 ( R ‾ , + ‾ , ∘ ‾ ) (\overline{R}, \overline{+}, \overline{\circ}) (R,+,)是两个环,如果存在一个映射 ϕ : R → R ‾ \phi:R\rightarrow\overline{R} ϕRR使得 ∀ a , b ∈ R \forall a,b\in R a,bR
ϕ ( a + b ) = ϕ ( a ) + ‾ ϕ ( b ) ϕ ( a ∘ b ) = ϕ ( a ) ∘ ‾ ϕ ( b ) \phi(a+b)=\phi(a)\overline{+}\phi(b)\\\phi(a\circ b)=\phi(a)\overline{\circ}\phi(b) ϕ(a+b)=ϕ(a)+ϕ(b)ϕ(ab)=ϕ(a)ϕ(b)
则称 ϕ \phi ϕ是从R到 R ‾ \overline{R} R到一个同态,而R与 R ‾ \overline{R} R称为是同态的。如果同态 ϕ \phi ϕ还是满射,则称 ϕ \phi ϕ是一个满同态,并且称R与 R ‾ \overline{R} R是满同态,此时记为R~ R ‾ \overline{R} R。显然,同态 ϕ \phi ϕ是同构当且仅当 ϕ \phi ϕ是可逆的。

定理13.3.2 ϕ \phi ϕ是从环R到环 R ‾ \overline{R} R到同态,则

  1. 如果0与 0 ‾ \overline{0} 0分别为R与 R ‾ \overline{R} R到零元素,则 ϕ ( 0 ) = 0 ‾ \phi(0)=\overline{0} ϕ(0)=0
  2. 如果R与 R ‾ \overline{R} R分别有单位元素e和 e ‾ \overline{e} e,则 ϕ ( e ) = e ‾ \phi(e)=\overline{e} ϕ(e)=e
  3. ∀ a ∈ R , ϕ ( − a ) = − ϕ ( a ) \forall a\in R,\phi(-a)=-\phi(a) aRϕ(a)=ϕ(a)
  4. 如果 a ∈ R a\in R aR,a有逆元素 a − 1 a^{-1} a1,则 ϕ ( a − 1 ) = ( ϕ ( a ) ) − 1 \phi(a^{-1})=(\phi(a))^{-1} ϕ(a1)=(ϕ(a))1
  5. 如果S是R的一个子环,则 ϕ ( S ) \phi(S) ϕ(S) R ‾ \overline{R} R的子环。
  6. 如果 S ‾ \overline{S} S R ‾ \overline{R} R的子环,则 ϕ − 1 ( S ‾ ) \phi^{-1}(\overline{S}) ϕ1(S)是R的子环。

定义13.3.3 环R的子环N称为左(右)理想子环,如果 ∀ r ∈ R \forall r\in R rR都有 r N ⊂ N ( N r ⊂ N ) rN\subset N(Nr\subset N) rNNNrN。左(右)理想子环简称左(右)理想。如果N既是R的左理想,也是R的右理想,则称N为R的理想。如果R是一个可换环,则R的左右理想一致。环R的非空子集N是R的一个理想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1. ∀ n 1 , n 2 ∈ N , ( n 1 − n 2 ) ∈ N \forall n_1,n_2\in N,(n_1-n_2)\in N n1,n2N(n1n2)N
  2. ∀ r ∈ R , n ∈ N , r n ∈ N , n r ∈ N \forall r\in R,n\in N,rn\in N,nr\in N rRnNrnNnrN
    显然,任一非零环R至少有两个理想:一个是R本身,另一个是{0}。除了这两个理想之外,如果R还有其它的理想,那么就把它称为R的真理想。

定理13.3.2 { H l } l I \{H_l\}_{l_I} {Hl}lI是环R的一些理想构成的集族,则 ∩ l ∈ I H l \cap_{l\in I}H_l lIHl是R的理想。

推论13.3.1 设A是环R的一个非空子集,则R中包含A的一切理想的交是R的一个理想。

定义13.3.4 设A是环R的一个非空子集,R中包含A的一切理想的交称为由A生成的理想,记为(A)。如果A={a},则(A)简记为(a)。如果A={ a 1 , . . . , a n a_1,...,a_n a1,...,an},则(A)简记成( a 1 , . . . , a n a_1,...,a_n a1,...,an)。环R中的由一个元素啊生成的理想(a)称为R的主理想。如果R是一个可换环, a ∈ R a\in R aR,则
( a ) = { r a + n a ∣ r ∈ R , n ∈ Z } (a)=\{ra+na|r\in R,n\in Z\} (a)={ra+narR,nZ}
如果R还有单位元素,则
( a ) = { r a ∣ r ∈ R } (a)=\{ra|r\in R\} (a)={rarR}
对任一环R,零理想子环{0}是主理想,如果R有单位元e,则R也是主理想,且R=(e)。

定理13.3.3 a 1 , a 2 , . . . , a n a_1,a_2,...,a_n a1,a2,...,an是可换环R的n个元素,则
( a 1 , a 2 , . . . , a n ) = { ∑ i = 1 n r i a i + ∑ i = 1 n n i a i ∣ r i ∈ R , n i ∈ Z , i = 1 , 2 , . . . , n } (a_1,a_2,...,a_n)=\{\sum^n_{i=1}r_ia_i+\sum^n_{i=1}n_ia_i|r_i\in R,n_i\in Z,i=1,2,...,n\} (a1,a2,...,an)={i=1nriai+i=1nniairiR,niZ,i=1,2,...,n}
一般地,如果A是可换环R的非空子集,则
( A ) = { ∑ r i a i + ∑ n i a i ∣ r i ∈ R , n i ∈ Z , a i ∈ A } (A)=\{\sum r_ia_i+\sum n_ia_i|r_i\in R,n_i\in Z,a_i\in A\} (A)={riai+niairiR,niZ,aiA}
其中 ∑ \sum 表示有限求和。

定理13.3.4 体和域只有两个理想,它们是零理想{0}及体和域自身。因此,理想这个概念对体和域是无用处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