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试应用程序是否能够很快的响应用户的要求
(2)测试应用程序是否能处理预期的用户负载并有盈余能力
(3)测试应用程序是否能处理业务所需要的事务数量
(4)在预期和非预期的用户负载下,测试应用程序是否稳定
(5)测试是否能确保用户在真正使用软件时获得舒服
(1)并发用户数/吞吐量
(2)平均响应时间服务器资源占用情况
(3)可靠性、可扩展性
(4)发现引起系统问题的原因,关注采用何种技术提高系统性能
(5)软、硬件配置是否合适(容量规划/硬件选型)
开发人员、系统管理人员、用户、业务人员、测试人员
(1)能力验证:性能测试中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一个应用领域,主要关心的是“在给定的条件下,系统能否具有预期的表现”。
(2)规划能力:规划能力领域与能力验证领域有些不同,其主要关心的是“应该如何才能使系统具有我们要求的性能能力”或是“在某种可能发生的条件下,系统具有如何的性能能力。
(3)性能调优:主要应用于对系统性能进行调优。一般来说,性能调优活动会和其他领域的活动交杂在一起。是一种在开发阶段和测试阶段都可能会涉及到的性能测试应用领域。
(4)发现缺陷:主要该应用领域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性能测试的手段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缺陷
功能测试中后期
严格意义的并发数:同一时刻访问系统的同一个功能的用户数量。
广义上的并发数:同一时刻向系统发送请求(可以是不同的功能)的用户数量。
系统用户数:注册了该系统的用户数量
在线用户数:同一时刻登录系统的用户数量。
并发数:给服务器发送请求的用户数量(给服务器产生压力的用户数量)
响应时间 = 网络传输(请求)时间 + 服务器处理(一层或多层)时间 + 网络传输(响应)时间 + 人的反应时间
事务:一系列密切相关的操作的集合。(要么都成功,才可以说这个事务成功;如果有一个操作失败,事务失败)
TPS指每秒系统能够处理的事务数。它是衡量系统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当压力加大时,TPS曲线如果变化缓慢或者有平坦的趋势,很有可能是服务器开始出现瓶颈了。如果环境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对于同一系统会存在一个最大处理事务能力,它并不随着并发用户的增减而改变。
每秒向服务器发送的HTTP请求数。
一段时间服务器处理的信息量。
吞吐率:单位时间服务器处理的信息量。
思考时间就是用户进行操作时,每个请求或者操作之间的间隔时间,是为了更加真实地模拟用户的操作场景。
不同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CPU,Memory,磁盘,网络。
有基础的标准,这样能通过对比发现系统的不同点与变化。
是通过模拟生产运行的业务压力量和使用场景组合,测试系统的性能能否满足生产系统要求。狭义性能测试是一种常见的测试方法,就是在特定的运行条件下验证系统的能力情况。该测试是一种正常的测试,主要是测试系统正常使用时是否满足要求。
负载测试是在被测系统上不断增加压力,直到各项指标达到饱和,例如“响应时间”超过预定指标或者某种资源使用已经达到饱和状态。这种测试方法可以找到系统的处理极限,为系统调优提供数据。
系统在一定的软硬件环境,向系统不断的增加用户的数量,查看系统在各个用户数量级别下系统性能指标的表现。
系统在一定的软硬件环境下,其它指标不变,向系统的数据库不断增加数据量,查看系统在各个数据量级别下系统性能的表现。
压力测试是测试系统在一定饱和状态下,例如cpu、内存等在饱和使用状态下,系统能够处理的会话能力,以及系统能否会出现错误。压力测试与负载测试有些类似,经常把负载测试描述成压力测试的一种场景-例如增加用户数对系统进行压力测试。压力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揭露高负载下的问题,例如资源竞争、同步问题、内存泄漏等。
负载测试和压力测试两者可以结合进行。负载测试,确定在各种工作负载下系统的性能,目标是测试当负载逐渐增加时,系统各项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压力测试是通过确定一个系统的瓶颈或者不能接受的性能点,来获得系统能提供的最大服务级别的测试。
测试系统在不同的软硬件环境配置下,网络,数据库服务器下系统的性能的表现,其目的是为了找出系统在哪一种配置下,性能表现可以达到最优。
可靠性测试是通过给系统加载一定的业务压力(例如资源在70%-90%的使用率)的情况下,让应用系统持续运行一段时间,测试系统在这种条件下是否能够稳定运行。
失效恢复测试方法是针对有备份和负载均衡的系统设计的,这种测试方法可以用来检验如果系统局部发生故障,用户能否继续使用系统,以及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用户将受到多大程度的影响。
大数据量测试的两种类型: